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清晨时分,天才刚刚泛起鱼肚白,我便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开始准备制作汤圆的馅料。
回想起昨晚子尧爷爷奶奶来家里吃饭的时候,他们带来的半塑料袋的核桃仁。当时看到这么多核桃仁,我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甚至还有些嗔怪子尧爷爷乱花钱、瞎买东西。然而在此时看来这些核桃仁是制作汤圆馅料不错的选择。我想,如果把这些核桃仁和花生米放在一起制作汤圆馅料那味道绝对是很棒的。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愈发激动起来,仿佛已经品尝到那香甜可口的汤圆了。于是,我迅速系好围裙,撸起袖子,信心满满地投入到了馅料的制作当中……
我用热水器烤了一锅热水,把一袋袋装的糯米面粉全部倒入面盆中,然后左手提起烤壶缓缓倒进糯米面粉中,右手则拿起一双筷子不停的的搅动着盆中的糯米面粉。
在筷子的不断搅动下原本松散的糯米粉渐渐与开水融合在一起。起初,它们还是一盘散沙,但随着不断地搅拌和注水,这些粉末开始相互粘连,最终形成了一团团如棉絮般柔软的状态。
我将和好的面团放置在一旁,等待其自然晾凉。趁着这个间隙,我开始收拾刚刚用过的工具,并清理了一下周围的台面,为接下来的制作步骤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小心翼翼地将核桃与花生按照 1:1 的比例取好剂量后,把它们放入盆中 加入清水清洗起来。待洗净之后,我又将它们沥干水分备用。
接着,我走到厨房,伸手拧开了燃气灶的开关。蓝色的火焰瞬间升腾而起,舔舐着锅底。我不慌不忙地把淘洗得干净的核桃仁和花生米一全部倒入锅中,听着它们与热锅接触时发出的“呲啦”声,心中充满期待。
然后,我拿起一旁的食用油瓶,微微倾斜瓶口,让少许金黄色的油缓缓流入锅中。顿时,香气四溢开来,弥漫在整个厨房里。
我调小火候,用锅铲不停地翻炒着,确保每一粒核桃仁和花生米都能受热均匀。没过多久,便听到花生米发出“啪啪”作响的声音。
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一粒花生米,轻轻吹去上面的热气,然后迅速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只觉得口感酥脆,满口留香。嗯,看来已经炒好了!于是,我连忙关闭燃气灶,让锅里的余温慢慢散去。
随后,我转身来到柜子前,踮起脚尖,从上方取出了绞肉机,将刚刚炒制好的核桃仁和花生米小心地放入其中,按下启动按钮。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核桃仁和花生米很快就被绞成了细碎的粉末状。
紧接着,我找来一只大碗,把绞碎的核桃仁和花生米碎末全部盛入其中,并倒入适量的白糖。
然后,我拿起勺子,慢慢地搅拌起来,直到白糖完全融入到馅料之中,分布均匀。就这样,一份香甜可口的核桃芝麻馅料就制作好了。
我忍不住用手指捏起一小撮馅料放入口中品尝。哇哦!那浓郁的香味瞬间在口腔中绽放开来,甜甜的味道更是让人陶醉不已。
如此美味的馅料,无论是用来包汤圆、做糕点还是直接食用,都是非常好吃的
我小心翼翼地将那一大团糯米面团均匀地分割开来,每一块都恰好如同乒乓球一般大小。接着,我轻轻地拿起其中一个面剂子放入手中,我熟练地运用双手的巧劲,慢慢地将这个小剂子揉捏成一只精致的小碗形状。
接下来就是关键步骤了,我从一旁早已准备好的核桃花生馅料中舀取适量,小心地填入这只“小碗”之中。
紧接着,我仔细而又迅速地将口子收拢、捏紧,确保馅料不会泄露出来。
最后,我轻轻揉搓着手中的面团,让它逐渐变成一个圆润光滑的圆球——一颗完美的核桃花生馅汤圆就这样诞生了。
我全神贯注地重复着上述动作,一个接一个地包着汤圆。
时间就在这样的忙碌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一集精彩的电视剧已经播放完毕。而此时,我的面前也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二十多颗圆滚滚、胖乎乎的汤圆。
正当我满心欢喜地准备端着一碗圆滚滚、白胖胖的汤圆前往厨房去煮的时候,老公突然一脸无奈地对我说:“咱们小区停水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忍不住抱怨道:“今天是元宵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大家都等着水做饭呢,这么重要的日子居然停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嘛?”
