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想研究海洋生物,却没考虑过啥也没准备就瞎研究。
午餐过后,嬴政看向李信:“拉下来可有何安排?”
“禀陛下,接下来就该返程了。”
李信如实相告,“您在海上,天下百姓心难安,望陛下体谅。”
嬴政:“……可。”
虽然还想在海上多停留些时间,但想到岸上前来观礼的诸多百姓及各郡县小官吏们。
他并没坚持留下。
身为始皇帝,嬴政向来自律,从不做让臣子和百姓为难之事。
柳伊伊听出嬴政语气里的几分不情愿,只是笑笑,没戳破政哥想多留在海上些时间的愿望。
倒是王翦低声来了句:“陛下,如今我大秦造船技术越来越强,未来还有更多机会到海上玩耍。”
“咱们都能飞天,能入海了,还有何事是陛下做不到的呢?”
嬴政看向自己的老臣:“武成侯无需担忧,朕都明白。”
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自己用不了两年就该驾崩了。
而武成侯也活不长久了。
可如今看来,因为丛林学校的出现,自己和大秦的命运都会得到改变。
连原本前两年就该死亡的喜,现在都还活得好好的。
所以,既定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就看有没有遇到丛林学校,有没有听小柳的话,注意养生。
一切皆有可能。
……
“回来啦,大秦新船回来啦!”
又约两个小时后,琅琊渤海岸边等待的百姓终于看到一个小黑点从地平线上缓缓出现。
仔细一看,那正是渐行渐近的大秦第一舰琅琊舰的形状。
于是激动高呼:“大秦新船平安回来啦!”
这道声音立即在安静等待的人群里激起千层浪。
原本还三五成群,或坐或躺在沙滩上的众人,此刻瞬间原地跳起,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
果然看到已经渐渐清晰的琅琊舰:“哇,真的这么快就回来了。”
“好厉害啊!”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陛下威武,大秦威武。”
众人嗓子喊哑了都不自知,依旧激动得又叫又跳,挥舞着激动的双手,迎接自家陛下出海归来。
舰船速度真的很快,就在百姓欢呼声中,已距离口岸不远。
百姓的欢呼声,喝彩声已能传到舰船上。
“陛下万载,大秦万载!”
琅琊舰缓缓靠岸,嬴政站在船头,挥手向岸上的百姓致意。
“陛下看到我们了,陛下听到我们的欢呼了。”
看到陛下如此亲切朝自己挥手,百姓们欢呼雀跃得更加热烈了。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这位伟大君主的敬仰和爱戴。
嬴政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他深知,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丛林学校和柳伊伊的贡献。
“陛下,您看,我们的百姓多么热情。”
王翦老迈的身体都不再佝偻,看向岸上激动百姓的目光都清澈了许多。
“小柳说得对,咱们华夏百姓最容易知足。”
嬴政脸上笑容发自内心,“他们要的不多,只要能安心各地,就不会跟着别人祸乱天下。”
王翦:“所以说,什么愚民,什么欺民手段都是最低端的手段。”
“还是像现在这样,让百姓开启智慧,与国同修方为治国正道。”
“是啊,他们是我们大秦的根基。”
嬴政感慨地说,“各行各业都少不了百姓输送之人才。”
“没有他们全力支持大秦,就没有我们大秦的今天。”
王翦及众臣子异口同声:“陛下圣明。”
“你们可别如此吹捧朕了。”
面对臣子们这种口号般的奉承,嬴政并不喜欢。
后代史书上,多少帝皇都是在这一声声‘圣明’中迷失自己的?
