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十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南京,总统府特别军事会议。
参会者,南京保卫战的高级将领。
初冬的阳霾笼罩着古都南京,严寒的江风次得古城万木凋一辆黑色的轿车徐徐地驶出了百子亭的唐公馆,向中山门外急驶而去。
国民政府军委会热行部主任唐生智,身着笔挺的一级陆等上将制服,端坐车中。
这里似乎一切还很平静,歌舞升平,可是南京城外,中日两国的军队正在殊死大搏杀,血洒沙场。当初日军扬言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可是,淞沪之战,打了三个月了,打灭日军的妄言。让国人松了一口气。
但是,唐生智从淞沪之战的战况看,上海之战局败局已定。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京了。谁来守卫南京?唐生智感到有一丝不祥之兆。守南京的人选,看来老蒋已定。从种种的迹象看,这根可怕的绳索只怕老蒋要往自己身上套。他深知,老蒋亲自挂帅指挥的淞沪之战节节败退,他指挥的可是国军精锐之师,三个月的惨烈战斗,国军将士阵亡达二三十万人,其中黄梅兴、蔡炳炎、杨杰、秦霖、庞家桢、官惠民、吴克仁、吴继光等十余名将血洒淞沪,杀身成仁。
淞沪一战,日军“速战速决”的神化已化为泡影。但是,国军付出了伤亡三十万人的惨重代价。
中国军队投入80余万人,伤亡30多万人,而日本则只投入了30万人,伤亡4万多人,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全线撤退而告终。
淞沪之战,日军又一次给蒋介石上了一堂血腥的一课。唐生智深知,南京的保卫战比淞沪之战将更加惨烈。
国军已经大伤元气。南京是国都,国都如果被日军攻破,后果不堪设想。唐生智想着想着就觉得背后莫名其妙地冒出了一股凉气。令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唐生智的轿车停在中山陵蒋介石官邸的门口,唐生智急步迈进蒋介石的办公室。蒋介石早已端坐在中央,何应钦、白崇禧、徐永昌,还有国民政府军令部作战厅厅长刘斐、宪兵司今兼南京警备司令肖山令等几个人都到了。
南京危机,唐生智今天是第二次参加南京弃守会议了。
连日来,蒋介石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日本人欺人大甚,英美不够朋友,蒋介石一直幻想中日之间实现的“”光荣和平”始终看不到踪影。仗打到这个份上,他已经没有选择,只有和日军血战到底。
“娘希匹,谁能使日本停止进攻?”
蒋介石这话明显底气不足,凇沪之战,把七十多个师送到上海战场,这些部队又多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却被日军打得七零八落,节节败退。蒋介石把自己的家底全抛出来了,哪能不痛心?但是,尽管他心里明白,日军志在必得会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南京。占领南京意义深远。看来南京是很难守住,结果只有损兵折将。但是,如果不守,他丢不起这个面子。南京是国都,国都失守,在国际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国内,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是一个无能的领袖。九一八事变的惨痛的教训至今还厉厉在目。
谁来接这份要命的差使?今天来开会的的将领他看不出谁有这个是意思。
会上,副总长有半个略家之称的刘斐第一个发言:“我认为日军正利用在上海会战争得的有到形势,以其优势的海陆空军及重装备,利用长江和沪宁、京杭国道等有利的水陆交通条件,直逼南京。南京地处长江弯曲部,地形背水,日军可以从江面上用海军封我炮击南京,在陆上可以从鞠湖截断我军后方的交通线,然后以陆军空军协同攻击。使南京处于立体包围形势之下,守是守不住的……”
何应钦点了点头,白崇禧皱眉,蒋介石大惊,只有徐永昌不动声色。唐生智陷于沉思。
“大家有什么意见?”蒋介石想听听其他将领的意见。
白崇禧第一个发言:“我赞成刘斐的意见。我军新败,急宜争取养息的机会,以利再战。敌人正希望我们跟他决战,我们偏编不上他的当。这是对的。”
蒋介石大为恼火,其实在蒋介石的内心是不愿丢南京。但是他抗战领袖,在国民面前把南京留给日本人,他又要背上不抵抗的骂名。他拉不下这个脸,无论如何,南京是要守。可是今天来参加会议的这些将领,意见都是撤,不愿守南京。大家都不愿意把自己留在这里。淞沪之战,大家都领教过日本的厉害。那是将介石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与日本赌一把。原以为这一场豪赌自己一定赢,没想到还是输了,而且输得很惨,日本胃口极大,竟然打起国都的主意。如果日本把南京占了,国军颜面何存?他自己颜面往那里放?对不起国文孙中山对自己的重托。一个泱泱中华,竟然败在一个的岛国手里。蒋介石实在不愿意第二次在国人面前丢面子。
蒋介石见大家都是缩头乌鬼,不禁喟然长叹:“国难当头,竟无人应战!”
