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月明,如是三人,相谈而笑。
好像许多年以前,却又远非从前。
好在,今夜亘古。
明月已升至中天,悬于正南方向,正是最高最亮的时候。
约莫已至子夜时候了。
“十五已过,是阿兄生辰了呢。”阿璀笑道。
八月十六,是阿兄的生辰。
那日问过崔寄之后,阿璀便一直记在心里。
如今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个人的生辰,她都牢牢地记住了。
晏琛惊讶:“你竟然还记得我的生辰?”
“先前崔兄长告诉我的。”
其实便是先前没有问过崔寄,近来这一二日宫中忙忙活活的,不止是为仲秋宴,自然还有为陛下圣寿的准备。
即便晏琛自登基以来,每逢生辰一切从简,并不大办,但按照惯例还是需要祭拜天地宗庙,一应仪礼也是不少的。所以单看着近来的动静,多少也便能猜到的。
阿璀起身,朝晏琛笑道:“阿兄稍等,我有礼物送给阿兄呢。”
阿璀噔噔噔快速跑去屋内,很快便又出来,她手里抱着厚厚一卷,看起来像是手稿,还未装订成册。
晏琛崔寄二人相视,随即又皆转头朝阿璀望过去,目带疑惑神色。
“为阿兄生辰贺。”阿璀走上前来,笑着将手里的东西递给晏琛。
晏琛满面带笑,今年能寻回阿璀,已经是他最好的礼物了。
如今当阿璀真真实实站在自己跟前,为自己生辰贺,晏琛已觉得人间再无如此幸福事了。
至于阿璀所送到生辰礼,哪怕只是外头长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晏琛也是高兴的。
然而当他看到阿璀手中不算薄的一叠手稿,还是觉得有些惊异。只见得手稿最上一页以端正的汉隶写着“农桑要术”几个字。
“这是什么?”晏琛接过来,问道。
“是我这些年与祖父走访试验所记录。”阿璀示意他可略翻看一二,解释道,“早先年见过天下乱世,多年战乱以致生产凋敝,至如今农业也未曾起复,我便将自己与祖父这些年试验记录整编成册,本想再花一二年时间将此书编成后,借祖父以及关家之力将之推行各地以做指导农业生产之用。”
阿璀继续解释道:“原本预估的此书成书时全书大约7卷,这七卷中又可包括典训、耕垦、播种、栽桑、养蚕、瓜菜、果实、竹木、药草、孳畜等10部分,分别叙述自古近千年以来有关农业的传统习惯和重农言论,同时更重要的是各种百姓赖以生存的农业作物的栽培增产,家畜、家禽的饲养等技术。”
晏琛将手中书稿略翻了翻,才看了两篇,便觉得心中大动,神色也越发凝重,他将手稿中后面几卷递给崔寄,让他同看。
阿璀见他们看得认真,也不再说话,想着等他们看完,若有需要的自己再解释。
那两人看了许久,只是这其中记录实在太详尽了,单论字数也得数万字了,哪里是这一时半刻能看完并读通的?
约莫一炷香之后,那两人也只能翻看了下大概的卷章,知道其中所写的大部分内容。
但仅仅是看到的那些皮毛,也足以让他们震惊了。
“这手稿中内容皆是实录?”晏琛从手稿中抬起头,又问,“何时成书?”
阿璀眸光闪闪发亮:“原本至少还需一二年功夫的,但祖父决定入朝后,便将此事交给我了。我这几个月空闲时多花了些时间,所以如今给阿兄看的这些,算是大致完整的书稿了,只是后续可能还有增删,比如新造的水车以及其他一些农用的器具也想加进去。即便成书之后,还需再做校书,确保内容无半点错误,这样一套下来,想来也还是再要一年或者更长久的时间的。”
“其中有半数是整理从前农桑孤本而成,余下半数是我与祖父实地探查会亲自试验而成。”阿璀道,“不过前几年我尚年幼,那会儿也帮不到祖父太多,所以有许多是根据祖父的手稿整理的。但祖父成稿之时多是而在旁记录誊抄,所以也多了解。至于后来我亲自实践的那些,包括水稻等作物的增产,单单这些便需要一卷单独记录。所以内容便多了些,花的时间也久了些。”
“其内容详尽已非常农书可比。”崔寄赞叹不已,“阿璀厉害。”
阿璀虽为此书之成就十分欢喜,但对崔寄的话却道:“不是我厉害,是数代以来的农桑先师厉害,是祖父十数年的游历走访所费心力,而我所出力不过十之一二。如何能只言我之功劳?”
“只论整理成册,阿璀所费心力也已非寻常。”晏琛却道。
他将书稿拿在手上翻了又翻,是毫不掩饰的爱不释手的模样:“此书内容详尽,只是我并不十分通于此道,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太通,且多给我些时间研究一二。”
晏琛看向阿璀,月光照在她脸上,连她点笑容也十分清透,他笑道:“多谢阿璀的贺礼,这卷手稿我且收下了。”
“阿兄喜欢就好。阿兄只管收下,我另有抄录的,本来还不算成书,不该这时候便给阿兄的。”阿璀欢喜笑道。
晏琛瞧着她,将手里的书稿略收拾齐整:“没有什么能比之更好的了。”
除了你,没有什么能比之更好的了。
“我身无长物,除了当初带过来的几箱书籍,但宫中偌大观文殿,我的那些籍卷比之也算不得什么来,所以除了这个,我也没有旁的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阿璀笑道。
“其实,今年能找回你,便已经是我这一生最好的礼物了。”晏琛毫不掩饰自己对阿璀的爱重,他恨不得让阿璀知道,他将她视之骨血,他道,“但是,你的这个礼物,满朝上下也没人能给的出了。”
阿璀瞧着他说的话,微微笑着,也不再说话了。
晏琛将方才给崔寄看的那一半书稿接过来,与自己手上的叠放整齐,复递给身后魏廉,让他收好。
又对崔寄道::“回头让人再抄录一份,给你送过去,你也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