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九年
朱棣看着光幕上篡位二字,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和愤怒。
他的手紧紧握住龙椅的扶手,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心中涌起对建文帝旧臣和历史评价的不满和敌意。
群臣紧张不安的齐齐低头看着脚尖,眼观鼻鼻观心。
篡位二字无疑深深刺痛了朱棣的内心,他们在公开场合不敢多说,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朱棣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群臣,他的声音深沉而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众卿家,朕自靖难之役,历经千辛万苦,终登大宝,此乃天命所归,非篡位也。
建文帝在位期间,奸邪当道,国事日非,朕起兵乃是为了清君侧,恢复大明的秩序与繁荣。”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朕即位后,对内整饬吏治,对外开疆拓土,大明的疆域空前辽阔,国力蒸蒸日上,这难道不是明证朕之正统吗?”
群臣们感受到了朱棣话语中的威严和决心,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无人敢有异议。
朱棣的目光如刀,扫过每一位大臣的脸庞,最终停留在了李庆的身上。
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威严:“李大人,你可曾听闻那些关于朕篡位的不实之词?”
李庆感受到了朱棣目光中的锐利,他心中一凛,但仍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回答道。
“陛下,臣等自然是深信陛下的圣明和天命所归。
那些诽谤之词,不过是宵小之徒的嫉妒和不满,不足为道。”
朱高炽:“父皇英明神武,此等诽谤不足为道,儿臣愿誓死扞卫陛下的尊严。”
群臣们纷纷附和,声音中充满了对朱棣的忠诚和对篡位之词的不屑:“陛下圣明,臣等誓死效忠陛下,扞卫正统。”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知道,在这大殿之中,已经没有人敢于质疑他的权威。
他缓缓坐下,龙椅在他的重量下发出一声低沉的回响,继续说道:
“至于方孝孺之事,乃是建文帝旧臣的偏激之言,历史自有公论。
朕为天子,所作所为,皆以国家与百姓之长远利益为重,不容有任何质疑。
朕今日在此,不仅是为了维护朕之尊严,更是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
朱棣的目光再次扫过群臣,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朕希望众卿家铭记今日之言,忠诚辅佐,共创盛世。若有异心,休怪朕无情。”
群臣们齐声应诺,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朱高炽的眉头紧锁,他深知方孝孺的忠魂和气节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望,这对父皇的统治稳定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他显得有些忧虑,担心父亲的权威会因此受到影响。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父皇即位,是为稳固社稷,延续大明的血脉。
方孝孺所言所行,虽出于忠诚,但也显示他对新朝的不认同,父皇如何处置都不为过。
但民间对此人的忠诚多有称赞,或许吾等应考虑民间的情感。
可适当调整对其家族的处理,以示父皇的宽厚。”
吕震附和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陛下可考虑对方孝孺家族进行平反,以平息民间的不平之声。”
朱棣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既然如此,就依太子和众卿之见,对方孝孺家族进行平反。朕不愿因一时之忿,而遗恨千秋。”
他的目光定格在朱高炽的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太子,汝的胸怀和智慧,是大明之福。”
群臣们闻言,纷纷低头称颂,大殿内响起一片附和声。
朱高煦不屑的扯扯嘴角,心思百转无人可知。
洪武四年
书房中,方孝孺和父亲方克勤面对光幕上的话语,两人的目光中都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济宁知府方克勤,一位忠诚耿直的官员,他的手在微微颤抖,紧紧握住儿子的手,仿佛想要传递给他力量和安慰。
“ 孝孺,汝观之乎?此乃天意之兆也!”
方克勤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忧虑,他的眼中满是对儿子未来命运的担忧。
方孝孺深吸一口气,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但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恐惧。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官员,忠诚和正直是他们家族的家风。
“父亲,孩儿看到了。此...此似为吾族之未来所示也。”
方孝孺的声音虽然平静,但颤抖的语调却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安。
方克勤闭上眼睛,深深地叹了口气。
“孝孺,汝自幼受儒家经典熏陶,忠孝节义之志,为父所知。今观天幕,似预示家族未来之艰难。”
方孝孺抬起头,坚定地看着父亲。
“父亲,孩儿虽年轻,然自幼受教忠孝。若真有此日,孩儿定当坚守本心,不负先贤教诲。”
方克勤眼中闪过泪光,他知道儿子的性格,也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
他紧紧握住方孝孺的肩膀,声音哽咽。
“孝孺,汝之志向与忠诚,为父所敬。然忠孝难两全,汝当权衡利弊,保护己身,亦护家族。”
方孝孺点点头,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坚定和对父亲的感激。
“父亲,孩儿明白。无论前路如何,孩儿都会铭记父亲的教诲,不忘初心。”
方克勤的眼中闪过一丝骄傲,他的儿子不仅继承了他的忠诚和正直,更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坚定和勇气。
他轻声说:“孝孺,汝之勇气与决心,乃方家之荣耀。无论未来如何,汝皆应忠诚于国家与民族之大义。”
方孝孺紧握父亲的手,感受到了父亲手掌的温暖和力量。
“父亲,孩儿定当牢记教诲,即使前路荆棘密布,亦将坚定前行。”
两人对视片刻,书房中的气氛变得凝重而神圣。
他们知道,这段预知的对话不仅仅是对未来的预示,更是对他们家族忠诚和牺牲精神的考验。
在这个瞬间,方孝孺和方克勤的心灵紧紧相连,共同面对着未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