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岱的命令迅速传遍军中,左宗棠深知时间紧迫,不得不下令全军发起猛攻。
这场激烈的攻势导致了数名营团长的壮烈牺牲,其中就包括左宗棠的得力干将,原顺字营管带杨世俊,他如今担任258团团长,在战斗中英勇阵亡。
左宗棠在得知杨世俊牺牲的消息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悲凉。
杨世俊不仅是他的左膀右臂,更是他多年的战友,两人共同经历过无数战火,情同手足。
左宗棠独自站在帐中,望着肃州城,杨世俊曾经战斗过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哀伤和不舍。
在悲痛之余,左宗棠下令全军停战两日,以此纪念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清军将士。
在酒泉,他亲自主持了一场庄严肃穆的安葬仪式,将战死的将士们安葬在这片他们为之战斗过的土地上。
士兵们整齐排列,面色凝重,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逝去战友的敬意和哀思。
在祭祀仪式上,左宗棠亲自为战死的将士们祭酒,他的眼中含着泪水,声音坚定而沉重:“诸位兄弟,你们为保卫国家,守护边疆,英勇捐躯,你们的英名将与天地同存,与日月同辉。”
随后,左宗棠在墓碑上亲笔刻下了“功固西陲”四个大字,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他对逝去将士们的深深敬意和无限哀思。
这四个字不仅是对他们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们在边疆守护战中不可磨灭贡献的铭记。
全军将士在墓碑前庄严宣誓,要将战友们的遗志继续下去,坚决完成使命,保卫国家的安宁。
此时的西北前线,革命军精锐云集,名将如云。
左宗棠、刘锦棠、徐占彪、宋庆、张耀、禹德彦、禹中海、毕大才、法镜泉、马福寿等一众杰出将领,他们都是革命军西部军区最能征善战的将领,几乎来了一小半。
在这片战场上,革命军修筑了大量的壕沟和营垒,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防御网络。
两道蜿蜒数十里的战壕如同两条巨龙,将肃州城四面围得水泄不通。
内壕的作用是阻击任何试图突围的城内守军,而外壕则负责抵御一切试图救援的援军。
在壕沟的外侧,革命军还加筑了四座高达13米的炮台,这些炮台成为了围点打援战术的关键。
它们不仅能够有效地杀伤肃州军的有生力量,还能对城内进行日夜不停的炮击,极大地削弱了守军的士气。
革命军装备了先进的武器,其中包括类似德国克虏伯的火炮和装有弹仓的后膛洋枪。
这些洋枪一次可以装填7发子弹,其射速和火力远超同时期南北战争中美军使用的武器。
相比之下,肃州军装备的前膛燧发枪在火力上显得极为落后,几乎如同降维打击。
在这样的火力差距下,肃州军的防守变得异常艰难。
革命军的炮火如同狂风暴雨一般倾泻在城墙上,每一次炮击都带走无数生命。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劣势下,肃州军的守军依然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城墙的坚固,坚持抵抗,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这漫长的战斗中,68师展现出了他们的勇气和坚韧,他们冒着猛烈的炮火,挖掘了三道防御壕沟,以巩固防线。
在这关键时刻,肃州军的指挥官马文禄亲自带队,向革命军的战壕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为了突破68师的防线,肃州军的士兵们每人背着一捆柴草,冲向战壕,将柴草填入其中,以便后续部队能够踏着这些柴草越过战壕。
然而,革命军的防守同样坚决。
当肃州军开始冲锋时,68师便用步枪和迫击炮进行猛烈的轰击。
密集的火力造成了肃州军的大量伤亡,尸体堆积如山,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冲锋的肃州军被尸体挡住,无法前进,马文禄无奈之下,只能将部队分成多个小队,每队负责清理前方的尸体,以便继续进攻。
这场战斗的结果是惨烈的。
革命军阵亡45人,而肃州军的伤亡则高达3342多人。
革命军在一天之内就消耗了5万斤铅子和1.7万斤火药,显示了战斗的激烈程度。
城墙的失陷让守城的肃州军陷入了恐慌。
在夜幕的掩护下,不断有肃州军的逃兵出城,向革命军乞求收留。
革命军为了稳定局势,临时设立了安抚局,将这些城内的难民收容并加以安置,等待后续的处理。
伴随着肃州军一个个出城当起了逃兵,马文陆手下只剩下五千多兵马了。
八月底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向大地,但那清冷的光辉却无法穿透肃州城那厚重的城墙。
城外,左宗棠亲临前线督战,他身姿挺拔,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前方。
而被誉为“飞将军”的刘锦棠,则亲自指挥并部署着攻城事宜。
只见城外铁骑环绕,马蹄声响彻云霄,战旗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预示着一场血腥厮杀即将展开。
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人们神色惶恐,心中充满了对未知命运的恐惧和绝望。
在城中的兵马元帅府内,马文禄、马永福、马四以及王大汉等几人正面对面坐着。
屋内气氛异常沉重且紧张,令人感到窒息。
马文禄深知自己所犯下的罪孽深重,如今已是穷途末路,必死无疑。
然而,他内心深处仍存有一丝不甘,想要做最后的挣扎。可是环顾四周,他们早已被四面合围,逃生之路已然断绝。
回想起过去三年的奋力抗争,曾经也有过风光无限的时刻,可如今一切都化为泡影,那大好的局面再也无法重现。
马文禄双眼通红,紧紧握着拳头,由于过度用力,指甲几乎要嵌入掌心。
他的眼中闪烁着不屈的火焰,即使面对如此绝境,他依然不愿轻易言败。
哪怕仅仅只剩下最后那么一丝丝微弱的希望之光,也决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毅然决然地战斗到最后一刻!
此时此刻,城外那汹涌如潮水般的骑兵正滚滚而来,气势磅礴,令人胆寒。
左宗棠站在城楼上,沉着冷静地指挥着战局。
他一方面巧妙地运用心理战术,不断派出使者对城中守军进行诱降;另一方面,则毫不留情地下令持续炮击,以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
与此同时,于彦陆和毕小财这两位将领,以及甘陕明教的堂主法镜泉率领着数百名精悍的甘陕明教骑兵,在城下往来驰骋。
他们用充满乡音的话语高声呼喊:“投降者免死!”这一声声呐喊犹如利剑一般直刺人心,让守城将士们的内心开始产生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