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边疆又传来消息,洛听寒苏醒,消失二十余载的青翼军再度现身,助洛听寒夺回了被胡人侵占已久的关隘——飞云城。
此消息一经传回京城,康瑞帝脸色骤变,手中的朱笔“啪嗒”掉落在地,溅起一滩墨渍。
他紧攥着战报,既欣喜,又恼怒。
欣喜的是成功夺回飞云城,胡人攻势受挫,北疆局势得以缓和,这无疑是天大的喜讯,足以振奋民心士气。
恼怒的是这一切竟不是韩青刚所为,而是消失多年的青翼军,且领军是周凌岳的旧部。
这让康瑞帝心中警铃大作,周凌岳虽已平反,可这并非他想要的结果。
他本想借此事件平息民愤,稳定朝局,却不想引出了青翼军这一茬。
这都死了二十年的人了,哪能料到还有这般影响力,不仅有多位驻守边疆的武将为其鸣冤。
甚至还有一支隐藏多年的青翼军突然现身,且战斗力如此强悍,直接夺回了飞云城。
这让康瑞帝如何能不忌惮?
他强压下心中的情绪,目光扫向群臣,沉声道:“众爱卿,如今青翼军夺回飞云城,此事该如何处置?”
一时间,大殿内议论纷纷。
有人主张重赏青翼军,收归朝廷麾下,为己所用,有人则忧心其不受管控,建议派大军前往北疆,名为支援,实则监视。
周凌岳既已平反,青翼军也不算是叛军,如今还立下赫赫战功,若不善加安抚,恐寒了将士们的心。
但若是轻易招安,又怕其日后拥兵自重,难以驾驭。
康瑞帝沉思片刻,咬咬牙道:“传朕旨意,赏赐洛听寒黄金千两,绸缎万匹,封他为镇边将军。”
“至于周长风,着其暂领青翼军,驻于飞云城,日后有功再行封赏,但同时,派监军前往飞云城,密切监视青翼军的一举一动。”
大臣们面面相觑,虽觉此计有风险,却也无人敢出声反对。
散朝之后,消息很快传遍京城,百姓们纷纷欢呼,为边疆战事的胜利而欣喜。
与此同时,远在松州云山县的宋芫正陪舒长钰进山拜祭周将军及其旧部。
宋芫和舒长钰恭敬地上香、敬酒,神色凝重。
“周将军,如今青翼军重振威名,也算能告慰您的在天之灵了。”宋芫低声喃喃,声音里满是敬重。
舒长钰什么都没说,只是上完香后,便默默地站在牌位前,久久未动。
宋芫也不催促,静静地陪在一旁。
祭拜完毕,两人缓缓下山。
途中隐约听见有一声低沉的虎啸传来,在山谷间回荡。
这让宋芫想起去年虎崽给他家门口送的死兔子,就感觉怪好笑的。
后来他向暗七证实,那几只死兔子确实是虎崽送的,而且自那之后,虎崽就没再出现过。
宋芫还担心它食物不够,要饿肚子,如今听到这霸气十足的虎啸,顿时放心不少。
看来这小家伙在山中过得不错,说不定已然长成威风凛凛的大老虎了。
宋芫抿唇一笑,一边走,一边和舒长钰说着。
刚到山下,便听暗十禀报,舒母让他们二人过去一趟,说是吃顿家常便饭。
宋芫虽觉有些突然,但还是与舒长钰一同前往。
一进门,就感觉到气氛不同寻常。
屋内众人皆沉默不语,神色严肃。
邓二嫂眼眶微红,像是刚哭过的样子,而舒长武则一脸坚定,紧握着拳头。
宋芫只觉不好,难道是二哥二嫂夫妻俩吵架了?
他正要上去玩笑几句缓和气氛,便见舒母抬眼看向他们,招手示意两人过来坐下。
宋芫下意识看了舒长钰一眼,只见他神色淡淡,好似早就知道了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这时,一直沉默的舒长武站起身来,平日里响亮的嗓音此刻却有些低沉:“娘,我来说吧。”
他看向宋芫和舒长钰,深吸一口气:“我决定去北疆,加入青翼军。”
宋芫闻言,着实吃了一惊,他嘴巴微张,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二哥,这可不是小事,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舒长武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中满是坚毅:“想清楚了,这几日我翻来覆去地琢磨,北疆仍如今局势依旧严峻,虽然夺回了飞云城,但胡人怎会善罢甘休,必定还会卷土重来。”
“青翼军此次立下大功,可他们兵力有限,我习武多年,空有一身本事,若不去北疆出份力,往后余生,我都难心安。”
宋芫听了他一番激扬愤慨的话,心中不禁动容。
看样子二哥是心意已决,他便也不再阻拦,而是说道:“二哥,既然你决心已定,我支持你。”
“你放心去北疆,家里的事有我和长钰照应。要是在那边缺什么,不管是物资还是人脉,都尽管跟我们说,我们一定想办法送到你手上。”
“只是你一定要平安归来,二嫂和孩子还盼着你呢。”
舒长文拍了拍舒长武的肩膀,郑重说道:“长武,大哥会在家中照顾好一切,你只管在北疆奋勇杀敌,莫要牵挂。”
舒父舒母亦是眼眶泛红,强忍着不舍。
一顿饭吃得有些压抑,大家都没什么胃口,各自怀着心事。
很快,舒长武出发的日子到了。
宋芫、舒长钰和家人一同为他送行。
舒长武俯身抱了抱两个女儿,再深深地看了一眼邓二嫂,接着翻身骑在马上,回望了一眼众人,然后扬鞭而去。
舒长钰的人手也随之跟上,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舒长武走后,宋芫还未缓过神来,然后便接到县城来的消息,鹰哥也准备奔赴北疆。
宋芫甚至没能来得及给鹰哥践行,鹰哥便已踏上了征程。
待宋芫匆匆赶到县城,只看到灭霸帮等人依依不舍的神情。
转眼便是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