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霸的许愿,没有得到回应。接下来十天,整个冀州没有下一滴雨。
连民间都有些恐慌了。
徐晃上马的各种抗旱政策,加紧实行。
张霸倒是宽心了。除非有现代科技,否则人力无法与上天抗衡。如果注定要干旱一场,那就只能全力救济了。
反正只要他一天掌握权力,就不希望一个百姓因为干旱或水灾等天灾,而饿死的。
他与汉灵帝,与朱门酒肉臭的权贵,注定不同。
不过在这坏消息不断之中,也有好消息。张霸的长女张缨,女婿诸葛亮,携儿子诸葛瞻,前来邺城看望他。
是的,这两个人已经结婚了。
这件事情,张霸一直记得,在离开洛阳之前,就特地交代蔡琰。就算他不在,也要为二人举办婚礼。
诸葛亮年纪大了,女儿也不小了,不能因为他不在而耽误了。
至于诸葛瞻这个名字,是张霸给取的。
虽然历史上的诸葛瞻比较无能,按照史书的评价就是“勇不足以阻止曹魏长驱直入,智不能匡扶汉室。”
不勇悍也没有智力。
但诸葛瞻父子战死绵竹,国破家亡,父子死疆场。
真是忠臣。
与他们一起死的,还有很多蜀汉开国元勋之后。蜀汉灭亡,也算轰轰烈烈了。
至于刘禅,其实不值一提。说什么乐不思蜀,是刘禅的聪明。其实这个人哪有聪明。
当时蜀汉不该灭亡的,但就是让刘禅给搞亡国了。
总之,张霸挺欣赏诸葛瞻的。就给外孙取了这个名字。
女儿、女婿来邺城看望自己,张霸觉得很开心,但也感觉自己真的是老了。竟然连外孙都有了。
张霸是大将军、大司马,又是岳父,自然不会去迎接女儿女婿,而是派遣典韦前往迎接。
上午。
邺城城西。典韦带兵封锁了城门,自己站在城门之前,迎接诸葛亮夫妇。
骑士往来不断,报告典韦路程。
不久后,车队出现在了典韦的面前。诸葛亮骑着骏马,走在马车旁边,英姿飒爽。
更何况他容貌英伟,身长八尺,有英霸之气。头戴进贤冠,身披白色宽袖袍服,腰间挂着宝剑。
一时仿佛儒者,又仿佛武将。
容貌气质,当世一流。
典韦也算是看着诸葛亮长大的,但也多年没见了。现在再见,心中称赞道:“真是英伟丈夫,不愧是明公选的女婿。”
诸葛亮也看到了典韦,不敢托大,忙策马上前,翻身下马行礼道:“典公。”
“孔明。”典韦还礼,称呼诸葛亮表字。诸葛亮既是晚辈,又没有官职,称表字合适。
典韦话不多,诸葛亮性格沉稳,二人没有多做寒暄。典韦走到马车边上,对车内的张缨见礼。
张缨口称伯父。
随即,典韦与诸葛亮一起翻身上马,率众往临时大将军府而去。
到达门外之后,张缨下车怀抱幼子,与诸葛亮一起进入大将军府。
张霸早派遣了亲兵在门口等候,迎夫妇二人往一间房间而去。人家父女、翁婿相聚,典韦就没有凑这个热闹,停在了房门外。
诸葛亮夫妇进入房间,拜见张霸。
“拜见岳父大人。”
“父亲。”
夫妇二人齐齐行礼。
张霸穿着常服坐在主位上,很是随和。看到夫妇二人,立刻乐的合不拢嘴。连忙站起,扶起了二人,然后对诸葛亮说道:“贤婿。哈哈哈哈。”
两个字刚出口,他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诸葛亮、张缨非常疑惑。诸葛亮虽然多年没见张霸了,但自小养在张霸府中,更何况他性格使然,并不畏惧张霸。爽朗问道:“岳父大人何故发笑?可是小婿有何不妥?”
张缨抱着儿子,也笑道:“父亲好是奇怪。”
张霸笑毕了,才对二人摆了摆手,说道:“想起当年我成婚的时候。蔡公。一口一个贤婿、佳婿。现在我也当岳父,外公了。哈哈哈哈。”
张霸又大笑,然后伸出手要抱诸葛瞻。
张缨也笑了,连忙把儿子往父亲手里塞。但是诸葛瞻不给面子,嗷嗷大哭。
张霸可不惯着他,搂在怀中亲了亲。诸葛亮夫妇的颜值都很高,诸葛瞻白胖可爱。
他第一次见外公,还不熟悉。当然哭。哭是为了吸引父母注意,来救援他。
但哭了半天,没见父母来救他。他就不哭了,睁大了眼睛,滴溜溜的打量着张霸。
“好机灵的小儿。”张霸又笑,搂着外孙来到主位上坐下。诸葛夫妇来到左边坐下。
诸葛亮坐上,张缨居下。
张缨虽然是庶出,但乃大将军长女,未来可能是长公主。身份贵不可言。生性大胆活泼,当年张霸称她“虎女”。
但蔡琰把她教养的极好,出嫁之后,很有规矩。
张霸是挺满意的,汉朝那些公主可都是惹事精,最后很多不得好死。还是得讲规矩的。
他又仔细看了看夫妻二人的神色举止,发现二人琴瑟和谐,不由更是满意。
把女儿嫁给诸葛亮是他的私心。但要是弄巧成拙,胡乱点鸳鸯谱,那就糟了。
蔡琰很好,女儿也很好。
都是一家人,张霸就与他们说家长里短。又与诸葛亮说了说诸葛瑾的事情。
张霸心情很好,打开了话匣子,不知不觉说到了中午。一家人一起吃了饭。
张缨虽然从小身体强健,但毕竟是女流,又要带孩子,很快就乏了。由侍女安排去后宅歇息。
张霸与诸葛亮一起来到了书房坐下。
诸葛亮夫妇这一次来邺城看望张霸,是蔡琰吩咐的。但诸葛亮也有私心。
刚才老婆孩子在不好说,现在气氛就严肃多了。他也就不藏着,对张霸躬身行礼,爽朗道:“岳父大人。现在虽然天下局势明朗,但是曹操、孙坚还在。北国州、朝鲜州、凉州还需要巩固。南中还要开拓。小婿想尽绵薄之力,为岳父大人分忧。”
张霸并不意外。有才干的人,虽然也会有人想要隐居不问世事,逍遥山林。
但大部分都想出来做官,施展抱负的。
更何况是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