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第一个反应是起身抱住陶秋意,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她,小槐也上前来,只是他们的速度都没魏境渊快。
大手牢牢钳住李红英的手腕,让她无法动弹,魏境渊脸色阴沉的可怕。
完全没料到魏境渊出手这么快,周妹和李月桂直接呆住。
看兄妹三人如此维护自己,陶秋意心里涌起一股暖意。是谁说的付出就会有回报,她给说这话的人点赞。
说的太对了。
“你们三个混蛋玩意儿想干什么,反了天不成?”李红英还在叫嚣,火力直指魏境渊,“尤其是你魏境渊。”
“放开老娘的手,老娘是的亲奶奶。你敢对自己亲奶奶动手,不怕天打雷劈,遭人戳脊梁骨。”
“雷要劈也是劈你。”梨子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转身怒怼李红英,“是你要打大嫂,你不是我奶奶。”
第一次被胆小如鼠的梨子这么怼,李红英愣怔片刻,习惯性的开骂,“你个不孝顺的东西,赔钱货,白眼狼,怎么跟老娘说话的。”
“好啊,连你也敢对老娘大小声,你是翅膀硬了,还是以为有人给你撑腰。老娘不是你奶奶,谁是?谁给你的胆子敢跟老娘这样说话,不想吃饭了。”
若不是手臂被魏境渊的手紧紧钳住动弹不得,李红英早冲过去打死那不恭顺的死丫头了。
死丫头,过去装的一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儿。
现在竟然敢和她大小声,真是反了天。
“我们已经好久不吃你给的饭了。”梨子红着眼眶,带着哭腔的声音继续怼,“分家的时候你一颗米,一个红薯都没给我们。”
“你根本就不在意我们的死活,你算什么奶奶?”
梨子这话说完,陶秋意和魏境渊都惊了。
一直以为小姑娘始终是小姑娘,没想到她什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小槐垂下头,没人知道他此刻心里在想什么?
“你……你……”李红英被怼的哑口无言,你了好久,最后只是干瘪瘪的吐出一句。“那我也是你奶奶。”
“你才……”梨子又要反驳不是,却被陶秋意阻止。
她望着陶秋意,委屈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往下落。
“乖,不哭。”站起身,陶秋意轻轻揽住梨子肩膀,柔声安慰她。“不用再跟她废话,交给我和你们大哥。”
说完,朝魏境渊使了个眼色,顺手将小槐拉过来坐在长板凳上。
在李红英婆媳三人不解的目光下,魏境渊点点头,钳着李红英的手,一步一步从桌子后走出来,缓慢的朝屋门口走去。
“送到门口即可,外面冷,你不要出门。”陶秋意在后面叮嘱。
“好。”魏境渊应了一声。
李红英震惊的傻了,也老实了,愣愣地任由魏境渊拉着她走出屋外。屋里温暖,屋外冷,仿佛是两个世界,出门李红英就冷的发抖。
没忘记陶秋意的叮嘱,魏境渊快速退回屋里,并关上门。
屋里。
坐在长板凳上的李月桂和周妹,震惊地倏然站起身,瞪大双眼如见鬼似的。
魏境渊,他……他能走了,他竟然能走了。这句话像是魔障一样,在周妹和李月桂脑子里不断回荡着。
安抚好梨子的情绪,陶秋意坐下,伸手指指旁边的长板凳,示意梨子和小槐也坐下。
梨子和小槐照做,陶秋意说:“自己倒水喝。”
“好。”兄妹俩人齐应一声,小槐起身拿桌子中间放着的热水瓶,先把陶秋意面前的水杯加八分满。
梨子拿刻着两人名字的竹筒水杯摆放好,小槐倒水,倒好两人又坐下,缓缓喝着水。
两人配合的非常默契。
慢慢地走回陶秋意身边,魏境渊神色漠然,看着表情像见了鬼的周妹和李月桂,没说话,也没坐长板凳上,就在原地站着。
周妹和李月桂回过神来。
“境……境渊,你……你的腿好……好了。”李月桂结结巴巴才把一句话说完整。
“好了。”魏境渊淡声回答,在陶秋意身边坐下。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李月桂脸上的喜色显而易见,“境渊,你的不瘸了,我们魏家又可以过回以前的好日子。”
想的美,周妹看李月桂一眼,淡淡的提醒,“他们和咱们已经分家了。”
“分家了咱们也还是一家人啊。”李月桂说完,又笑嘻嘻的看着魏境渊和陶秋意,“境渊,秋意,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
魏境渊不接话。
陶秋意问:“李红英同志已经走了,大伯母和三婶还要借钱么?”
“借,当然要借。”李月桂点头。
“行。”点点头,陶秋意从棉衣口袋里掏出一叠大团结,从里面数出五张。“三婶,我可以借五十元给你。”
“但你要在借条上写你的名字,五十元是你借的,自然也是你还,还要写上不超过半年的还钱日期。”
看着陶秋意手里的大团结,少说也有一两百。李月桂双眼放光,暗恨那么多钱都不是她的。
一听借钱的是她,还钱的也是她,还钱的日期还不能超过半年,立马就不想借了。
轻咳一声,李月桂说:“秋意,咱们是一家人,写借条伤感情,不用这么麻烦了吧。”
“之前我就说过,跟我谈钱的时候不要谈感情,我与你们没感情。”陶秋意把手里其他的钱放回棉衣口袋里。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我借钱给你们情分,不借是本分,你们写借条给我,理所应当。”
“若是觉得我说的不对,门在那里,慢走不送了。”
陶秋意又一次下逐客令。
“秋意,咱们是一家人啊,你一定要这么绝情吗?”李月桂伤心的问陶秋意。
“境渊,我们怎么说也是你的亲人,你的长辈,你确定要这么狠心的对我们吗?”周妹痛心疾首的问魏境渊。
盯着陶秋意手里的五张大团结,周妹和李月桂眼里闪过嫉妒。进屋后她们就注意到,这屋里除了床,几乎所有东西都换过。
尤其是他们四人身上穿的衣裳,全是新布料做的。这么有钱,借他们一点度过危机还让写借条,真是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