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仪听闻此言,心中一阵复杂的情绪翻涌。他望着那片即将不再属于自己的土地,田中的作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诉说着不舍。
这土地,承载着文家几代人的心血,每一寸土地都有他劳作的记忆,有丰收时的喜悦,也有歉收时的愁绪。
如今,虽然能以溢价售卖,可那些过往的岁月,那些与土地紧密相连的情感,又怎能用金钱来衡量?
但想到朝廷的政策,免了三年正税,只收5%租税,这对百姓而言,确实是莫大的恩惠。
文仪又想到那些死去乡勇的家人,他们在失去顶梁柱后,生活陷入困境,这卖地的银两,或许能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丝希望之光。
文仪攥紧了手中的银两,心中默默感叹,朝代更迭,虽历经波折,但新朝似乎也有着自己的考量与善意。
文仪深知,往后的日子,无论是自家的生活,还是这土地上百姓的生计,都将在这新的规则下重新开始。
过了几天,度田所的人再次登门,带来了几袋化肥,还专门派了一位农技人员来给文仪详细讲解使用方法。
农技人员将化肥袋小心地放置在院子里,又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拿出纸笔,一边在纸上绘图,一边耐心地比划着。
“文先生,你家地现在是公田了,可以领取化肥,这化肥可是个好东西,能让庄稼长得更壮实,收成也能大大提高。”
农技人员指着化肥袋,满脸热忱地说道,“您看,像您家这几亩地,在播种前,先把这化肥均匀地撒在土里,然后再翻耕,让化肥和土壤充分混合,这样种子就能更好地吸收养分啦。
要是到了庄稼生长的关键时期,比如拔节期、孕穗期,还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兑水,给庄稼追肥,能让它们在关键时候更有劲儿。”
现在过了耕种期,只能施加追肥了,现在现在化肥都是从北方申请调运过来,数量有限只能保证公田使用。
文仪听着,眼神中满是好奇与疑惑,他轻轻蹲下身子,伸手摸了摸那粗糙的化肥袋。
文仪忍不住问道:“这东西真有这么神奇?我种了大半辈子地,可都是靠传统法子,突然用这新鲜玩意儿,心里还真有点不踏实。”
农技人员笑了笑,安慰道:“文先生,您就放心吧!这化肥朝廷在北方已经普及了,只是南方初定,还没有普及,过几年南方也要生产化肥的。
咱们也是想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才大力推广的。您用了就知道,保准能看到好处。”
文仪点了点头,虽仍有些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一试。
他想起朝廷之前免正税、合理收地的举措,觉得不妨再信这新朝一次。
接下来的日子里,文仪按照农技人员教的方法,小心翼翼地使用化肥。他每天都早早来到田间,仔细观察庄稼的生长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奇迹真的发生了。
原本长势平平的庄稼,像是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变得愈发茁壮,叶片也越发翠绿厚实。
文仪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震撼与惊喜。想起之前卖地时的纠结与不舍,如今却因为这小小的化肥,对土地的未来有了新的期待。
望着这片即将收获的土地,文仪知道,不仅是土地的耕种方式变了,他对新朝的看法也在悄然改变。
文仪开始期待,在这个新的时代,这些新政策、新技术,能给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改变 。
夏收的时候,文仪称了一下亩产接近400斤,不由的感叹!有此神技在手,宋国哪里会是金国对手。
那些私田亩产才将近200斤,夏收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卖田给了度田司,都希望领到化肥。
贾似道也终于凭借这一手,打开局面。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私田卖给度田司,江南三行省的农田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
公田面积不断扩大,而这些土地上都用上了神奇的化肥。
贾似道看着这逐渐铺开的局面,心中满是成就感。
贾似道深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那些顽固地主分子是不会这么容易放弃反抗的。平静的表面下面一定是波涛汹涌。
文仪作为最早体验化肥好处的一批人,成为了邻里间的“咨询对象”。
每天都有乡邻上门,向他打听化肥的使用细节和感受。文仪总是耐心地解答,分享自己的经验,眼中满是对新事物的认可。
“文先生,这化肥真能让产量翻倍?”一位年轻的农户满脸期待地问道。
文仪笑着点点头,“那可不,我这亲身经历还能有假?以前咱们累死累活,亩产也就那么多,现在有了这化肥,轻松多了不说,收成还翻番。”
除了庐陵县的文仪,其他各县,州府都有这些典型,在这些典型的带动下,农民对于政府的这些善举还是非常信任的。毕竟眼见为实,都是农民,对于稻穗的好坏还是看得清楚。
随着农民对政府信任的不断加深,各地推行新政的阻力看似在减小,可暗地里,一些顽固地主却在紧锣密鼓地谋划着。
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更不愿看到新朝的政策在这片土地上顺利扎根。
一天夜里,几个身形鬼魅的人聚在一处隐秘的宅院里,屋内烛光摇曳,气氛压抑而紧张。
为首的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大地主,他眉头紧锁,手中的折扇不停地敲打着手心,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新朝的政策,简直是要断我们的财路!那些个化肥,让公田的产量节节攀升,百姓们都被蛊惑,纷纷卖地,长此以往,我们这些靠土地吃饭的,还怎么活?”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众人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应对之策。有人提议煽动百姓闹事,有人则主张联合起来向朝廷施压,要求废除土地买卖和化肥推广的政策。
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他们决定先从制造舆论开始,四处散布谣言,说化肥对土地有害,用了化肥种出来的粮食吃了会生病,以此来扰乱民心。
这些谣言很快就像一阵风,在民间传开了。原本对新政充满期待的百姓们,心里又开始犯起了嘀咕。
文仪听到这些谣言时,正准备给前来咨询的乡邻讲解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文仪皱起眉头,脸上满是愤怒,“这分明是有人在故意捣乱!大家别听这些谣言,我自己种了这么久,用了化肥的庄稼长得好好的,粮食也吃得安心。”
为了平息这场风波,贾似道紧急召集了各县的官员,商讨对策。
贾似道神色凝重地说道:“这些顽固势力开始反扑了,我们必须尽快行动,不能让他们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