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双方的意见难以统一的情况下,绿林军还是稍稍占了上风;因此,众人将刘演从前线紧急召回,询问他关于拥立新帝的意见。】

【这种所谓的“询问”,想来大家都能够明白其中的真实含义——哪里是问你的意见,分明是直接通知,然后让你表示同意罢了。这种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也不算少见。】

【刘演当然心有不甘,他怎么就不能称帝了?】

【但是在如此态势之下,他只能采用“拖”字大法,表示当下不应当为此争执,以免内部冲突、削弱大军的战斗力,毕竟内部不和只能给王莽可乘之机;既然大家不能共同议定人选,那不如等一等再说。】

【刘演的话不是没有道理,此时起义军若是为此内部争斗起来,对于大局而言可绝非好事;但是对于绿林军的将领们而言,他们也能够意识到另一个问题——拖一拖,情况说不定就会改变,变成对刘演有利的局面。】

【到那时,他们还怎么推举刘玄?】

【因此,绿林军将领坚决要尽快拥立皇帝,为此甚至拔出了佩剑。见到他们如此态度,最终,在淯水之畔,众人设立大坛,祭天之后,拥立刘玄为帝,改元更始。刘玄也被称为更始帝。】

【由此开始,更始元年与地皇四年并行。】

“唉,也不知道这个刘玄成了皇帝之后,会不会是一个好皇帝。”一名老妇人叹息道,绿林军和舂陵兵争锋,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相让,最终还是选择了刘玄为帝。

他们的争斗暂且不说,但是这个刘玄既然正儿八经称帝还改元了,那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呢?至少,能不能比王莽的新朝,还有之前的西汉末年好一点?

虽然她如今生活在太平盛世,但是她幼时可是经历过一点点乱世的尾巴——虽然只是一个尾巴,但那也足以让她刻骨铭心,记忆犹新,这辈子都忘不掉。

她只不过是经历一个乱世的尾巴就是这样了,那像是这上面的那些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乱和各种豪强贵族的欺压的百姓,又过得是什么日子,她根本都不敢去想。

她的儿孙们也在一旁,同样为当时的百姓们叹息,却也做不了什么:“希望他们能够尽早推翻这个王莽,然后让天下太平下来吧……刘玄要是个好皇帝的话,那就太好了。”

好皇帝,那可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

要是能够有个好皇帝,那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好过点,地方那些官员和地主们也不敢太过分。

不只是这一户人家这么想,天下许许多多户百姓,许许多多户人家,都在这么想,也在这么盼望着。

-

而读书人们,有心报国之士们,同样渴盼着能够出现一位明君,自己能够遇到一位贤明的君王,由此让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共谱一段君臣佳话。

不过,刘玄是个什么样的,后来的士人们都非常清楚,对他自然没有什么期盼——一个软弱又没有多少能力的君主,最终也不过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实在不值一提。

倒是不乏有人对绿林军的表现感到不满,并对此觉得鄙夷:“草莽出身之辈,眼中心中都没有天下,毫无大局观,只知道为了自己的那点子蝇头小利而争夺,丝毫不顾天下大势!”

“齐武王(刘演)之能为,从几次征战中便清晰可见;但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竟完全不管君主的能力和德行对天下的影响,只一心要立更始帝……后续的天下乱局,皆因此而起!”

“……倘若齐武王为帝,后续便能少上不少纷争,更始乱局也不会出现,天下便可早一步安定——这些草莽之辈,说是义军,但如何能够称得上义军?”

“偏他们还留了‘绿林好汉’之名,朝野皆知……而齐武王之名,却未必能够为人所知,何其不公!”

这部分人越想越愤怒,越想越觉得王匡王凤等一众绿林军全都是自私自利之人,根本配不上绿林好汉的名声,也不应当声名如此之盛——比他们心目中的不错的主公齐武王刘演的声名都要响亮。

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对于新莽更始这些事情并不关心,反正他们又并非这时候的人,且距离这时候也实在太远,他们在乎的,只是当下的朝堂天下。

怀才不遇,郁郁难平啊!