老公赶忙解释道:“听说是城建设施施工的时候不小心把水管给挖断了,现在工作人员正在紧急停水抢修呢,估计大概还要再过二十分钟左右才会来水,要不你先等等再煮汤圆吧。”
然而此时的我早已饿得饥肠辘辘,哪里还能等得下去,便急忙说道:“不行不行,现在都已经 12 点了,我连早饭都还没吃呢。”
老公想了想又提议道:“实在不行的话,汤圆你可以放在油锅里炸着吃呀,味道也很不错的。”
可我却固执地摇了摇头,表示拒绝:“我才不要吃炸汤圆呢,我就是想吃煮汤圆,那种软软糯糯、香甜可口的感觉才好呢。”
老公有些哭笑不得地问道:“可是没有水你怎么煮呢?”
我说道:“咱家暖壶里不是还有一壶水吗?我就用暖壶里的水煮汤圆。”
没想到老公却皱起眉头说道:“那暖壶里的水是专门留下来喝的呀,你要是全都拿去煮汤圆了,那我们口渴了喝什么呢?”
我不假思索地回应道:“没关系啦,等会儿煮完汤圆后,那煮汤圆的汤不也是可以喝的嘛!”
老公被我的这番话堵得哑口无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兴高采烈地拿着暖壶走到汤锅前,开始煮起了汤圆。
只见一颗颗可爱的汤圆在锅中欢快地翻滚着,按照传统的做法,汤圆需要经过三起三伏这样反复多次的煮制过程,才能最终变得熟透美味。
不一会儿功夫,锅里翻腾着的汤圆便已煮熟,一个个圆滚滚、白胖胖地漂浮在水面之上。
我转头看向正在一旁忙碌的老公,开口说道:“亲爱的,你赶紧给子尧的爷爷奶奶打个电话,让他们过来一起尝尝咱们亲手做的汤圆。”
老公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拿起手机拨通了电话。
没过多久,一阵敲门声传来,原来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到了。此时,锅里的汤圆恰好已经煮得熟透,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我定睛一看,这满满一锅汤圆数量还真不少呢,粗略估计大概有二十几个。
我动作麻利地找来几只大碗,小心翼翼地往每个碗里盛入五个汤圆,并适量添加一些汤汁,然后将这些热气腾腾的汤圆一一端至饭桌上摆放整齐。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纷纷围坐在饭桌旁,开心地品尝起美味的汤圆来。
就在我们吃得正香时,突然听到厨房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原来不知何时竟然来水了,但刚开始放出的水却并不清澈,里面夹杂着大量的泥沙,呈现出浑浊的泥黄色。老公见状,连忙站起身来说道:“这刚放出来的水虽然有点脏,但就这样直接放掉实在太可惜啦!不如我趁这个机会先去洗个澡,把这些脏水用光,等后面干净的水流出来再用。”
说完,他便快步走进浴室,熟练地打开天然气热水器,开始享受温暖舒适的淋浴时光。
子尧的爷爷奶奶吃完饭后,便慢悠悠地踱步回车库去休息了。而我呢,刚吃下一碗汤圆没多久,脑袋便开始晕乎乎的,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天旋地转一般。没办法,我只好赶紧跑到温暖的被窝里,再次沉沉睡去。
这一觉睡得可真香啊!等我醒来时,头脑总算是稍稍清醒了一些。我懒洋洋地伸着懒腰,顺手拿起手机,开始漫无目的地刷起了抖音。
嘿,还真巧!我居然刷到了一个制作发糕的视频教程,看着屏幕里那蓬松柔软、香气四溢的发糕,我的口水差点就流出来了。再一瞧家里,正好还有一包玉米面呢,要不干脆自己也动手蒸个玉米面发糕尝尝吧!这时,我抬头瞄了一眼墙上的时钟,已经下午 3 点了。
既然打定主意要做发糕,那可得赶紧行动起来。我麻溜地下了床,像一阵风似的冲到厨房,迅速拿出两碗玉米面和两碗白面,准备大显身手好好捣鼓一番。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呐,就在我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却发现水龙头里一滴水都没有流出来!这可把我急坏了,连忙扯着嗓子向老公喊道:“老公啊,这咋回事儿啊?怎么又停水啦?”
