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待敖海源准备带队回到剁椒鱼头号上的时候,徐长清叫住了他。
“等会儿再走,着什么急啊,找鱼去也不是这一时半会儿的。我这次来可是给你带了点好东西!”
说罢徐长清领着这群人来到了清琳号上的冷藏室中。
拍了拍地上的一大堆泡沫盒子,徐长清脸上可是满满带着得意的笑容。
敖海源挑了挑眉好奇的问道。
“嘛好东西?不会是又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饵料吧?”
徐长清嘿嘿一笑,打开箱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摆着十包用流水养袋存放的鲜红虫饵。
“卧槽!这……”
“吓到了吧,正红虫,一箱一斤,一袋子是1两虫,一共整10斤!专门给这次钓大黄鱼准备的,450块钱一斤呢!怎么样,这次咱哥们儿可是下了血本儿吧!”
敖海源一听就瞪大了眼睛。
“450块钱一斤?你疯了吧?你这么造还能出来浪?出来前琳姐没掐死你么?”
正红虫是个什么玩意儿?怎么这么贵?
海钓的一般都是使用沙蚕,最贵的也就是玩儿个本虫。
可是在海钓的虫饵当中,有个天花板的存在,叫做正红虫。
其实这种也是沙蚕的一种,只不过要更牛一些。
相比较它的其他族类,正红虫的特点是两侧有稀少的红毛,活性极佳。
因为这货自身能分泌荧光蛋白,实验室研究显示,在460nm蓝光波段能够自发光,这一点,正好和石首鱼科的视网膜最敏感的波长匹配,所以用这种饵在夜钓的时候效率能翻三倍!
而且正红虫体内EpA含量达15%,能够满足石首鱼科产卵期间的对高热量食物的迫切需求。
同时这种虫的体表抗压黏液层能在深水保持较高的活性,一般的浅水层虫饵在几十米的深水层待不了多长时间就得嘎!而正红虫,在30米以上都能保持一个好的状态!
一般用正红虫钓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用395nm的紫外线灯照射一下,这样荧光强度据说能提升200%,对黄鱼的诱导距离能从5米增大到8米。
再加上这货不大好挖,野生的稀少,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听完敖海源的吐槽,徐长清则毫不在意的摆摆手。
“大惊小怪,第一这可是正红虫,钓大黄鱼的‘神器’!我买这玩意儿可是下了不小的功夫,珉哥也着实费了不小劲儿!别人要买至少在550块钱到600块钱。”
“你看这颜色儿,这活力,大黄鱼见了肯定忍不住咬钩。我还买了40斤本虫,60斤红沙蚕,这次大黄鱼要是不爆仓,我名字倒着写!”
敖海源闻言像看一个即将进入赌场的疯狂赌徒一样,无奈地摇摇头。
“你这家伙,真是舍得花钱。不过话说回来,你就那么有自信?大黄鱼可不是那么好钓的,光有好饵料还不够,还得找到它们的藏身之处。”
徐长清则胸有成竹的拍了拍胸脯。
“放心,有你在,我一点都不担心。你,哪次出来不是大鱼小鱼一大堆。光说这次,那三条大家伙足以说明问题。找鱼群交给你,我们大家100个放心!”
敖海源笑了笑。
“行了,别拍马屁了。阿豪,你带队,白朋、浩民、思明和明泽你们五个人留在清琳号,一来帮忙,二来分担一下钓位压力!”