他嬴政绝对不会做这种被吹捧几句就不知天高地厚之帝皇。
“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多想想如何让我大秦抓住如今这机遇,尽可能打好坚实基础。”
“让天下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只要百姓们日子过得去,天下就会始终太平。”
“唯。”
众臣子听到陛下如此说,冷汗瞬间湿透衣衫,连连应喏。
嬴政满意点头看向李信吩咐:“李将军,安排一下,朕要在岸上对百姓们说几句话。”
“唯。”
李信领命而去。
不多时,嬴政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面对着成千上万的百姓,内心充满豪情。
他接过柳伊伊让人送来的高音喇叭,铿锵有力的声音传出:
“朕的百姓们子民们,你们好,朕乃始皇帝嬴政,是大秦如今之帝皇。”
“大秦万载,陛下万载。”
百姓们听到陛下与自己等人说话,激动得热泪盈眶。
尤其是曾经跟着征战六国的退役老兵们,更是激动得泣不成声。
他们因伤残,或老迈从军队里退役回家,这几年陛下还特意让官府给他们送抚恤补贴。
也是有了陛下的这些补贴,他们的家人才能在最艰难时期活下来。
如今,陛下依旧没忘记他们,特意派人把他们从老家接来此地,白吃白喝养着他们。
只为让他们见证大秦如此历史时刻。
“大秦永昌,陛下永安。”
嬴政感受到来自百姓的热血激动,听着他们真诚的高声呼喊,突然有几分明白两千多年后那位先生的智慧了。
原来,一个国家的力量,真的来自劳苦大众。
他深吸口气,安抚的提醒了句:“各位百姓请冷静。”
一句话,原本高声呼喊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对此,嬴政愈加喜欢他们了:
“今日我大秦第一舰琅琊舰试航成功,平安归来,此乃大秦之荣耀,亦是尔等之荣耀!”
一句话,瞬间让百姓们激动得失声,眼里流出泪水,却久久不能言语。
嬴政稍微稳定了下情绪,继续道:“我大秦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你们每一个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朕在此,代表大秦朝廷,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你们将家中优秀儿郎送到军营,保家卫国。”
“感谢你们在大秦最艰难时期,没有责怪朕治国不利,险害尔等冻饿而死。”
“感谢你们在大秦发展最重要时期,全力配合官吏,完成大秦推广高产仙粮,方有如今之盛况。”
嬴政的声音在海风中回荡。
“陛下万载!大秦万载!”
百姓们再次高呼,“感谢陛下,对我们一视同仁,感谢陛下没有放弃我们。”
“感谢陛下终结战乱,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环境里。”
“感谢陛下让我们过上如今好日子。”
“感谢陛下给了我们孩子念书识字的机会。”
“感谢陛下给我们做工赚钱的机会。”
“陛下啊——,您是我们遇到最好最好最好的陛下。”
百姓们边哭边说,边说边哭,脸上却带着无法忽视的笑容。
嬴政见此,内心深受触动。
脑海里想起两千多年后那位先生在百姓之中自由穿梭,被百姓簇拥时的笑颜。
想起那位先生诗词里所写,‘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送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多么真实的写照啊。
若朕没遇到柳伊伊,没见到丛林学校,又岂能有今日之盛况?
他脸上笑容不自觉真诚灿烂起来。
嬴政知道,今是这样的场景将会成为大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简短的讲话结束,嬴政便让百姓们散了。
只是百姓们难得见此盛况,岂会轻易离开?
再说,陛下和众仙人仙子还在呐,他们怎么能就此离开?
嬴政也没再和百姓多说,只收回视线在臣子后面,找到走在师生中间的柳伊伊。
“小柳,可要随朕回咸阳去看看?”
“一年多没到咸阳了,趁这次机会去看看它的变化啊。”
生怕她不去,嬴政又连忙补充:“当年建水利发电站的时候,还多亏有你在一旁指点呐。”
“你不去看看它的效果吗?”
柳伊伊微笑着摇了摇头:“政哥,这次便算了吧。”
“咸阳的变化我自然想看,但这次我时间有限,何况学校那边还有不少其事需要回去处理,真不能随您回去了。”
嬴政听后,认真打量她一阵,随即点头:“既然如此,那朕也不勉强。”
“以后有空,咸阳随时欢迎你们回来。”
“校长,父皇在咸阳为您建了座府邸,就快竣工了,您要不抽点时间去看看?”