老公听到我的呼喊声,不紧不慢地查看了一下物业群里的消息,然后无奈地冲我耸耸肩说道:“水管子又爆掉啦,估计得等到晚上六七点钟才有水哦。”
一听这话,我顿时傻眼了,着急忙慌地问道:“那晚上咱们可咋做饭吃呀?总不能饿着肚子吧?”
正在一旁玩耍的子尧听到我们的对话,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妈妈,别担心,我有办法!我可以骑车子到新房子那边去提一桶水回来先应急嘛。”
我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倒也不错,于是点头答应道:“行,那就辛苦儿子跑一趟了。”
得到我的应允后,子尧立刻兴高采烈地推出自行车,飞也似的朝着新房子奔去。没过多久,他就满头大汗地提着满满一桶清水回来了。
得到水之后,我满心欢喜地准备大显身手,开启烹饪之旅啦!
首先,我小心翼翼地点燃炉灶,将水壶中的水烧开。待水沸腾之际,迅速提起水壶,将滚烫的开水缓缓倒入装着玉米面的容器里。随着热水与玉米面的亲密接触,它们瞬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柔软细腻的面絮状。
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往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白面,让两种面粉相互交融。随后,我轻轻敲开两颗新鲜的鸡蛋,让那金黄色的蛋液落入面盆之中。接着,我又加入适量的发酵粉。
接下来就是关键步骤——搅拌啦!我手持筷子或打蛋器,不停地搅动着盆中的混合物,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当感觉到阻力逐渐增大时,我便恰到好处地加入一些温水,继续搅拌,直至所有材料都完美融合,呈现出面糊应有的状态。
完成搅拌工作后,我用湿布或者保鲜膜将面糊严严实实地盖住,放置一旁让它安静地醒发约 40 分钟。
这段时间可不闲着哦,我快速洗净了一小把葡萄干、枸杞子以及几颗饱满的大枣。
然后,我拿起菜刀,熟练地将红枣切成细碎的小丁,和枸杞子、葡萄干一起均匀地撒入正在醒发的玉米面糊当中,并再次轻轻地搅拌均匀。
一切就绪后,我将拌好的面糊小心地倒入早已准备好的蒸锅当中,盖上锅盖,设定好蒸煮时间为 30 分钟。
就在等待玉米发糕蒸熟的同时,我的另一项任务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炒制一锅香喷喷的雪里蕻咸菜。
厨房里弥漫着各种食材散发出来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终于,经过漫长而又期待的等待,玉米发糕顺利蒸熟出锅啦!与此同时,我精心烹制的雪里蕻咸菜也大功告成。
饭菜准备妥当之后,老公便赶忙拿起手机拨通了他父母的电话,热情地邀请二老过来享用这顿丰盛的晚餐。
此时,厨房里的冰箱里还静静躺着一只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烧鸡,而炉灶上则正煮着满满一锅热气腾腾的米汤。
没过多久,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响起,原来是子尧的爷爷奶奶到了。大家随后围坐在一起,愉快地开始用餐。
吃饭的时候,老公表现得格外殷勤,不停地用筷子给父母夹菜,并不断叮嘱道:“俺大、俺娘,你们别客气,使劲吃啊!多吃点才能身体好呢!”然而,子尧的爷爷奶奶却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双手合十摆了摆,笑着说道:“哎呀,我们已经吃饱啦!真的不用再夹了。”可是老公并不相信,依旧坚持让他们再多吃一些。
等到子尧爷爷吃完饭后,他缓缓起身走到客厅的沙发前坐下,悠然自得地打开电视,收看起元宵晚会来。
一旁的子尧奶奶或许因为不太习惯这里的环境,轻声对子尧爷爷说道:“老头子,要不咱们还是回家去看吧?”
子尧爷爷听后略作思考,随即点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一同离开了屋子,回到自家车库继续观看精彩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