“其他人咱们拿4箱正红虫,15箱本虫,20箱沙蚕会剁椒鱼头号,待会儿咱们先行出发。”
陈杰豪带着人搬了一大堆活饵回到剁椒鱼头号上,然后选了自己的装备和换洗衣服回到了清琳号上。
解开缆绳,敖海源驱使剁椒鱼头号缓缓与清琳号分离,在黑暗中沿着浪岗列岛的西侧顺时针搜索前进。
夜晚的海面上风不平浪不静,人的心也不安稳,这个岛锁不住一个人……
敖海源站在驾驶室中,仔细的观察周边的海面。
在他的视野中,海面上或多或少的浮现出一层淡淡的雾气,雾气中闪烁着各种颜色。
不过观察了许久敖海源皱了皱眉。
西面那些钓鱼艇聚集的地方,鱼群都被吓跑了。要想钓鱼就得找个隐蔽的,有大量黄鱼聚集的地方。
敖海源操控着船绕过几个热闹的钓点,引得那些夜钓的船上的钓鱼人不断观望,只当是来玩儿的,所以那群人也并没有太在意。
最终剁椒鱼头号停在一处偏僻的海域。
本来深邃的夜幕下光线就暗,即便船上有开灯,这里的海水依然呈现出幽暗的深蓝色。
不过这种昏暗的光线下,钓大黄鱼正好!
“就是这儿了。”
仔细看了一下周边,敖海源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就在这时,敖海源身前的对讲机响了起来。
“剁椒鱼头号,剁椒鱼头号,这里是清琳号,听到请回答。”
敖海源拿起对讲机,“清琳号,我是敖海源,什么事?”
对讲机那头传来陈杰豪的声音,“老师,小应说你们减速停船了,是找到标点了吗?我们是现在过去还是待会儿再过去?”
敖海源笑了笑,“你小子消息倒是灵通。可以过来了,不过你们要注意,别从我们走的方向过来,你们现在的地方是西偏南7点左右位置,逆时针向东偏北开过来。位置我发给你,赶紧过来,别让鱼群跑了。”
“收到,我们这就赶过去。”
没过多久,清琳号缓缓驶了过来。
刚才分开的时候,敖海源特意留了一个对讲机给陈杰豪,没有用船上的无线电,就是怕其他的船只听到过来抢窝子。
“敖老弟,今天要是钓到大黄鱼,我请你吃一个月的饭!”
阿尔斯楞的大嗓门儿在对讲机中响起。
敖海源笑着回应,“那你可得准备好钱包了,今天的大黄鱼可不少。”
不过对于这一点,不熟悉的另外五人只当是敖海源的自夸,并没有太过于当一回事儿,殊不知即将到来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震撼!
两艘船相隔10米左右并排停在海面上,大家开始忙碌起来。
为了防止过于暴露,两条船都只开了必要的灯光。
徐长清一边挂饵,一边不住的念叨。
“大黄鱼啊大黄鱼,你们可要争气点儿,别让我这480一斤的饵料白费了!”
曲江国听到后,忍不住调侃,“老徐,你这饵料价格跟你媳妇说了吗?估计比她的化妆品还贵吧!”
徐长清翻了个白眼,“你懂什么?这可是正红虫,大黄鱼的最爱!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懂不懂?”
曲江国哈哈大笑,“行行行,你厉害。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今天钓不到大黄鱼,咱可就亏大了。”
徐长清哼了一声,“闭上你的乌鸦嘴!你也掏了饵钱的!”
随着各自的钓组入水,大家屏息凝神,等待着鱼群的到来。
没过多久,敖海源的鱼竿率先猛地一沉。
“来口儿了!”
敖海源轻呼一声,按动电绞开关快速收线。
敖海源今天用的是一根儿2米4左右的m轻量路亚竿子,因为轻量级的竿子,黄鱼咬口会比较明显。
钓大黄鱼的时候,数显就尤为重要,带米数钓半水比较简单。中鱼的时候黄鱼常常会上浮,小型电绞收线快,跑鱼率低。
鱼竿弯成了弓形,显然是一条大家伙。
很快,敖海源的开竿鱼就拉到了水面。
“真是金灿灿的啊!”
敖慕之和敖博兮是第一次在夜晚中看到活的大黄鱼,之前不是没看到过,只不过都是死的,这么新鲜活蹦乱跳的还是第一次!
“别看了,你的竿子也点头儿了!”
敖海源笑着提醒还在看自己摘钩的女儿。
等小姑娘回头,发现自己的竿子已经大弯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