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南泥湾大丰收,这粮食多了是好事,可咋保存、咋运输,又成了新的难题。
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塑料袋、编织袋,想要个结实耐用的口袋,那可是难上加难!
“这粮食堆在地上也不是个事儿啊,容易受潮,还招老鼠!”李位看着堆成小山的粮食,眉头紧锁。
“是啊,这要是遇到个阴天下雨,那损失可就大了!”赵连长也跟着发愁。
“还有那些个工具、种子,都散乱地堆着,用的时候找起来也费劲!”
这南泥湾的条件,大家心里都清楚。要说从外面运进来点儿啥,那可是比登天还难!
先不说这路途遥远,山路崎岖,就说这物资紧缺的年代,谁家能有那么多富余的口袋?就算有,人家还舍不得给你呢!
“这可咋办?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粮食发霉烂掉吧?”战士们急得团团转。
这天,吴龙到各处巡视生产情况,看到大家伙儿正为这事儿发愁呢。他走过去,拍了拍李位的肩膀:“怎么了,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吴教员,您来的正好!您快给咱想想办法吧,这粮食、物资都没个合适的容器装着,这可咋整啊?”李位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把情况说了一遍。
吴龙听完,也皱起了眉头。这确实是个问题,总不能让大伙儿把粮食顶在头上吧?
他环顾四周,忽然,目光落在了战士们穿的旧军装上。
“这……这军装虽然旧了,但料子还结实啊!”吴龙心里一动,“咱们能不能用这些旧衣服,做成袋子来装东西呢?”
“用旧衣服做袋子?这倒是个办法!”李位眼睛一亮,“可这做袋子也得有针线啊,咱们这儿……”
“针线问题,咱们可以想办法解决!这南泥湾的妇女同志,哪个不是缝缝补补的好手?咱们可以发动她们,一起动手,把这‘口袋工程’搞起来!”
“吴教员,好主意!”赵连长也兴奋地说道,“这下咱们的粮食和物资就有地方装了!”
说干就干!吴龙立刻召集大家开会,把制作布袋、麻袋的想法跟大家说了一遍。
“同志们,乡亲们,咱们现在遇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缺少装粮食、物资的口袋!”
“但是咱们南泥湾人,什么时候被困难吓倒过?没有条件,咱们就创造条件!我提议,咱们自己动手,制作布袋和麻袋!”
“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士们和老乡们都热烈响应。
“这制作布袋,需要用到布料,咱们可以把破旧军装、旧被褥都利用起来!这制作麻袋,就需要用到麻绳、麻线,咱们可以组织大家上山采集野麻,自己动手剥麻、绩麻、搓绳!”
“好嘞!吴教员,这事儿就交给我们吧!”战士们纷纷表示。
“咱们南泥湾的妇女同志们也要行动起来,发挥你们的特长,把这布袋、麻袋缝制得结实耐用!”
“放心吧,吴教员,保证完成任务!”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布袋麻袋制作运动”在南泥湾拉开了序幕。
战士们和老乡们齐动手,把那些还能用的旧军装、旧被褥、破布头都翻了出来,洗干净、晾干,然后开始裁剪、缝制。
“这做布袋,其实也简单,就是把布料裁剪成合适的大小,然后缝起来,留个口就行了。”一个心灵手巧的女战士一边缝制布袋,一边讲解自己的心得。
“这针脚要密实一点,这样才结实耐用,不容易开线。”
大家伙儿你一针我一线,缝得热火朝天。
虽然条件简陋,工具也简单,但大家的热情却很高,他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一针一线地缝进了这布袋里。
“哈哈,我这个布袋缝好了,可以装不少粮食呢!这个小布袋也不错,可以用来装种子,以后播种就方便多了!”
除了布袋,战士们还开始制作麻袋。这麻袋的制作,可比布袋费劲多了!
“这制作麻袋,首先要解决麻的问题。咱们南泥湾附近的山上,生长着不少野麻,我们可以组织人员去采集。”
“好,吴教员,这事儿就交给我们吧!”
李位带着侦察连的战士们,拿着镰刀、绳索,进山采集野麻去了。
他们用镰刀把野麻砍倒,然后用石块把麻杆砸扁,再把麻皮剥下来。
“这麻皮剥下来后,还要进行沤制,才能用来搓绳子。这沤制的过程,可是个技术活儿,要掌握好时间和火候,不然麻皮就沤烂了。”
战士们按照老乡的指导,把麻皮放在河水里浸泡,让它自然发酵。
经过几天沤制,麻皮终于沤好了。
战士们把麻皮捞出来,清洗干净,然后晾晒在阳光下。
“这晒干的麻皮,就可以用来搓绳子了。这搓绳子也是个技术活儿,要搓得均匀、结实才行。”
战士们学着老乡的样子,开始搓绳子。他们把麻皮分成细细的一缕一缕,然后用手掌来回搓捻,把麻纤维搓成麻绳。
“这搓绳子,要用力均匀,这样搓出来的绳子才结实。”老乡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哎呦,这麻皮还挺扎手的!”一个战士搓了一会儿,手掌就被磨出了血泡。
“忍着点,这可是咱们的‘运输神器’的‘原材料’啊!”
经过一番努力,战士们终于搓出了足够多的麻绳。接下来,就是用这些麻绳来缝制麻袋了。
“这缝制麻袋,要用大针粗线,这样才能缝得结实。”
战士们用麻绳和粗针,把一块块麻布,缝制成一个个结实耐用的麻袋。
很快,一批崭新的布袋和麻袋就制作完成了!
这天,南泥湾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分袋仪式”!战士们和老乡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领取属于自己的布袋和麻袋。
“这布袋和麻袋,是我们南泥湾人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希望大家好好使用,好好保管,让它们在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自从有了布袋和麻袋,南泥湾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秋收时节,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战士和老乡们用新制作的麻袋和布袋,把一袋袋沉甸甸的粮食运回营地。
“这麻袋真是太好用了,装得多,还结实!”
“是啊,这布袋也很方便,可以用来装各种杂粮,再也不怕洒了!”
除了运输粮食,布袋和麻袋还在其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麻袋还可以装土豆、红薯,透气性好,不容易腐烂!”
“是啊,这布袋和麻袋,真是我们南泥湾的‘百宝袋’啊!”
战士们还用布袋制作了简易的行军包,把干粮、水壶、毛巾等物品装在里面,行军打仗更加方便了。
“这行军包可真是太实用了,背着它行军,比以前轻松多了!”
“是啊,这行军包还可以装一些药品和绷带,以备不时之需!”
这小小的布袋和麻袋,不仅解决了南泥湾军民的实际困难,更成了南泥湾精神的象征。
这“布袋精神”,将永远激励南泥湾人,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