但他们运气就是如此不佳,未能得遇明主,只能半生寥落,才华无人赏识——“当今……就是这样了,也不知我们能否有那个运气,遇到明主赏识了。”

“可我听说太子也……唉,实在难说。”这人举起杯盏,“李兄,弟弟敬你一杯!”

朝中反正就是这样了,再提也没有什么意义,只能平添苦闷,倒不如喝酒。

【但是刘玄称帝,对于起义军内部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舂陵兵之中,不满之声颇多,将领之一的刘稷甚至当众表示不承认更始帝,“当初起兵图谋大事的,是刘演,谁知道如今的这个更始帝是谁?”】

【撕裂不仅在内部出现,在外部同样有所表现——在此时,平林兵的一支包围了新野县,久攻不下,但是新野县令却在城头表示,只要有刘演本人的书信到来,他必将开城归降。】

【更始政权建立后,刘演赶至新野县外,新野县令果真开了城门归降。】

【这对于更始政权内部的影响极大,因为这代表着更始帝权力的不稳固,以及分裂力量的强大。】

【当然,更始称帝,给起义军带来的影响也有正面的,且不小——在刘玄称帝,改元更始的消息传向天下各地的之后,地方纷纷响应,都抛弃了王莽的地皇年号,称更始元年,尊奉更始帝,起义的形式一片大好。】

【但此时此刻,更始政权的内部矛盾也好,外部的整体起义形势也罢,都只能暂缓,因为他们真正的外敌到来了。】

秦朝众人看着直摇头。

要说绿林军不想要矮了舂陵兵一头,这个心理他们是能够理解的;但是问题是,有时候内心的想法是一回事儿,但是现实情况又是一回事儿啊!

假使不愿意日后受制于人,那么从最开始就要选择一个能够让自己不至于受制于人的道路——另立君主当然没问题,但是选择刘玄就不太对了。

如果你们自己有能力,那就不要想着立一个软弱好摆布的皇帝,自己操控大权——都已经自己有能力了,又何必画蛇添足,扶持他人?

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以为帝,也不足以压过当时所谓的复兴汉室的意愿,那就选择一个足够优秀的刘氏子孙为帝,毕竟真的是水平合格的皇帝的话,那正常情况下也不至于对这些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下狠手。

但是偏偏选择了立刘玄为帝……

此人在过往中的经历和展现的能力既不足以服众,本人实际上又没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让他能够在接下来的政治斗争中压制住刘演和刘秀兄弟。

这样一个人,立他有何好处?

最终怕是更始政权很快就会崩塌,而原本的这些绿林军的将领们,要么尽早投靠舂陵兵;要么慢了一步或者坚持不投,最终被舂陵兵所杀;哦,还有一个赤眉军,说不定还会被赤眉军杀死。

到头来,他们想要的东西,最终都得不到——说不定还会有人直接折在更始政权内部呢?

毕竟更始帝这人,一看就不是什么能够稳得住政权的人;加上外面有着刘演和刘秀的压力,他会在内部搞风搞雨也说不定。

【此前,王莽将新朝的重心放在了解决东面的赤眉军身上,毕竟先前看起来,好像是赤眉军的威胁更大一点。】

【但,在宛城军大败,绿林军和舂陵兵直接包围宛城,并且进攻周边的昆阳(河南叶县)、郾县、定陵(河南舞阳)等地之后——是的,刘玄称帝之后,先是封赏官职,随后,便将大军分开,主力依旧在刘演的带领下围攻宛城,但是剩余兵力由王常、刘秀、王凤等人统帅,进攻周边地区。】

【一方面为了扩张控制地,一方面也是为了协助主力攻破宛城,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帮助,还可以从这些地方获得粮草补给。再者,就是为着接下来的目标——进攻洛阳,这个目标还可以与赤眉军合作。】

【王莽收到前线消息后,顿时坐不住了:原来,这南面的绿林军才是他真正的心腹大患!】

【反正东边对赤眉军的动兵之前也失败了,那么现在不如将重点放到绿林军身上去,宛城可不能丢,洛阳更是得保住。】

看到王莽被天下的情况搞得焦头烂额,左支右绌,顾得了一头就顾不了另一头,不少人在不满他最初的篡位行为的同时,又有些感同身受的郁闷和无奈——

大家都是被这四处乱窜作乱的盗贼搞得难以施为的天子啊!

