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峰回路转,抉择在前
在经历了前面一系列令人心力交瘁的波折,从收到莫名其妙的律师函,到被告知是发错人引发的误会,工作室众人满心期待着对方能给出合理的赔偿与道歉,让这件事就此平息,好全身心投入新业务发展之时,一个月后,又一条来自国外的信息打破了暂时的平静,让大家的心情再次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
这天,杨悦正和团队成员们在工作室核对与国内那家大型企业合作文创产品首批样品的制作进度,大家一边查看样品的质量,一边讨论着后续的推广计划,气氛还算轻松融洽。就在这时,杨燕的手机又“叮咚”一声,她拿起来一看,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古怪,然后对杨悦说:“悦悦,国外又发信息了,你看看吧,这……这内容真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呀。”
杨悦赶忙接过手机,只见信息上写着:“上次的订单我们全面接受。这是个乌龙,以后不要找我们了。”杨悦看完后,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道:“全面接受?这……这又是什么情况啊?之前又是律师函又是索赔的,现在说全面接受,还让咱们以后别找他们了,这变得也太快了吧?”
杨涛凑过来一看,也是一脸的疑惑和无奈,皱着眉头说:“老婆,他们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呀?一会儿一个样,咱们都被他们搞晕头转向了呀。这订单咱们之前费了那么大劲儿都没做成,现在他们说接受了,可咱们还接不接呀?”
杨瑶也焦急地说:“悦悦,我觉得这事不靠谱呀,之前他们那么折腾咱们,现在虽然说是什么乌龙,但咱们根本没法确定之后还会不会出别的问题呀,万一咱们又辛辛苦苦准备了,到时候他们再变卦,咱们可受不了了呀。”
杨彦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大家先别急着下结论呀,咱们得好好分析分析。从他们的信息来看,他们承认是乌龙了,那说明之前确实是他们那边出了大乱子,现在又说全面接受订单,可能是他们重新评估后觉得这订单还是有价值的呀。但咱们得考虑清楚,接这个订单的话,咱们面临的风险可不小呀,毕竟有前车之鉴了呀。”
杨悦点点头,眉头依然紧锁着,说道:“彦彦说得对,这订单咱们确实得慎重考虑呀。咱们先说说各自的想法吧,接或者不接,都得有个充分的理由呀。”
杨涛想了想说:“我是不太想接的呀,老婆。咱们之前为这个订单付出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不说,关键是大家的精力都被耗得差不多了,而且还受了一肚子气呀。现在咱们好不容易有了新的合作机会,正顺顺当当往前发展呢,要是再接这个订单,又得把重心转移过去,万一再出问题,咱们两边都得耽误呀,太冒险了呀。”
杨瑶也附和道:“是啊,悦悦,我也觉得不能接。咱们工作室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发展环境呀,这个国外订单变数太多了,咱们把控不住呀。再说了,就算这次他们是真心想继续合作,可咱们心里这疙瘩也很难解开呀,合作起来估计也不会太顺畅的呀。”
杨彦接着说:“我同意大家的看法,不过呢,咱们也不能光从情绪和之前的不愉快角度去考虑呀。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个订单如果能顺利完成,利润应该还是挺可观的呀,而且如果咱们这次做好了,也能在国际市场上重新树立咱们的口碑呀,这对咱们以后拓展海外业务是有好处的呀。但风险就是咱们不知道他们这次到底是不是真的靠谱,万一又出现之前那样的情况,咱们可就陷入被动了呀,所以我觉得咱们得权衡一下利弊,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种方式,既能降低风险,又能抓住这个可能的机会呀。”
杨悦听了大家的话,心里很是纠结,她在屋里来回踱步,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说:“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呀,我也很矛盾,一方面确实被他们之前的做法伤透了心,不想再和他们有瓜葛了;可另一方面,这订单要是真能做成,对咱们工作室的发展确实是个不小的助力呀。我觉得彦彦说的有道理,咱们得想个办法降低风险呀,比如咱们能不能在合同里把所有的细节都规定得死死的,包括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付款方式,还有出现各种问题的责任划分等等,都写得清清楚楚,让他们没有空子可钻呀,然后咱们再根据咱们现有的产能和资源情况,看看能不能合理安排生产,保证不会影响咱们和国内企业的合作呀,大家觉得这样行不行呀?”
