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带咱家换个活法”郑植开口就是王炸。
“啥?”
“啥?”
在地里干活的郑铎、郑河爷俩听闻此言,一起发出了疑问,并同时转头,死死的盯着郑植。
“我说,我想带咱们郑家,全家人,换个活法”郑植又一字一顿的,重复了一遍自己想说的话。
“带咱们全家换个活法?你小子想干嘛?”
“就是,你想参军还是考科举啊?植儿”
“都不是。我想...”
“都不想,你想干嘛?植儿,你是不是还没好?在这说胡话呢”
“闭嘴,老三,听这小子说。”
“好的,爹”
在郑铎的命令下,郑河闭麦了。
“植儿,说说你的想法,听听。”
“爷、爹,咱们这辛苦劳作,忙一年才挣几个钱,我准备....”郑植说到这,戛然而止,四处看看了其他在地里劳作的农户。
“回家,老三。”
“慢点,爹。”
看了郑植的样子,郑铎当机立断的说道。
回到家,郑铎撵走了其他人,屋子里,只剩下郑铎,郑江,郑河,郑林,郑植,五人,在大宋,也是多多少少有点重男轻女的,尤其是现在这种要决定家族命运大事的时候,基本上,只会有成年男性,女性是排除在外的。
“说吧,小植子,屋里没外人”
“好的爷爷,我说带咱家换个活法不是空话,咱家现在,主要收入就是单纯的种地,收粮,卖粮,其他收入完全没有,可是支出多啊,大伯在县城虽然找了个私塾教书的活,可是收入也不高,这大家都知道,所以,家里时常补贴,当然了,家里人也都没有怨言,毕竟,大伯是要博功名,给咱郑家光宗耀祖的。”
郑植说到这,顿了顿,看郑铎没有出声的意思,才又接着说道。
“二伯性如烈火,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交友广泛,平时喝个酒难免就和别人发生口角,引起斗殴,以二伯的勇武,基本都是赢多败少...”
“小植子,看人真准,可有一句话你说错了,你二伯我,就没输过,无论喝酒还是打架,安平乃至钱塘,我都无敌手”郑江插嘴,自豪的说道。
“闭嘴,老二,听小植子接着说。”郑铎再次出声道。
“好嘞~小植子,继续,继续,二伯说完了。”
“刚才说到赢多败少,不对,是不败,那打了人,人家准定得来闹吧,得赔人家医药费啥的,这又是一笔银子吧。”
“大哥,说是闯荡江湖,四处游历,增长见闻,闯个出人头地,那也没毛病,可大哥一走至少半年,每次回家没几天就走,这一走得带一笔银子吧,毕竟,穷家富路,再加上我看大哥那匹马也不错,这一天那马连吃带喝,也是比银子吧。”
说到这,郑植看郑江、郑林都低头了,有点不好意思,赶紧把话头又拉了回来。
“当然了,这钱该花,咱郑家为啥在安平镇不受欺负?全靠二伯打出来的赫赫威名,谁想找咱们家茬,不得掂量掂量二伯那双铁拳?大哥这些年,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大宋,安平镇的人谁提咱家不说一句:郑家大小子行,小小年纪,就四处闯荡,你看那孩子身上的那股英气勃发的劲儿,看着就飒,就像小说里写的那种大侠,一点都不想咱农家子弟。”
说到此处,郑植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起来,同时,眼睛却观察着二伯郑江、大哥郑林。
听了郑植的话,先前还愧疚的二人,再次挺起了弯下去的脊梁,面有荣光的看着郑铎,同时,给郑植递过去一个你小子懂事的眼神。
“所以,综上所述,咱们家现在是赚的少花的多,再不改变,咱家就得入不敷出,得卖房子卖地的过日子了。”
“那不行,小植子,别绕弯子了,直接说你想法。”郑铎开口道。
“好嘞~爷爷,这就说。”
“这几天,我没事在咱们安平镇四处溜达了一圈,发现,咱安平镇依山傍水,物资丰饶,安平镇人,几乎人人好酒;同时,文风盛行,家家基本都爱看小说,不认字的也爱听走街串巷的说书的,所以,我准备酿酒和写小说,双管齐下,改变咱郑家只能靠天吃饭,种地卖粮的局面,如何?”
郑植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自己思考许久的两条发家致富的方法。
“啊?”
“啊?”
“啊?”
“啊?”
屋里除了郑植,剩下的四人,听了郑植的说法,同时被惊讶到控制不住的发出了声。
“植儿,酿酒,写书?这都是技术活,你会哪个?”
“小植儿啊,这俩虽然挺挣钱,可是,咱家没人会这个啊,这都是不传之秘啊。”
“二弟,好想法,从精神上大哥是支持你的,要不咱好好种地呢?”
“小子,你认识会这方面的人?”
四人七嘴八舌的问出了他们的想法。
“好了,大家听我说,这两种东西,会了不难,难了不会,而我,二者都会。”
“你怎么会的?”
“就是,就是,你怎么会的二弟”
“植儿,为父怎么教你的,做人要实事求是,不得吹嘘。”
“小植儿,真的假的?你真会酿酒?”
“停一停,我统一回复一下你们的问题,首先,我这是在县牢里被上刑,迷迷糊糊中,好像有人教我这么做的,至于这人什么模样,没看清。书,这半个月,我已经通过牛婶家儿子,小牛,打听了一下书铺对新书的报价,我自己也去县里问了问,已经有了写作的方向;至于酿酒,就得麻烦家里人帮忙,一起做了,不白做,按劳分配,给钱的。”
“难道是仙人传授?”
“啊?仙人?”
“这么神奇?”
“就是仙人,咬死了,小子,以后出门,别人问你谁教你的,就坚持你的说法,只不过,别提没看清了,就说耗死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模样打扮的老神仙,传授给你的。”
“好,孙儿谨记爷爷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