一个月后,王老师办理完退休手续,就去了省城最大的报社刊登了一条和儿子王勉断绝关系的信息,又把房钥匙交给了江惜月后,隔天就离开了省城去了南阳市找女儿了。
王勉夫妻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人去楼空,气得夫妻俩直跺脚,还想去找江惜月的麻烦。
江惜月可不惯他们,只要他们过来闹,她就把人一顿揍,然后再嚷着报公安说他们扰民。
夫妻俩打也打不过,说理也说不过,最后只能灰溜溜认栽。
江惜月见两人消停了,才开始着手收拾屋子,想着宋秘书下次过来就不用去住招待所了。
不过她这段时间很忙,小故事报刊连续出了6期报刊,每一期销量都不错,特别是唐铭写的《书生剑仇》非常受欢迎,从第一期连载开始,就陆陆续续收到很多读者的来信,有夸赞作者的,有让报刊赶紧刊新内容的。
还有给报刊投稿的人也越来越多,她和周念芝两人几乎每天都能从周大爷那里拿走一大沓信件。
所以她收拾屋子的速度很慢,只能每天下午下课后,抽点时间来整理房间,其他地方她就直接丢给了左明宇,让他收拾。
……
这天中午,省城大学来了两个意想不到的人,知道他们的来意后,周大爷很是热情地把人领进学校。
江惜月和宿舍的人正在饭堂里吃饭,远远就看到了周大爷兴高采烈地带一对夫妻地走进来,引起了饭堂里很多人的注意。
大伙还在猜测是什么事,就见周大爷把人带到江惜月等人跟前,乐呵呵开口道:“江丫头,这两位同志找你的。”
江惜月虽然有点莫名,但还是礼貌道:“两位同志,你们找我是有什么事吗?”她很确定自己不认识他们。
蔡母神情激动地和她握手:“江社长,你好,我是蔡晓雷的妈妈。”
她指了指身旁的丈夫介绍,“他是我的丈夫。”
蔡晓雷?
听到这个名字,江惜月和周念芝对视了一眼,瞬间想起了那篇《和爸妈的对话》。
其实这篇文章文笔一般,讲的就是一个叛逆少年对爸妈的各种不满,但情感真挚,少年那种渴望被肯定的心情很打动人,所以江惜月决定刊登出来,一来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少年的爸妈看到少年的心声,其次算是对少年的一种鼓励。
“我们夫妻今天过来主要是想表达下对你们小故事报刊的感谢。”蔡父让蔡母把手里的锦旗递给她。
江惜月满脸疑惑,就算是她通过了蔡晓雷的投稿也不至于让他爸妈兴师动众地给她们报刊送锦旗吧。
看出她的疑问,蔡母解释道:“江社长,你有所不知,以前我们总觉得儿子疲懒叛逆,对儿子的教育都是棍棒式的,也是看了你们刊登他写的文章才知道他心里的苦楚。”
“说来也是惭愧,我们给他的压力太大了,才让他越来越怀疑自己,性格才越来越偏激,甚至后来成绩也越来越差。”
“不过现在好了,我们把话说开了,他也原谅了我们。现在我们一家感情比以前亲密了很多,而且现在他在学习上也很努力,成绩上也有了进步。这都多亏了你们报刊,我们一家都很感激,所以想着给你们报刊送锦旗。”
江惜月没想到自己设想的居然真成为了现实,她很替这一家子高兴,笑道:“非常荣幸我们报刊能给你们一家带来这样的改变。其实通过蔡晓雷同学文章的表达可以看得出他也是想上进的,只是进步不明显,他有点气馁而已,这时候如果家长能多鼓励下他,他或许就会有动力继续前行。”
蔡父点头,神情有些惭愧道:“你说得很对,以前就是我们做父母的太疏忽了。”
江惜月微微一笑,“现在也不晚。”
“哈哈,确实不晚。”蔡父笑道:“希望他有一天也能考上省城大学,也能影响或者给别人带来更好的改变。”
蔡父蔡母后面又说了些感激的话才离开了饭堂。
而等他们离开,饭堂里认识江惜月的同学都过来和她道喜。
这年头能得到别人送锦旗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所以她又收到了一波人或羡慕或嫉妒的眼神。
最近小故事报刊风头很盛,一来故事内容确实很吸引人,其次报刊也正式步入了有利润的阶段。
她们一共刊登了6期,每期的销量都保持在5000份以上,扣除了成本后,利润就达到了800多。
这不仅让学生会的干部们感到吃惊,也让学校的老师和领导惊愕。他们确实没想到只有两个学生搞的小报刊能有这么多的收益。
江惜月也很识时务,她和周念芝两人拿了35块的工资,留出一部分作为报刊的备用金,剩下的一部分就给学生会用于学生活动的备用金资金,毕竟报刊多少也占用了学校的名头,所以回馈一二也是应该的。
当然她们就算不把资金上交,学校也不会说什么,不过江惜月之所以搞这个报刊,初衷是想让大学生活圆满一点,其次是因为搞出名堂可以争取提前结业,所以她才这么努力,毕竟她也确实不想让宋秘书“独守空闺”太久。
饭堂角落里学校报社的人看到很多人都去恭喜江惜月,只觉得心塞不已。小故事报刊第一期受欢迎他们还能说只是踩了狗屎运,但接连几期都那么受欢迎,他们就不得不正视起来。
特别是赵一雁,她是学校报刊的社长,看到小故事报刊这么受欢迎,而学校报刊销量一般,这让她面上无光。
有人看了下她提议道:“社长,不然我们报刊也加些小故事放上去?”
“对对对,我也会画画,而且画得比她们的还要好。”
赵一雁本来心情不佳,一听他们还想着模仿小故事报刊,心里更是堵得慌,有些生气道:“我们是学校报刊,是报道新闻传播弘扬精神的报刊,不怎么可以学那些没营养的糙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