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府,辰嘉淑已经让墨渊写好了规划以及种植事宜,并且誉抄了两三份,对今年的产量有了大概了解。
大司农看了上面讲的种植方式大司农看了上面讲的种植方式,不禁啧啧称奇。
这其中一些方法他闻所未闻,尤其是针对杂交水稻的部分,感觉充满了无限潜力。
他赶忙躬身向辰嘉淑行礼,“殿下此方案精妙绝伦,臣自当全力推行。不过这杂交水稻种子稀少,还需谨慎分配才是。”
辰嘉淑微微颔首,“此事就交于爱卿处理,务必保证每粒种子都物尽其用。”
于是,大司农带着墨渊书写的规划前往各地安排,南方多丘陵水田,百姓们起初对新的种植法心存疑虑,但在大司农的亲自示范下,大家渐渐接受。
随着时间推移,十一月底,红薯藤茁壮成长,甚至成活了大部分插扦苗,土豆也冒出了嫩绿的芽苗。
而杂交水稻更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植株比以往更加茁壮。
整个南方田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大家都期待着丰收之时,辰嘉淑也不时派人查看进度,心中满是欣慰。
宇王在京城好死赖活的待了三个多月,除去一些陪嫁部分,所有资产变卖也有足足近八十万两。
辰嘉淑想办法找人给他下套,也只是输了三十万两白银,辰宇素来喜欢花天酒地,听那舞姬三言两语自然就信了。
刚开始赢了两把,后来就一直输,输着输着激起了怒气,庄家又让他赢了三把,这就让他顿时信心大增。
紧接着又连赢了四把,最后一把他把所有的赌注全都下了,所有资产一下就输了。
但杨贵妃把他所有的资产都变卖,支持儿子,又有御林军护送,后面他们就无从下手。
即将过冬,又想以各种理由留下,辰熙帝直接下了逐客令,特命御林军护送至边境。
宇王封地在鸟不拉屎的甘南地区,封地敦煌郡,御林军送至回到京城时已经是年后。
“罢了罢了,五十万两也好,迟早有一天我还会回到京城的。”
敦煌城高楼上,站着两个人影,一个是哭哭啼啼没用的宇王妃,一个是嫌弃敦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侧妃。
“哭哭哭,整天就知道哭,迟早本王会回去的,你们赶紧去联系岳父,本王有更要紧的事情安排?”
……
辰轩不放心,在军中也安插了自己的人手,不就是安插人手吗?他也会。
辰轩还有三名庶女,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也有两位成年了,他也有打算……
心茹如今怀孕两个多月,每日在家安心养胎,林秀儿已经嫁给墨十二,隔三差五给墨十二送饭,惹得一众侍卫们都想娶妻了。
“哎呀,我这媳妇儿绣的鞋就是好看。”
“媳妇儿绣这个领子还挺别致的。”
林秀儿听着墨十二的话,脸羞红起来,嗔怪道:“就知道显摆。”
墨十二却笑得更开怀了,“这可是俺媳妇的心意,显摆咋啦。”众侍卫哄笑起来。
这时,远处跑来一小厮,喊道:“墨大哥,大司农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南方的稻田里发现了奇怪的害虫,正大肆啃食稻叶呢,大司农大人想问问咱们王府有没有应对的法子。”
墨十二脸色一变,忙看向屋顶上的林秀儿说道:“娘子,我先随他去看看。”
林秀儿担忧地点点头。
墨十二跟着小厮匆匆赶到大司农处,大司农愁容满面。
墨十二仔细观察被害虫侵害的稻田后,想起曾经在军中听闻的一种驱虫土方子。
他建议大司农用烟熏配合特制的草药汁水喷洒试试,大司农立刻吩咐人照办。
几天后,传来消息说那法子很有效,害虫减少了许多。
墨十二松了口气,回府告诉了林秀儿,林秀儿高兴地扑进他怀里,“相公真厉害。”
墨十二挠挠头,一脸憨厚。
看着两人打情骂俏,墨三酸酸打趣儿道:“你小子下手挺早的,没想到许久不见,你都娶妻了。”
“怎么不请我喝喜酒?”墨一拍了拍墨十二肩膀。
墨十二尴尬笑道:“这不是你们出去执行任务了吗?其他人我都请了。”
墨三墨一黑着脸,送上自己的份子钱:“我不管,今儿个我得喝酒。”
东宫……
“听闻户部侍郎和兵部侍郎的两位庶子迎了宇王的两位庶女进门,同时还纳了两名美妾,新婚当晚,两名美妾都被冷落了,可见,这两位庶女的厉害。”
“不过,虽然我们送进去的人没有得宠,但是获得了不少机密。”
“哦!你且说来看看。”
“如此说来,宇王真的准备造反,他竟然收购了五千精兵,你探听的消息当真?”
“的确是真的。”
太子夫妇顿时心里更加担心自己那在边关历练的辰溪了,太子决定派遣心腹暗中前往边关保护辰溪。
心腹领命即刻出发,快马加鞭赶往边关。
辰溪在边关也察觉到些许异样,近日周围总有陌生面孔出没,但他并未慌乱,一边加紧练兵,一边布置防御工事。
太子派人监视着宇王,一旦有过多出格的地方马上就会暴露,也曾派人暗杀过皇长孙,奈何那些人的武功不行。
军营里辰溪又有人保护,再加上江楚辞比较敏感,宇王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宇王离京后的第三年,杨贵妃因思念儿子心切薨逝,辰熙帝加封他为皇贵妃。
第四年,年七十的辰熙帝身患重病,每每上朝总是咳出血,身子也大不如前,太医院诊断只有三年寿命。
辰嘉淑夫妇为他寻来了名医也无济于事,辰熙帝让太子监国。
可时间一晃就是六年,宇王也不知道是受到了高人指点还是怎么的,并没有露出一丝破绽。
“他会老老实实待在敦煌城,我才不信。”太子死死的捏着茶盏。
辰熙与江楚辞已经成婚四年育有一子,夫妇俩在边境维持边疆太平,太子妃帮忙带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