杨涛还是有些犹豫,说道:“老婆,就算合同写得再详细,他们要是存心耍赖,咱们也没办法呀,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打官司咱们也耗不起呀。”
杨瑶想了想说:“悦悦,我觉得合同细化是一方面,咱们还可以要求他们先付一部分定金呀,而且定金比例得高一些,这样就算后面出问题了,咱们也不至于太亏呀,另外,咱们可以和他们约定分批交货、分批付款的方式,每一批都严格按照合同验收,这样也能随时把控风险呀。”
杨彦点头表示赞同,说道:“瑶瑶这个主意好呀,这样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咱们的风险呀。还有就是咱们得和他们明确沟通,这次咱们只能按照咱们能做到的产能和时间来安排生产,如果他们临时加量或者提前交货之类的不合理要求,咱们有权拒绝,而且不算违约呀,得把咱们的底线亮出来呀。”
杨悦听了,觉得心里稍微有了点底,说道:“嗯,大家的建议都很不错呀,那咱们这样吧,咱们先按照咱们商量好的这些条件,起草一份详细的合同草案呀,把咱们的要求、底线都清清楚楚地写进去,然后发给他们看看,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呀,如果他们能同意,咱们再进一步考虑接不接这个订单的事儿呀,要是他们不同意,那就算了,咱们就当没收到这条信息,继续安心做咱们的文创产品合作项目呀,大家觉得怎么样呀?”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杨燕说道:“悦悦,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和杨彦去办吧,你们对合同这块比较熟悉,起草好了咱们再一起看看,没问题了再发过去呀。”
杨悦和杨彦便开始着手起草合同草案,她们参考了之前和国外客户签订的合同,又结合这次大家讨论出来的各种降低风险的条款,一条一条地仔细斟酌、认真撰写,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份详尽的合同草案。
这天,杨悦把大家召集到会议室,拿着打印好的合同草案,说道:“姐妹们,老公,合同草案起草好了,大家再一起看看,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或者修改的地方呀,咱们得确保万无一失呀。”
大家纷纷接过合同草案,仔细地阅读起来,一边看一边讨论着。
杨涛看着看着,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婆,这里关于质量检验的条款呀,咱们写的是按照咱们国内的标准和国际通用标准来执行,可他们要是提出他们自己的特殊标准怎么办呀?咱们还得再明确一下这方面的处理方式呀,不能又像之前那样,他们随便找个理由就说咱们产品不合格呀。”
杨悦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说道:“老公,你说得对呀,这确实是个漏洞呀,咱们得加上一句,如果他们有特殊质量标准,必须在生产前提前书面告知咱们,而且要提供相应的标准说明和检测方法呀,咱们确认后才能按照他们的要求执行呀,这样就能避免他们临时变卦了呀。”
杨瑶也说:“还有这里,关于交货时间的约定呀,咱们写了具体的日期,但是没有考虑到不可抗力因素呀,像自然灾害、政策变动这些情况,咱们得加上免责条款呀,说明在这些不可抗力情况下,交货时间可以适当顺延呀,不然到时候真遇到这些事儿了,咱们又得吃亏呀。”
杨彦一边记录大家的意见,一边说道:“嗯,大家提的这些都很关键呀,咱们把这些都补充进去,这份合同草案就更完善了呀,咱们这次一定要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周全呀。”
经过大家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合同草案变得更加严谨细致了,几乎涵盖了从订单开始到结束可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式。杨悦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便通过邮件发给了国外客户,随后大家又陷入了紧张的等待之中,心里既期待又忐忑,不知道对方会对这份合同草案作何反应。
几天过去了,就在大家都等得有些心焦的时候,终于收到了国外客户的回复邮件。杨悦深吸一口气,打开邮件查看,看完后,她皱着眉头对大家说:“他们回复了,说咱们的合同草案要求太苛刻了,有些条款他们没办法接受呀,比如高比例的定金和严格的责任划分条款呀,他们觉得这样对他们不公平,让咱们再修改修改呀,这……这可怎么办呀?”
杨涛一听,生气地说:“哼,他们倒还觉得不公平了呀,之前他们怎么对咱们的呀,咱们这都是为了避免再出现之前的问题才这么写的呀,他们要是不同意这些基本的保障条款,咱们干脆就别接这个订单了呀,省得以后又麻烦不断呀。”
杨瑶也附和道:“就是呀,悦悦,咱们不能再让步了呀,咱们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妥协了呀,他们要是不接受,说明他们根本就没诚意和咱们合作呀,咱们没必要再和他们纠缠下去了呀。”
杨彦则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大家先别太激动呀,咱们可以再和他们沟通沟通呀,把咱们为什么要写这些条款的原因详细地跟他们说一说呀,让他们明白咱们也是为了保障双方的合作能顺利进行呀,不是故意为难他们呀。咱们可以提出一些折中的方案呀,比如定金比例稍微降一点,但也要在咱们能接受的范围内呀,责任划分条款咱们可以再细化一下,让双方的权益和义务更加平衡呀,看看他们能不能接受呀。”
杨悦点点头说:“彦彦说得对呀,咱们再争取一下吧,毕竟咱们也不想轻易放弃这个机会呀,只要他们能有一点诚意,愿意和咱们好好协商,咱们也可以适当做出一些让步呀,那咱们就再修改一下合同草案,然后给他们发过去,再附上咱们的沟通说明,看看他们这次的反应吧呀。”
于是,杨悦和杨彦又根据大家的意见,对合同草案进行了再次修改,调整了一些条款的具体内容,使其更加合理平衡,同时还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沟通说明邮件,把每一个条款的设置意图、对双方合作的重要性等都详细地阐述了一遍,希望对方能够理解并接受。修改后的合同草案和邮件再次发给了国外客户后,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等待,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这次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呀,让这件事能尽快尘埃落定,也好让他们能早日决定是否要重新接手这个充满波折的订单呀。
日子一天天过去,整个工作室都处在一种紧张又期待的氛围中,大家一边继续推进与国内企业的文创产品合作项目,一边时刻关注着国外客户的回复情况,而他们也做好了各种准备,无论对方最终是接受还是拒绝,他们都能坦然面对,继续在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