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杨宣娇一脸凝重地开口说道:“可是啊,如果咱们真的决定北伐出兵,万一那沙俄被逼得狗急跳墙可怎么办呢?
且不说别的,单说傅善祥姐姐、寇部长、周部长以及马振河将军他们……”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担忧的眼神扫视着在场众人。
这话一出,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了马岱的心间,让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毕竟,杨宣娇所提到的这些人都是国之栋梁,寇文程,周扶都是跟随自己最早的老人,傅善祥更是自己的妻子。
若是因为一场战争而遭遇不测,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纳老三见状,连忙站出来解围。只见他拱手向马岱行了一礼,然后义正言辞地说道:“元首大人,依属下之见,这场仗是非打不可!倘若我们不敢出手还击,那日本、英国、法国还有美国那些列强们定会认为咱们软弱可欺,届时恐怕战火将会烧遍整个华夏大地,带来更多的灾难与痛苦啊!”
马岱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并沉声道:“嗯,所言极是。”
正当大家都陷入沉思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赫连城忽然慢悠悠地开了口:“那么关于此次出兵……”
话还没说完,一旁的马召便毫不客气地打断道:“赫司令,您先别急着发言。这北伐一事本就是北部战区的分内工作,跟您有何干系?”
被马召这么一顶撞,赫连城先是一愣,但很快便反应过来,梗着脖子大声回道:“怎么没关系?难道你不知道赫莲儿是我的亲妹妹么?她身为北部战区的总司令,这事儿我能不管?”
马召闻言,顿时语塞,心中暗自懊恼自己竟然把这层关系给忘记了。
随后,马岱将目光转向了赫莲儿,缓声道:“莲儿啊,此次出征,你觉得需要多少兵力呢?无论是中部战区、西部战区还是中央战区,包括户部和吏部,皆可任由你调动调配。”
赫莲儿微微颔首,沉凝片刻后回应道:“若是仅仅讨伐清兵,一个军的兵力便已足够。然而当下局势复杂,不仅有蒙古地区虎视眈眈,更有沙俄蠢蠢欲动。因此,若想确保此战万无一失,主战兵力起码需要八个军之多,此外还需配备充足的后勤兵力。依我之计,此番北伐当分五路进军。”
马岱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忙追问道:“哦?五路?究竟是哪五路呢?”
只见赫莲儿移步至巨大的军事地图前,伸出纤纤玉手,指向地图上的几个关键位置,详细解释起来:“这第一路,自然是由我亲自统率十三军与十五军,自山海关向东进发,径直威逼满清的盛京重地!此乃主攻方向之一。”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这第二路,则交由冯君幅军长统领十一军,向北挺进锡林郭勒盟,一路长驱直入,直至乔巴山一带。此军作为北征蒙古的右翼路军,负责牵制和打击蒙古敌军。”
“而这第三路嘛,就由马潮轻军长率领十四军北上,目标直指赛音山达和温都尔汗,充当中路军,居中策应各方。”说到此处,赫莲儿的眼神越发坚定。
最后,她的手指落在了地图西部区域,继续介绍道:“这第四路,就托付给西部军区的第七军和第十二军了。他们将组成左翼路军,或许会成为抵御沙俄的主力军。”
“第五路,就由我们中部战区的第一军和第九军充当后备力量,此外,大哥您再下令让王五率领他的十五军一同北上参战。”赫莲儿声音洪亮,充满自信。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安排。
然而,就在此时,户部副部长崔文的眼神却如同利箭一般,仿佛能够将人直接瞪死。
只见他心中暗自思忖:“好家伙,竟然一口气调动九个军,总计将近七十万的大军!如此庞大的规模,这人究竟是怎么敢轻易说出这种话来的?要知道,仅仅只是这些战兵每天所消耗的粮草,就得高达七十万公斤啊!而且,这还仅仅只是战兵所需的粮草数量而已。若再算上负责后勤保障的兵力,那最少还需要一百万之众呢!”
特别是其中的二路军、三路军以及四路军,更是耗费粮草的大户。
不过好在从长安到包头这段路途已经修筑好了铁路,可以通过火车运输一部分粮草物资,但即便如此,后续的补给问题依然严峻,如何解决,恐怕只能交由各部队的将军们去自行设法应对了。
崔文眉头紧皱,思前想后,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事已至此,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先打起来再说吧!可是这一天就要消耗掉整整两百万公斤的粮草啊,我的天呐,真是让人头疼不已!相比之下,还是左宗棠那边省心一些啊!看看人家出征西域时的花费,简直没法比呀!”想到这里,崔文忍不住又摇了摇头,脸上满是苦涩与无奈。
随后马岱又对众人说道:“在下面就是新疆伊犁问题,既然外交途径无法解决,那我们就继续用武力来争夺。西征军还在前线,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去扞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一旁的吏部副部长黄德贵补充道:“现在的局势确实不容乐观,日本和美国对台湾虎视眈眈,法国和英国也时常在边境挑起事端。我们四面受敌,形势严峻。”
马岱听后,深深地叹息了一声,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决心:“接手了满清这个烂摊子,列强们可能以为我们好欺负。但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中国人的脊梁是硬的,不是那么容易弯曲的。那就给我打,哪怕是输了,我们背上一身骂名,但若是赢了,那就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我们要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宁和国家的尊严而战。”
马岱的话激励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异常艰难,但为了国家的未来,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在这群英勇的将领带领下,华夏的军队开始了一系列紧张的备战工作,准备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
他们明白,只有通过坚韧不拔的战斗,才能赢得国家的安宁和民族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