九皇女赢戌嫚的声音突兀响起,“若有何不妥的地方,您还可以提醒工匠们改进改进。”
嬴政:“对哦,你的府邸确实快竣工了,不如去认认路?”
柳伊伊依旧摇头:“以后吧。”
“政哥为我建的府邸,我自然是会喜欢的。”
“至于有何不妥的地方?”
说到此,她语气微微一顿,“我相信祖宗们的建造技术,必定是最舒适的。”
嬴政被她逗笑:“小柳总是这么会说话。”
“这要万一他们建造得不到位,岂不是破坏了在你心里的信任?”
“不会啊。”
柳伊伊笑道,“即便有点小瑕疵,晚辈最多自己找人进行个微调即可。”
“但祖宗们对风水格局的布置,却远比晚辈懂得多。”
“既如此,那朕便不耽误你时间。”
嬴政见她意志坚定,也不再劝说,“记住,咸阳亦是你的家,有空常回家看看。”
柳伊伊点点头:“多谢政哥。”
“我一定会找个合适的机会回去看看的。现在,学校还有不少紧急事务需要处理,就不久留了。”
嬴政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他知道柳伊伊所言的紧急事务定然关系重大,便不再追问。
“告辞。”
柳伊伊看了身边同僚们一眼,又吩咐大秦学子:“同学们就安心回去度假吧,没必要跟我们一同回去。”
“校长,学校之事,可有需要我等的地方?”
学生们听说校长回学校还有重要之事,都想为学校出一份力。
“暂时没有。”
柳伊伊笑道,“你们安心去过自己的暑假,记得写好暑假作业即可。”
“学校之事用得着你们的时候,我必不与你们客气。”
话落,携带秦文欣和张宏仁登上周芳芳变成的飞行器,“政哥,各位前辈,晚辈先告辞了。”
“校长慢走。”
“校长您一路平安。”
“小柳注意身体。”
……
与校长道别的声音此起彼伏,恋恋不舍。
周芳芳觉得差不多,便带着柳伊伊三人飞向云霄。
“我等多谢政哥招待,就此告辞。”
剩下教职员工们见此也纷纷或变成飞行器带上想回学校继续学习的学子,或背生翅膀,纷纷飞向天空。
“哇,仙子和仙人们又飞走了。”
“好羡慕这些仙子仙人们啊,他们想去哪,飞着就去了。”
“那速度真快啊,还能飞上天去,真是太令人震撼了。”
目送柳伊伊他们身影消失在天空,嬴政收回视线看向李信吩咐:“李将军,接下来之事便交给你了。”
“尽快打造出足够多舰船,把徐福找回来的同时,还得去征服海那边的土地。”
“按照历史进程,那徐福是时候往回走了,或许你们最近注意点,在海上见到他们,直接带回咸阳。”
哼,胆敢欺骗朕,若朕不榨干他的价值,又消朕心头之恨。
“唯。”
李信领命,“请陛下放心,臣自当竭尽全力组建和训练水师,保障海上安全的同时,搜索徐福等人踪影。”
“对了,据记载,那徐褔找到的岛上,有不少金银铜等矿,你们按照海图找到地方后立即抓住当地土着挖矿。”
说到此,嬴政眼神锐利如剑,“我华夏的东西,岂容那群畜生享受?”
“唯。”
李信听到此安排,神情严肃,通过后世史书,李信也是知道那个小岛上的是什么玩意。
因此语气里也带着杀气:“陛下请放心,臣知该如何对待那群畜生。”
“禀将军,海面出现几艘陌生船只,可要拦停他们?”
就在嬴政准备带着君臣离开之时,突然一位小将从了望塔方向跑来,“目测距离约有一百五十海里。”
李信连忙看向嬴政:“陛下?”
嬴政:“可看清船上有何标志?是否有我大秦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