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二十二年,秦王派我和李信攻打楚国。那是我第一次率军作战。
我与他先是大败楚军,可没想到昌平君以其楚国公子身份在后方反秦,兵力不足,导致李信军大败。
果然,王叔不愧是久经沙场之人,竟连这个也算了进来。
我们只好仓惶折返。
秦王政二十四年。
她的女儿嫁给了我的弟弟蒙毅。两人甚是幸福。看到阴嫚的模样,便又想到了洛儿。
我曾多少次都想下手害她,想着说不定动了她,我的洛儿就回来了。可是一看到她的容貌,我完全不忍心下手。
之后我在骑射大赛上看到了她,瞬间就想起了我的洛儿。
若是她,定更能让人赞不绝口。
秦王政二十六年,我受命领兵攻齐。
始皇帝二十六年,天下一统。
我被封为将军,又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在庆功宴上,又看见了她。她那舞确是不错,却远不如我洛儿的剑舞,洛儿的剑舞英姿飒爽,天下无双。
皇上看她的眼神已然迷醉,显然他完全不记得之前和她打过一架了。
没办法,只见过两次,他甚至也不知道其名,还一度认为是我妹妹。
况且已然不是同一人了。
而后,她找到了我,说了一些很奇怪的话。
她在说什么?她是想让我起兵反叛?她打的什么主意?
我还是选择忘记她所说。
始皇帝三十三年。我又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自榆中至阴山,设三十四县。
次年,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百姓充实边县。
我又奉命主持修筑了西起陇西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其实工程量并没有很大,因为原来三座长城已然完备,只是连接一起罢。
后我又受遣为陛下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
我驻守上郡十多年,匈奴不敢南下侵犯大秦。
我弟弟蒙毅小我十四岁,大扶苏两岁,官居上卿,在外甚至可以与陛下同乘一辇,在内侍奉陛下左右,甚至出谋划策,陛下很喜欢他。
蒙毅之前还和我说过,他与陛下商谈之时,洛夫人曾在其侧。
其实我很震惊,我完全想象不到陛下竟如此信任她。
始皇帝三十五年,扶苏突然被派来上郡监工。
我突然就想起她和我说过,让我多提点扶苏。当时我还很疑惑,我不是他老师,平时也不怎么见他,如何让我提点。
后来才得知扶苏是因为上谏惹怒了陛下,才被派来监工。陛下又修书一封给我,让我对扶苏严苛,务必让其多加历练。
他刚出生的时候我见过他,没想到如今的他都已经能担当重任了。
看来她说话不假,皇上确实是属意于他。
他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个婢女,不过那个婢女长得有些眼熟,好像是她身边的贴身婢女。
不过那个婢女的穿着倒不像婢女所穿,倒更像夫人所穿,十分精致。
始皇帝三十七年,六月底,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他送来了一封陛下的诏书。
“朕如今巡视天下,向各处名山的神灵祈祷以延长寿命。现在,扶苏和蒙恬带领数十万大军驻守边境,已有许多年,既不能继续拓展国土,士兵伤亡却还多,没有做出一丝功劳。扶苏屡次上书直谏朕,又因为不能回咸阳做太子,就日夜怨恨朕,此乃不孝。特赐剑自裁。蒙恬不纠正扶苏过失,为人臣不忠,立即让王离代为统帅军队,赐死。”
这,不孝之罪乃是大罪,秦法特意将其列为罪责,甚至如果父母状告其子不孝,官府必须受理,且会施极刑。
我突然又想起她说的话,她怎么会知道未来继任者可能不是扶苏?比起这个使者的话,我肯定更愿意相信她的话,毕竟陛下对她十分信任。
看到扶苏已经动了,我立马劝道。
“陛下如今在外东巡,还未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坚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我,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陛下特意写信嘱咐让我多关照你,如今只因一个使臣到来,你就想自杀,这诏书万一是伪造的呢?我希望公子重新向陛下请示,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
扶苏完全不信我所说之话,使者在侧,怎能让我说出可反叛之言,岂不是加重了其罪责。
他的婢女也跑来,劝道:“公子,你母妃曾经说过的,陛下最爱公子,怎会忍心让公子自杀呢?”
“可是父皇派我来边境以远离咸阳,这次东巡又只带了十八弟,母妃在世时,只对十八弟苛责,显然父皇是属意于十八弟的。父皇欲立十八弟,又怕我争夺其位,必先处死我。”扶苏痛哭流涕,取剑欲自杀。
“公子!”那婢女抱了过去,“陛下是不可能杀你的,你是洛夫人的孩子,陛下不可能忍心的。”
“父皇以火葬处理了母妃尸身,更何况是我呢?”扶苏挣开她的拥抱,自杀。
鲜血刹那间喷涌而出,我都来不及阻止。
她竟然被火葬了?陛下这是何意?她莫非是犯了什么重大罪过吗?再大的罪过也不至于火葬啊。
那婢女伏在他身上大哭,拿起他的剑,也自刎。
我不肯自杀,我不相信陛下会如此。
扶苏死后,陛下驾崩的消息才传来。
或许,陛下早就驾崩了,他们是在等扶苏自杀,才敢放出消息!