纵然贵为天子,他们却也不能获得一个安安稳稳的环境,不能好好地在京中治理天下,只因为这天下总有些不遵律令、肆意妄为的贼人,非要到处作乱,为自己谋取不当的利益。

他们还总是要打上什么替天行道的旗帜,说什么自己这个皇帝治理天下不当……

笑话!自己身为皇帝,天下的情况如何还需要别人来讲吗?

整个天下都在天子手中,最了解这个天下的人不是自己这个天子,难道还能是别的人,难道还能是这些个盗贼流寇?

这么想的皇帝并不少,不论是王朝末年真的天下大乱之时的皇帝,还是中期后期各地已经频频出现问题的皇帝。

赵佶便在宫中愤愤叹息:“怎么总有人要不知足呢?朕已经对他们很宽容了,为什么这些人还要行那等大逆不道之事?”

“朕明明一直在为整个大宋殚精竭虑,还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很快我大宋就能够收回燕云地区了,怎么他们不能理解朕的苦心就罢了,还要给朕、给整个大宋拖后腿呢?”

【因而,三月份,王莽紧急命令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两人前往洛阳,第一件事就是在洛阳的各个郡县征兵。虽然说是要征发四十二万的精兵,但是这样的仓促之下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精兵?】

【四十二万,倘若人数上不作假的话,那能够保证全部都是壮年男子没有老弱病残就已经很不错了。】

【征兵完毕后,就是直接带着这些士兵奔赴南阳,号称百万大军——是的,没有什么整合训练,直接就行军上战场了。】

【王寻和王邑两人完成征兵任务,带兵出发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份。】

【而对面的绿林军等,在此期间已经连下数城,夺得了地盘的同时,还得到了大量的辎重;被包围的宛城虽然还没有被攻破,但也已经是强弩之末,摇摇欲坠。】

【不过,王莽此时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毕竟为了这一战,他还特意找来了号称精通兵法之辈,在军中担任参谋;且专门饲养了一批猛兽,譬如虎豹犀牛之类,只等着两军交战之时给起义军一个惊喜。】

【说起来王莽的军事部署,他还有一些非常典型的操作,且在后世,这种操作也算是屡见不鲜总有出现吧——严尤和陈茂这两人在南阳地区领兵镇压起义军的时候,还不能随意作战,每次决定行军作战的时候,都需要先行上报,否则就是私自动兵之罪。】

【可以说是相当经典,典中之典了。】

刘邦再度学会了一个词语,典中之典,实在是形容得颇为巧妙。

确实,王莽的操作非常经典——让将领们不能随便行军,也不能随意展开战斗,一切都需要先行上报,随后才能行动……

这严重地限制了将领们的发挥,也压制了军队可能取得的成就。

毕竟,战场上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可能某些战术在昨日不行,但是在第二天的清晨突然就变得非常合适;可能前一日两军对垒对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方法,但是某一日己方就有了一个方案,但是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

以上种种,都是需要将领在短时间内的极大自由度和极大权力,进行迅速的决断才可以。

再者,敌方的将领也有可能突然改变作战方式,或者突然改变行军路线,这些也需要己方将领即刻反应,根本没有什么先行上报的时间和机会。

——除非这个先行上报只是只将领们做出“上报”这个行为,而不需要得到朝廷的回复。

刘邦本人还是非常贯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里理论的。

想当年,韩信直接领兵在外,全权指挥,自行决断,刘邦何尝干涉过他的判断和指令?

不只是韩信,即使是其他将领,在作战的时候,刘邦也没有过度干涉,除了他本人担任指挥之时。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