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格摇头,还真静了静自己的心,
“我只是父王用来稳固战乱的一颗棋子,渺小的犹如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遇到危险,也只能期盼着你这个东临的将士来救。我真的不喜欢乱战,如果可以,我只想寻个安静的地方了此残生。”
姜玥正对着辛格的眼,认真道:
“如果可以,我也不想看到苍生紊乱。”
辛格不想和姜玥对视,低垂下了头,进而双臂环胸,
“可是,战争到底是谁引起的?”
“是我吗?”姜玥反问,辛格哑口无言,只摇了摇头。
姜玥继续道:“既然战争无法避免,何不强迫自己,去接受它?”
“接受?”辛格抬眸,“姜玥,以你们东临的能力,足以称霸,所以你说话才会这般轻松。”
姜玥先是摇头,后又点头,
“是,我说的是轻松,可想想之前,我东临边关的百姓,过得又是怎样的日子?”
对于辛格的话,她真的无法苟同。
“是我们的将士通过浴血奋战,用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为东临的百姓争取来了稳固的生活。”
辛格无话可回,是因为她以往,也只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并未体会过一天战争的残酷。
“我不喜欢战争。”
她真的不喜欢战争,太血腥了,她至今想到东临的那条长河,都忍不住胃中犯呕。
“不是你一个人这么想的,将士们亦不喜欢。”姜玥想她那帮死去的战友了。
现世的,亦包括前世的。
她道:“归根结底,百姓们想要的生活不就是衣食无忧,不受颠沛流离之苦吗?”
“嗯。”辛格被姜玥的话所感染,现在看她,比之前顺眼了些。
姜玥索性将所有的战乱剖碎了说给辛格,
“现如今,东临危机重重。”
“前有北燕,再有你们西宁,后有大金以及周边蛮夷虎视眈眈。”
“这些年来,北燕一直视我东临为待宰羔羊。”
“你们西宁因为我东临连遭败退,便想着分一杯羹。”
“大金更是汇聚了所有蛮夷,要对付我东临大国。”
“我们东临现在,只是做了应有的反抗。”
她句句实言,不说辛格,陈莲听后,眼泪汪汪,止都止不住。
再看姜玥,她比起之前还要敬畏。
辛格为之触动,正视姜玥,好半天,说出了四个字,
“北燕该死!”
“北燕早就该死!”陈莲突然间的言语,同时遭来姜玥和辛格注目,不禁迅速垂下了眸子。
辛格深深被姜玥的话语所感染,也听进了她的话。
“若想天下无战,或许天下归一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我相信东临的陛下心怀天下。”
“只希望你们的将士不要向北燕那般大开杀戮!”
说着话,她忽然双膝跪在了姜玥面前,
“姜玥,可以吗?”
“公主不必如此。”姜玥猝不及防,忙伸臂将辛格公主拉起后,重新落座。
“我东临不是北燕,从不滥杀俘虏。”
说着话,她淡然的眸色变的缓和,
“心情可好些了?”
“嗯。”辛格微抿着唇,
“陈莲,陪我下车走走吧,车内太闷了。”
“好。”陈莲一口答应。
她刚刚还沉浸在自己对北燕的仇恨之中,忽然听到要外出散步,忙擦干了眼泪,活泼的像个小兔子般,率先跳出了马车。
随即她拉着辛格的身体,双双往山林缓步走去。
缓行路上,辛格这才想着询问陈莲,
“你和姜玥什么时候认识的?”
“在我家认识的,当时我和奶奶还以为他们是北燕敌军……她询问我,敌营的路怎么走……”
陈莲说着说着,想到了自己去世的家人。
是以,将自己全村被屠,全家被杀的事情缓缓道明,说到最后,她再次泪如雨下,进而看向了辛格,
“还是你好,有家有亲人,而我……什么都没了。”
她许久以来伪装的坚强也有些装不下去。
她也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十二岁开始,就独自一个人生活到了现在。
“陈莲,你的亲人从来都没想过要放弃你。而我……”辛格摇头,因为姜玥的一席话,她好似将什么都看淡了。
家国天下,谁与争锋?
她做不了什么,亦改变不了什么,便也由着它去了。
下午,行路依旧。
……不知不觉,又三个月过去。
姜玥等行路漫漫,近月以来因为辛格身体好转,他们行路的马步加快了不少。
这三个月来,鲁将军曾派人前往东临营地,试图盗取配方,但他派去的人无一生还。
他空有五万将士,却行动不得,还因为青州的失守营地被迫后移。
现在的他,驻扎在西宁边关进退两难,只能眼睁睁看着东临一点点,逐一攻打着北燕的城池。
又两月过去……
姜玥等行路途中,经过了一整个盛夏,现在又值秋日。
这半年以来,硝烟滚滚。
东临一路北下,又接连击垮了北燕的五个城池。
加上最先的,半年六个城池,东临这破城的速度堪比逆天。
北燕溃不成军,北燕帝日夜惶恐,强将派了一次又一次,皆无战而终,他愈发的夜不能寐,一夜白头。
而西宁,一直在等着东临的火药用尽,他们再后方突击,抢夺药方。
但东临的火药,就好似源源不断,致使他们不敢发兵。
东临成功稳住了西宁破坏,使得他们攻打北燕之事,接连告捷。
赵崇修为此龙颜大悦,但有喜有忧。
喜的是北燕溃不成军,忧的是他们和大金的战事。
呼延将军被他的四皇弟查出叛变,还抵死不认。
这件事情他早已料到,只盼着陈将军和他的四皇弟能够安然应对。
……
姜玥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带着西宁公主,临近了西宁皇城。
皇城脚下,辛格的情绪平淡的犹如一杯温开水,丝毫没有半点儿波澜。
此时,半上午的天色,今日天色正好,斜射的日光耀眼照耀。
但毕竟是秋日的天,还是有些微凉。
姜玥这一整年的时间,好似都在行路中度过。
也算她提前享受了游山涉水。
玄武军中,还是吴非和薛文开路,姜玥等下了马背,牵着马儿一起,随着人流入了西宁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