如此,我和蒙毅估计也难逃一死。
果然,我被囚禁阳周,他被囚禁代郡。
听闻,一使者去了代郡,命令蒙毅说:“先帝要册立太子而你却加以阻挠,如今丞相认为你不忠诚,罪过牵连到蒙氏一族。我不忍心,就赐你自尽,也算是一种幸运。你不如考虑一下?”
丞相?李斯?他怎会如此?生前陛下最是爱你,你如今怎能背叛陛下所言!
蒙毅回答说:“臣年轻时作官,顺意得宠,直到先帝仙逝,这难道不算是顺应先帝的心意吗?公子众多,唯有太子能陪侍先帝,周游天下,臣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先帝举用太子,是多年的深思积虑,臣还有什么话敢进谏、还有什么计策敢谋划呢!”
“臣不愿借口来逃避死罪,只怕牵连羞辱了先帝的名誉!”
“希望你为此认真考虑,让臣死于应有的罪名。顺理成全,是道义所崇尚的;严刑杀戮,是道义所不容的。”
”从前秦穆公杀死车氏三良为他殉葬,判处百里奚以不应得的罪名,所以谥号为‘缪’。昭襄王杀死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死伍奢。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四位国君,都犯了重大的过失,而遭到众人对他们的非议,因此,在各诸侯国中名声狼藉。”
“所以说:‘用道治者不杀无罪,而罚不加於无辜’。希望陛下再考虑一二!”
然而胡亥想让他死,自然听不进蒙毅的申诉,蒙毅武不如文,哪儿能是使者的对手呢,于是被杀。
在狱中,仰着头,看着那一方屋顶,曾经我和她坐在上面,展望未来,如今我一人在屋顶之下,亲弟刚逝,蒙氏剩我一人而已。
果然,很快又来了使者说:“您的罪过太多了,您的弟弟蒙毅犯有重罪,依法要牵连到您。”
我很是不屑,端坐在牢中,闭着眼睛一句一句说着:“从我的祖先到后代子孙,为秦国累积大功,建立威信,已经三代了。”
“如今我带兵三十多万,即使我被囚禁,但你们应该知道,我的势力足够叛乱。然而,我知道必死无疑却坚守忠贞,是不敢辱没先祖的教诲,不敢忘掉先帝的恩宠。”
“从前周成王刚刚即位,还不能完全脱离襁褓,周公旦背着成王接受群臣的朝见,终于平定了天下。”
“到周成王病情严重得很危险的时候,周公旦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黄河,祈祷说:‘国君年幼无知,这都是我当权执政,若有罪过祸患,应该由我承受惩罚。’就把这些祷祠书写下来,收藏在档案馆里,这可以说是非常诚信了。”
“到了成王能亲自治理国家时,竟有奸臣造谣说:‘周公旦想要作乱已经很久了,大王若不戒备,一定要发生大的变故。’成王听了,就大发雷霆,周公旦逃奔到楚国。”
“成王到档案馆审阅档案,发现周公旦的祷告书,就流着眼泪说道:‘谁说周公旦想要作乱呢!’他杀了造谣生事的那个大臣,请周公旦回归。所以《周书》上言:‘必参而伍之。’”
“如今我蒙氏宗族,世世代代没有二心,而事情最终落到这样的结局,这一定是奸臣叛逆作乱、欺君罔上的缘故。”
“周成王犯有过失而能改过振作,终于使周朝兴旺昌盛;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落个身死国亡。”
“所以臣认为,有过失可以改正振作,听人规劝可以察觉警醒,参互交错地审察,是圣明国君治国的原则。”
“臣之所言,不是用以逃避罪责,而是要用忠心规劝而死,希望陛下替黎民百姓深思熟虑,从而找到应遵循的正确道路。”
她说得没错,我完全可以叛乱,但是三代忠信,若是叛乱,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况且扶苏已死,又让我以什么名义叛乱。
使者说:“我接受诏令对将军施以刑罚,不敢把将军的话转报给陛下听。”
我沉重地叹息说:“臣对上天犯了什么罪,竟然要如此处死呢?”
看来,我不得不死了。
臣对不起陛下,在臣心里,唯有陛下才足以称得上是皇帝,当今皇上,不应如此之称。
想了许久,只能给自己白添一份罪名。
于是我慢慢地说:“臣的罪过本来该当死罪啊。起自临洮接连到辽东,筑长城、挖壕沟一万余里,其中,我必定了截断大地脉络的地方。恐怕这就是我的罪过了。”
这天下本已积怨已久,不过先帝威严,镇压许久,如今,该要爆发了。
于是,我吞下了毒药,起初毫无感觉,后来开始毒发,感受到身体每一处都在溃烂,疼痛加剧,蔓延全身,随即五感尽失。
死之时,正襟跪坐,握剑朝着匈奴方向,背对着咸阳。
陛下,蒙氏三代忠信,皆臣服于秦,如今,请陛下宽恕,臣恐不能再侍奉陛下左右。
生前造就千枝笔,难写孤臣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