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能早一点建立大虞或许林氏会采取不同的方案对待大陆吧。”
林小朵一阵萧索,语气中全是说不出的低落。
她没想到龙不祥会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的性格。
更没有料到他会那样的反感林氏这些年对待大陆的态度。
大虞的强大超出了她的想象,可是对方却不肯出兵。
莫非是天亡我太湾。
林小朵心底涌起一股深深的绝望。
或许当初在对待大陆的态度上,我们的方式能柔和一点,今天也不会落到这般地步吧?
龙不祥在林小朵身上一扫,道:
“我大虞不能允许林氏称霸太湾,更不会允许东瀛占领它。”
林小朵没想到事情还会有转机,大喜叫道:“您的意思是?”
龙不祥道:“我会出兵太湾。”
林小朵喜出望外,叫道:“多谢陛下,我代林氏满门叩谢陛下天恩。”
龙不祥道:“那也不必,我出兵并非为了林氏,而是为了太湾数百万同胞。”
“太湾回归之后从此世上再无琉璃国,你们林氏还想在太湾称王称霸那是想也别想。”
“两岸统一乃是大势所趋,任谁也无法改变。”
林小朵道:“是。”
这一节其实从她从太湾逃出来时就曾想过。
大陆必然会趁机提出这样的条件。
如果还是过去的大宋或天武帝提出来,或许她还会纠结犹豫许久,甚至事后反悔。
但是在亲眼见识过大虞兵马的强大和大陆的繁华之后。
不知怎得,这一路上最烦扰她的问题,这时却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龙不祥又道:“还有一点,我出兵也是为了东瀛,你和东瀛人也打过不少交道,以你的了解东瀛人会不会出兵大陆,犯我大好河山?”
林小朵激动的叫道:“东瀛人狼子野心,他们是一定会出兵的,事实上东瀛的先锋部队早已入侵您的东南腹地…”
“额,只不过被大虞天兵击退了,但他们定然还会卷土重来,此事毫无疑问,我愿以性命担保。”
龙不祥点头道:“不错,我也以为东瀛人绝不会就此作罢,退一万步就算他们这次不来,哪怕百年、千年后,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便绝不会放弃侵占我华夏领土。”
“这一点我与你认知一样,但眼下朝中许多大臣都尚且不能认识到东瀛人的危害性,我只怕大战一起满朝文武不能上下同心。”
“你可愿意现身说法,与众人细细说说太湾的遭难。”
林小朵一愣,还没想明白怎么眼前之事突然就扯到千百年后了。
但后面的话她听懂了,这时也不敢提什么条件了,忙道:
“陛下但有所命,臣女无不遵从,只是…不知驱逐东瀛人后,您,您想怎样处理我林氏一族。”
龙不祥缓缓道:“昔日南帝麾下四大名将,唐家仍旧镇守山海关,宗氏子弟遍布军中,陆少名我亦答应他仍让其护东南一地平安。”
“至于你们林家…来帝都吧,林氏一族爵位保留,仍是当初南帝所赐之爵位。”
“日后林氏弟子想要出仕从军也任随本意,至于太湾就不用想了,我会另行派人管理。”
林小朵长长的松了口气,道:“多谢陛下。”
龙不祥微微一笑突然道:
“东瀛人入侵太湾虽是劫难,但于你林氏而言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否则焉有今日之局。”
林小朵大惊,陡然间全身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大虞武力强盛远非大宋可比。
看龙不祥的口气,就算没有东瀛人入侵事件他迟早也会武力收服太湾。
那时,要讨伐的可就不是东瀛人了…
然而朝堂之上的局势也终于发生了改变。
龙不祥于文武百官之前正式接见了林小朵。
林小朵以林氏之女详细阐述了东瀛人侵占太湾的这场浩劫。
这一场劫难让很多人震动。
此前,在他们眼中所谓东瀛也不过是海盗之流。
往来也不过是抢些财物。
这些人高居朝中,之前所谓东南浩劫,在他们看来也不过是一场规模大一点的海盗抢劫事件。
就算死了些人,也不过是些平民罢了。
根本没有想到东瀛人竟然会公然侵占领土。
并且在霸占太湾后所作的种种恶行,都令人发指。
这已经是典型的国与国之间的恶劣冲突。
而非海盗作恶。
满朝众臣鸦雀无声。
就连诸葛亮和荀彧也是哑口无言。
在三国时代,东瀛女王卑弥呼曾派遣使节难升米等前往魏国朝见,魏明帝曹叡封其为‘亲魏倭王’。
其后东瀛又多次遣使前往魏国,表示朝贡和朝见之意。
因此即便明慧如这二人,从骨子里就从未把东瀛当成一个同等的对手看待过。
这时心中也不由既愧且悔。
龙不祥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停留在柳原本身上道:
“同知枢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