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妹,三妹,你在哪儿?”
次日清晨,灌江口杨府被一层稀薄的晨雾笼罩,静谧之中,骤然响起一道急切的呼喊。
声音穿透庭院,惊起檐下栖息的飞鸟,回荡在空荡荡的回廊。
这声音的主人正是杨戬,他从昏迷中猛地苏醒,却仿佛还深陷于昨夜那场噩梦之中。
记忆里,虎妖的利爪寒光闪烁,自己被重重击倒,而三妹杨婵被那恶妖掳走的画面,如烙印般刻在他的脑海,挥之不去。
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杨婵匆匆跑进杨戬居住的房间。
她的发丝略显凌乱,眼中却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二哥,你可算醒了!”
“三妹!”
杨戬瞧见杨婵的刹那,眼眶瞬间泛红,像是被汹涌的情绪填满。
他一个箭步上前,双臂用力将杨婵紧紧抱住,仿佛要确认她的真实存在,确认她真的安然无恙。
不过很快,他又迅速松开,双手急切地搭在杨婵肩头,目光如炬,仔仔细细地查看她是否受伤,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痕迹。
突然,杨戬的目光被跟在杨婵身后的一个男人吸引。
他神色瞬间一凛瞬间进入戒备状态。他本能地将杨婵拉到自己身后,周身气息紧绷,警惕地盯着来人,目光中带着审视与防备。
杨婵察觉到二哥的戒备,急忙解释道:“二哥,莫要误会,这位是纪麟公子,正是他救了咱们。”
随后,杨婵把昨晚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杨戬。
纪麟如何在危机时刻出现,凭借高强的法术击退虎妖,又怎样悉心照料昏迷的杨戬,将他们兄妹妥善安置在杨府。
杨戬闻言,紧绷的身体缓缓放松,眼中的戒备被感激取代。
他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身子下沉,对着纪麟深深行了一个大礼,诚挚说道:“多谢纪兄救命之恩,杨戬没齿难忘!日后若有差遣,杨戬定当万死不辞。”
纪麟摆了摆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谦逊道:“杨兄言重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这时的纪麟才算是真正的认识了杨戬,仔细看着杨戬和面容,纪麟仿佛是看到了当初在魔幻手机世界里的游所为了。
毕竟现在的杨戬和当初的游所为,两个人的外貌实在是太相似了。
几人相互寒暄一番后,一同来到前厅用过早饭,饭桌上,气氛渐渐融洽,杨戬和杨婵心中对纪麟的感激愈发深厚。
饭后,纪麟前往街市,他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家店一家店地挑选,最终精心选了两口上好的棺材。
回来后,他又不辞辛劳,帮着杨戬兄妹二人,将杨天佑和杨蛟的遗体运往灌江口郊外。
一路上,三人沉默不语,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风声相伴。
在灌江口的郊外,微风带着丝丝寒意,轻轻拂过这片刚刚隆起的新土。
杨戬和杨婵并肩跪在父亲与兄长的墓碑前,周围的树木仿佛也在为这悲伤的氛围默哀,枝叶低垂,纹丝不动。
天空阴沉,像是也在为这悲惨的遭遇而落泪。
杨戬的双眼布满血丝,那是悲伤与疲惫交织的痕迹。
他紧盯着墓碑上镌刻的名字,嘴唇微微颤抖,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半晌说不出话来。
那些与父亲、兄长相处的过往,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浮现。
杨婵早已泣不成声,泪水如决堤的洪水,不断从她的脸颊滑落,打湿了身前的土地。
她的双肩剧烈地颤抖着,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所有力气,只能依靠着二哥勉强支撑。
“爹,大哥……”杨戬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最深处挤出来的,带着无尽的痛苦与自责,
“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杨家要遭受如此灭门之祸,但二郎发誓一定会竭尽全力练就一身本事,保护三妹救出母亲。”
杨戬的双手紧紧握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那火焰在悲伤的灰烬中熊熊燃起。
杨婵哭得更加悲恸,她向前扑去,双手紧紧抱住墓碑,仿佛这样就能留住逝去的亲人:“爹,大哥,你们走了,婵儿可怎么办啊……”
她的声音带着无尽的绝望与无助,在空旷的郊野上回荡,令人心碎。
杨戬缓缓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杨婵的后背,试图安抚她,可自己的泪水也在这一刻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目光中渐渐涌起坚定的神色:“爹,娘,大哥,你们放心,此仇不报,我杨戬誓不为人!”
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沉重的誓言钉,深深地钉入这片土地。
杨婵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用力地点点头,声音哽咽却坚定。
“二哥,我和你一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救出娘亲,为爹和大哥报仇!”
两人对着墓碑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触碰到冰冷的土地,仿佛是在向逝去的亲人做出最郑重的承诺。
他们的额头沾上了泥土,却浑然不觉,此刻,心中的信念如同磐石般坚定。
纪麟则是站在一旁默默的看着这一幕,对于所谓的生离死别,纪麟的内心中仿佛已经无法泛起波澜了。
他静静地看着杨戬兄妹,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慨。
等到杨戬兄妹二人站起身来,他们的眼神中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悲痛欲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让人胆寒的决绝与坚毅。
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为亲人报仇的信念将成为他们前行的唯一动力,哪怕前方荆棘密布,充满艰难险阻,他们也绝不退缩。
杨戬和杨婵缓缓站起身,脸上虽还残留着未散尽的悲戚,但眼神中已然多了几分坚定与感激。
他们转过身,面向纪麟,整齐地抱拳行礼,杨戬率先开口,声音中满是诚挚:“纪兄,此番大恩,我杨戬与三妹铭记于心,无以为报。”
杨婵也跟着说道:“是啊,纪公子,若不是你,我们兄妹二人如今还不知是何下场。”
言罢,杨戬突然单膝跪地,郑重其事道:“纪兄,我观你神通广大,法力高深,恳请你收我为徒,传授我修炼之法。”
纪麟见状,连忙上前一步,双手扶起杨戬,神色诚恳又带着几分谦逊:“杨兄弟,快别如此,我实在当不起你的拜师之礼。”
“实不相瞒,我也不过是刚踏入修仙之路的新人,修行尚浅,哪有资格做你的师父。”
“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推荐一位名师。”
杨戬和杨婵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期待。他们的命运仿佛在这一刻出现了转机,心中涌起新的希望。
纪麟接着说道:“我师父乃是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的玉鼎真人,他修行深厚,神通广大。”
“若能得他指点,杨兄弟你的修行之路定能顺遂许多,并且救出母亲也会更有把握。”
“而我也有幸忝列玉鼎真人门下。”
杨戬和杨婵听闻,顿时喜出望外,杨婵忍不住拍手道:“如此甚好,不知这玉鼎真人如今在何处?”
纪麟微笑着回应:“就在玉泉山金霞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