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身体尚好?”
霍去病在一旁,边吃鸡腿边喝酒,驾着三驾马车跟随在胡亥身边。
“行行好,给我口水喝,朕不行了,朕一点都不行了,你下来朕要上马车上睡觉……”
秦二世在不断的央求,但是胡亥熟视无睹,自顾自的向前,而胡亥只能在背后跪着。
这头一个头肿的两个大,这膝盖好像得了巨人症一样,这膝盖肿的和那沙包一样。
“秦二世,你现在尚且知道这种痛苦了?”
霍去病,如今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而且对那种剥削之人简直痛恨入骨,秦二世所行之举在帝王本纪上那真的是罄竹难书,每每看起来都头疼发闷。
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所书写的史记当中秦二世所行之举,那真的是罄竹难书,历史考证颇有证词,霍去病每每看到这里边的东西对秦二世真是恨之入骨。
若他生活在秦朝时期,也必效仿汉朝老祖宗刘邦以及西楚霸王项羽一样集合天下群雄必反之。
如今谁知道他落在了自个儿的手里那,那必然会让他尝试一下所有之痛苦,如今天道给了他一个要求,让其跪着往前走,那便应天道之要求自己多方之监督。
想要喝水,想要一路上香车软踏,一路上丝绸满布,自己跪着跪过去,当然不可能。
“怎么样?这种感觉是否似曾相识?”
霍去病满满都是讥讽。
“什么相识?朕从未受过这种痛苦'……”
“在秦朝朕是天子,来到这里依旧是天子,你们应该听朕的话,这一路上全部铺上绫罗绸缎,朕一步一叩首跪到骊山脚下,这一路上在修建乘凉避暑之地,夜晚休息之榻,才是彰显你汉朝之虔诚……”
秦二世到了现在为止,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而且他觉得自己所想之事实为正道。
这话说完,霍去病大笑。
“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如今仅仅只是跪着,一路从皇宫跪到骊山脚下,你就受不了了?”
“你可曾想过你征伐的那些劳工修建阿房宫时,百余斤重的木头和石块就这样扛在他们的肩膀上,烈日酷暑,数九寒天,连件暖和的衣服都没有……”
“他们就这样立于天地之间,为你修建阿房宫,修建骊山,秦始皇陵,那时你怎么不想想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他们可曾有寒凉避暑之地,可曾有休息之榻?”
越说越气愤,霍去病越说整个人头脑越发懵,恨不得现在手刃了他,但是又不能够这样去做。
“简直是笑话,朕乃帝王,天下皆是朕的,天下之人皆该为朕所用,让其修建骊山墓,让其驻修阿房宫,让其开始修长城开始为朕所用,那是他们之家族荣耀……”
“凡天下之臣民皆为朕的子孙,朕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胆敢反抗必杀之……”
到现在整个人已经是虎落平阳,整个人已经是接受天道之教训的秦二世如今竟然还在口出狂言。
霍去病听到这话,真的恨不得上去给他一个巴掌。
随行的文官和另外一旁考量的史官,听到这话气的手中的笔都写不下来,所写之事也必定要一字一句的记录,将来汉武帝刘彻回来之后要全面呈给他看。
结果没想到秦二世胡亥笑呵呵的说着。
“你不是皇帝,你怎么会知道做皇帝的快乐,就算你功劳再高,也莫不过就是一个为皇帝效力之人,这不是朕的大秦,朕要在大秦,朕说一无人敢讲二,朕让谁死谁就得。死。”
“你刚才所说之话要是在大秦,朕必定让你五马分尸,朕的师长丞相赵高也必定会弄死于你,这才是帝王这才是皇上,你的朝代屁都不是……”
秦二世所讲述之言语,听着旁人都快要气吐血了,这可是大汉,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汉,南征北战,世上唯独能够和秦朝大一统而媲美的王朝竟然说不如他?
不如一个秦朝末代皇帝秦朝亡国之君昏庸无度之辈。
背后的史官都听笑了。
霍去病听到后也是仰天大笑。
另外一旁的文官听到后,整个手实在是忍都忍不住,手既然不能动,那一脚不知道怎么一个石子就直接朝着秦二世的头上砸了过去,这是脚动的手不是手。
“哎哟,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在刺杀吗?有人要杀朕,来人快速保护……”
秦二世快要被吓死了。
而在其他另外一侧的文官听到后笑呵呵的上前劝说。
“陛下此地风沙较大,常有碎石滚落,非他人动手,是您不小心……”
这可是汉朝的文官,特别是汉武帝时期的文官。
这个时候的文官个个都是硬骨头,比五官还要硬,为何?华夏之疆域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扩大,为何华夏之疆域这么多年一直都有蛮夷之侵入,为何都有边疆之战乱。
那要看看这汉朝文官之变化。
汉朝文官遇到西部蛮夷所在之地所行之事简直是不堪入目。
他们不是去享受的,也不是去挑事的,而是一副大爷的样子坐在那,他要死在这里……
而且不论怎么样都要死在这儿,但凡有一个臣子死在这里,那凡天下所造之地,皆是汉土凡天下,所有之人皆是汉臣,此话含金量便在不断上升,一路奔涌向前要报仇,报杀汉臣之仇。
所以这一路上才这样昂扬过来。
揍你简直就是小事,文官没动手,把你在晚上嘎了就算不错了。
“你不把大秦人民放在心上,大秦自然也不会把你放在心上……继续向前跪吧,跪到秦始皇陵外,看你如何和你秦朝老祖宗交代……”
霍去病才不会去管,这时候的秦二世他是死是活,对于霍去病来讲都没什么用。
只是此人面目可憎,真的是恶心至极。
司马迁闻讯直接被霍去病叫了过来。此人深受大辱行宫刑,但是并未以死明志,而是忍辱负重要写帝王本纪,撰写历史史书。
秦二世所行之举其实已经写完。
但是如今一个活人摆在面前,许多历史考证直接从他嘴里讲述就可以,旁边的那一位史官就是司马迁大名鼎鼎写下史记记录中华文化各大帝王本纪的历史人物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