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后,酒壶已经空了。
虽然酒都是文舒喝的,但是对面的两个人还是都趴下了。
不愧是禁军头领,都这么熟了,刘章依旧警惕性十足,滴酒未沾。
哪怕刘胜不住的朝他递眼神,他也没松口。
但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迷倒他的不是酒,而是紫莲液的气味。
早在将酒菜摆在桌上时,文舒就趁机将紫莲液抹在了瓶口。
酒气混合紫莲液的香气,既可以催发紫莲液的毒性,又可以延缓发作。
她起身走至两人身旁,两手在他们肩头轻轻一搭,便将两人收进了置物篮。
“对不住了,你们圣命难违,我也有我的不得已,好好睡一觉吧,等醒了,一切就都好了。”
午时三刻,文舒提着食盒回到了客栈。
趁着文老爹和秦景阳他们还没回来,她迅速找到曹飞等人的住处,在他们尚未察觉之时,将人全部收进了置物篮。
然后,又去了山海界郭家。
将时间调至上次离开时间的第二天。
来到郭家门外时,那五个流民正老老实实的拿着棍子守在篱芭院外。
虽然神情不太警醒,好歹还是照做了。
看见文舒过来,他们忙放下棍子,恭敬的跪地磕头,“天神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起来吧,好生守着。”
绕过他们,进去看过郭大嫂和孩子,文舒便叫了三兄弟到院子里说话:“今天有一事,要拜托几位哥哥。”
三兄弟让她尽管直说,文舒便将刘章等人变了出来,“这几人是我的朋友,受了伤,想托你们关照几天。”
“就这点事,你们放心,没问题。”
将刘章等人托付给郭家人照看后,文舒便回到了现实世界。
没人监视,她便放开手脚在衢州逛了起来。
逢铺子就进,看见需要或者将来可能需要的东西就毫不犹豫的买下来,然后让人送到客栈。
甚至又购置了两辆马车,专门用来拉东西,毕竟让秦景阳买的那些东西,还是得放在明面上。
次日一早,文舒等人就离开了衢州城。
这次在衢州城,光是馒头她就买了两千多个,还有许多米面,粮油等必需品。
粗略估计,起码够一百个人吃一个月。
“没事买这么多雨具做什么,拉这一路,也不嫌费事。”刚出城门后,就听见秦景阳在后面嘀嘀咕咕。
卓如峰看着两辆马车的雨具也有些莫名,但想到最近的天气,便有些了然,替文舒解释:“兴许是近来多雨,文小娘子估计怕路上万一雨具坏了,淋雨吧。”
“那也不需要这么多,咱们才几个人,那车上可是有一百副。”
话音刚落,前头车里突然传来一道吼声:“秦景阳,你要是实在嫌着没事,就过来干活。”
闻言,秦景阳立马脖子一缩,“有事,有事。”
柳芸娘忍俊不禁,感慨道:“你们兄妹感情真好!”
文舒微微一愣,神情略微有些尴尬。
“还行吧,那个,再往前走二十里就是景德了,过了景德就是浔阳,你马上也可以见到家人了。”
一听这话,柳芸娘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微叹了口气道:“我嫁人时,家中小弟才十二三,几年不见,也不知道他长的多高了。”
“马上就看见了。”文舒不知她心中所想,接了一句后就闭目上养神了。
心里却在反复推测究竟是哪道口子决堤。
......................
马车一路疾驰着往景德赶去,快到城门时,突然雨收云霁,漫天霞光照在城楼上,映红了半座城。
入城后,几人寻了个客栈歇息。
累了一天,大家都没有出去逛的兴趣,吃过晚饭后便早早睡下了。
文舒向掌柜打听后,得知鄱阳湖距离景德县城足有七八十里路,就算决堤,一时也淹不到县城来,这才稍稍放心了一些。
不过,有些事还是得提前预防。
入夜,和文老爹交待了一句,文舒便独自出门了。
第二天,城里悄然传起了流言,说是近来雨多说不定会发大水,百姓们一听,觉得甚有道理。
米铺见状立马将米价抬高了,瓷器铺则张罗着降价。
一时间城内人人自危。
流言传的最烈的时侯,文舒正伸着懒腰从房里出来。
院中,文老爹等人已经在吃早饭了,见她出来,文老爹道:“锅里给你留了一份,自己去盛。”
文舒点点头,正要去井边洗漱,不知想到什么,又退了回来。朝秦景阳和卓如峰笑道:“两位响午可有事?”
“景德可是有名的瓷城,既然来了,当然要好好逛逛。”秦景阳道。
卓如峰刚好吃完,闻言放下筷子道:“我同秦兄一起去瞧瞧,小娘子可要一起?”
“倒是想买些,不过我昨晚没睡好,上午还想补个觉,那就劳烦两位先去街上帮我掌掌眼,看看哪家铺子又好又便宜,回头告诉我一声。”
她开口了,秦景阳哪有不应的。
而且他想,文舒叫他掌眼必是认可他的眼光,一时只觉得高兴。
“没问题,你想买什么样的尽管告诉我,小爷在京城就连御贡的瓷器也是见过的。
“嗯.....两对花瓶,要好看的。再找些质量好,样式也好看的小药瓶,最好价格还能便宜呢,我要的比较多。”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秦景阳将胸脯拍着震天响。
卓如峰看了他一眼,朝文舒笑道:“我虽不太懂瓷器,但跟着秦兄一起去,想必可以学得一二。”
“那就劳烦二位了。”
其实买不买瓷器对文舒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她只是想支开两人罢了。
“柳娘子,你有何打算?”
“我有一个姨娘就嫁在景德,我想去看看她。”
“也好,反正今天也走不了,你们可以好好叙叙旧。”
唠完一通,文舒连忙跑去洗漱,等她端着粥从厨房出来,院子石桌前就只剩文老爹了。
“他们都走了?“
文老爹点头。
文舒在桌边坐下,扫了眼院子外头有些喧哗的人群,小声道:“一会儿我出去一趟,爹,你帮我办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