白崇禧、李宗仁等人纷纷表示,以如今国民政府的战力,即使想守也守不住。与其跟日军死磕,还不如让大军撤出南京,再找机会。
当时南京的大部分部队,都是从淞沪会战中撤下来的,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和行军,已经疲惫不堪,这样的部队跟日军战斗,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另一场淞沪会战罢了。
听到白崇禧、李宗仁等人的建议,蒋介石低头沉默不语,他知道,南京守不住,但这仗,他还是想打。并不是为了赢,而是给欧美各国一个态度,争取到更多的军事援助。
也许是看出了蒋介石的心思,一直坐在角落中,低头不语的唐生智,突然站起身来,大喊道:“南京该守,这里是国都,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值此危难时刻,如果不战,不仅对不起淞沪会战中战死的将士们,更对不起孙中山先生的嘱托,因此,我主张,与南京城共存亡!”
闻言,蒋介石暗自大吃一惊,想不到这一个与自己一直对着干的唐生智在自己纠结为难之际,为自排忧解难,内心大喜过望,脸上却不动声色,对众人说道:“说得好!说得好!南京不能丢!”
蒋介石望着站得笔直的唐生智,不禁吃惊。这个身子有点柔弱的唐生智,此刻给蒋介石的印象却虎虎生风。仿佛又看到了当年蒋冯蒋桂大战时那个雄姿彪悍所向无敌的唐生智了。这个与自己心有介蒂的唐生智,竟然在自己最需要有人解困的时候,挺身而出,力挺自己,站出来帮自己。蒋介石不禁对唐生智刮目相看。蒋介石暗喜,终于有人出来守南京了。蒋介石几天来绷紧的心一下放松开来。其实,蒋介石很欣赏唐生智的才干。当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北伐半途而废,蒋介石和汪精卫宁汉分流,两家分庭抗礼。在全国一片讨蒋声中,唐生智手握重兵东征讨蒋,逼得老蒋只好通电“下野”。宁汉统一后,唐生智远走日本。后来蒋桂大战爆发,蒋介石把曾逼他下野的唐生智请出山,唐生智为报蒋介石知遇之恩不负众望,在与蒋桂、蒋冯两场大战中,亲临前线,为蒋介石问鼎中原立下汗马功劳。
可是,蒋介石却卸磨杀驴,战事结束后,就前掉唐生智的兵权。唐生智一怒之下,再次反蒋,结果大败。辗转到广东,协助陈济堂、李宗仁共同反蒋。
一直到“九一八”事变,在各界舆论压力下宁粤双方才复归统一,一致对外。但是这次蒋介石不敢重用唐生智,只给了他一个闲职。只担任军事参议院院长。随着势的发展,特别是日寇的疯寇的侵略,全国上下抗日呼声越来越高。迫于抗日压力,蒋介石才给了唐生智一个军委会执行部主任的实职。让他专门负责筹划抗日的准备工作。
蒋介石其实早就想到唐生智,但因和唐生智心里不能言喻的隔阂,一直想找个机会与唐生智谈谈。没想到今天唐生智毛遂荐,解了他的困局。遥想当年,北伐时,唐生智是何等风光。北伐战争他任中路军前敌总指挥,率领他的看家部队第8军加上第4军、第7军和叶挺军团,一路势如破竹,夺取武胜关,血战汀四桥,饮马长江,打得关佩孚丢盔弃甲一败涂地。唐生智的赫赫战功给当时任北伐总司令的蒋介石脸上争了光。一夜之间,唐生智将军智勇双全的大名威震敌胆,举国皆知。蒋介石也当众夸唐生智:“孟潇有军事天才,我不及也。”
唐生智胸板挺直,慷慨陈词:“南京是我国首都,因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孙总理陵墓所在,如果放弃南京,将何以面对总理在天之灵?全国人民怎么看我们?因此,南京不能丢,必须死守!我愿意与南京共存亡!”
蒋介石一听,脸上的阴云尽散,兴奋地笑着说:“孟潇说到了我的心里话,南京是六朝古都,住有六十万民众,如果我们弃城而去,将被背上千古骂名!我同意孟潇的意见,与南京共存亡。”蒋介石希望借唐生智的智勇双全,多谋善断守住南京三个月,然后再调兵遣将,保住南京,再一次给蒋介石争回面子。如果万一南京守不住,也是唐生智守城不力,让他做个替罪羊。
蒋介石立刻在会议上宣布:“现在我宣布委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会上,蒋介石紧紧地握着唐生智手,语重心长地说:“孟潇,国难当头,你重任在肩,南京的守卫我全托付你了!”
唐生智闻言,当即向蒋介石敬了个军礼,信誓旦旦地保证道:“请蒋委员长放心,我誓死保卫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