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很长一段时间内没人知道影响了整个天下走向的一个重大事件,就那么无声无息的发生在儋州港外的悬崖下。
直到庆帝携大势回京开始强硬地主持范闲改姓。
…………
戏剧化的情况是京都内李家的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皇太后因为太子与老二谋反,受不得刺激直接气嘎了,李云睿、李承乾、李承泽等谋反者,听闻庆帝无恙,纷纷自杀。
太子自杀之后,皇后也跳楼而死。
当初范闲带着皇帝的信物回京,李云睿等人不认圣旨,反污范闲谋反,京都秦家将错就错,直接把京都围了。
叶家叶灵儿嫁给了老二李承泽,表面上是老二的助力,实则是庆帝留在京都的后手,围困京都阵前交锋之时,与范闲打了一个心照不宣的配合,直接把秦家父子搞死。
至此,李云睿一伙彻底凉凉。
皇太后当然不是被气嘎的,而是范闲出手弄死的,当年就是她下令弄死了叶轻眉。
范闲跟随当世最顶尖的用毒大师学习,无声无息弄死一个不会武功的老巫婆再容易也没有了。
以范闲的奸猾,肯定不会直接弄死,那样容易说不清楚,所有人都知道,老太后气血冲脑之后,一直昏迷,时而醒来,也是口不能言,一直拖到庆帝回归,见了儿子一面之后,这才咽下气去。
旻科心中嗤笑,不知道庆帝有没有在心中扇自己几个巴掌,自己暗中推动的一场动乱,直接把让李家人几乎死绝。
庆帝无疑是一个明君,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多疑且自信,自信到自大。
文,他是人间帝皇,武,他是大宗师,极致的情况造就了他极致的自信。
他认为为君者都应该如他一般,所以他立了太子之后故意把老二抬出来当太子的磨刀石。
太子被逼的惶惶不可终日,老二也不得不为了活命努力,这种氛围下长起来的孩子,皇帝又妄想着他们在竞争的同时兄友弟恭。
范闲入京之后,一系列大棒,把老二打落尘埃,于是皇帝又把范闲当成了皇子们的磨刀石。
本质上说,太子和老二谋反,是被庆帝生生逼反的。
当初旻科说范闲多事,就是说他与老二敌对的事,范闲打击老二,真实目的并不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剪除老二的党羽,让他没有谋反的资本,保他一命。
当然,后来就出现了皇帝给老二赐婚叶灵儿的事件,老二不是没资本了吗,军方大员送上,同时把借悬空庙遇刺事件把叶家贬黜出京,造成君臣离心的假象。
更有价值的情况是造成庆帝忌惮叶流云的假象,甚至连苦荷与四顾剑都骗过去了,这才促成大东山之围。
说实在的,庆帝瞒着天下人二十年,一直布局天下,最后借助大东山之围一举解决了所有挡在他一统天下道路上的绊脚石,不论是心智还是韧劲当真是天下冠绝,连旻科都是佩服的。
但是庆帝也为自己的自大付出了代价,他所有的家人的谋反,身后全有另一个人的身影。
阴谋之王,陈萍萍。
陈萍萍一步一步诱导推进皇家人谋反,由皇帝最亲密无间的左膀右臂,成为想尽一切办法阴谋杀死皇帝搞垮整个李家的最阴毒毒蛇,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当年的那个小叶子报仇,只因为只有小叶子把他当成了朋友。
原轨迹中,庆帝发现整件事情背后的真相之后,百思不得其解,他实在不理解,自己身边一条最忠诚的老狗为什么会背叛自己,一个太监,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而背叛自己。
陈萍萍的复仇到底完成的不够彻底,三皇子李承平没死。
京都叛乱之后,李承平被困在宫中。
期间有两个太监欲要了结小崽子的性命,但是没想到李承平竟然有一把见血封喉的剧毒匕首,胡乱挥舞之下,毒死了两个太监。
这把匕首正是范闲送的,李承平当初跟在范闲身边当了一年的学生,范闲早就考虑到小家伙将来某一天遇刺的可能,做了一把漆黑的细长匕首给他保命。
陈萍萍为了将来事发之时不连累范闲,从来不与他通气,甚至还故意把范闲陷入危机几次。
这也是庆帝百思不得其解的,报仇便报仇,怎么连叶轻眉的儿子也要杀!
对此,陈萍萍给出的解释是,庆帝与叶轻眉生出来的杂种简直对叶轻眉最大的侮辱。
原轨迹中,庆帝凌迟了陈萍萍,并且自矜地以为范闲绝对不会因为陈萍萍的死与自己翻脸,他以为陈萍萍故意回京赴死,就是为了最后以死离间他与范闲的关系。
庆帝自矜地把一摞陈萍萍针对范闲的证据扔到他面前,等着范闲大喊不可置信,等着他震惊,但是他没有等到,范闲早就知道一切。
至此庆帝知道他输了,输的彻彻底底,输的一无所有,输的众叛亲离,不是输给了陈萍萍,而是输给了二十年前的那个女子。
所有与叶轻眉有过接触的人全都站出来反对他,全都恨不得他去死,连他的亲弟弟都每日郁郁。
陈萍萍、费介直接直接设计杀李,范建心照不宣地配合,亲王弟弟把自己锁在王府假装不知。
原轨迹中,范闲最终还是与庆帝决裂了,最后终于借助五竹杀了皇帝老子。
庆帝过于自信了,他不止有人间绝顶的智慧和武力,还有贪婪到极点的权利欲望。
旻科知道对早晚有一天要来杀自己。
于是他就在山崖上等着了。
站在庆帝的角度考虑,杀旻科的最好时机无疑就是大东山事件之后,那时候可以打他一个冷不防,再没有那样一个时机能够有两个大宗师一起堵住他了。
两个大宗师可以杀掉一个,却为什么没人去做呢?
大宗师又不是铁憨憨,是那么容易堵住的吗?打不过难道不会跑吗?
赶巧的是儋州港与大东山距离非常近,趁着解决其余两人的机会,快速北上堵住旻科,简直再完美不过了。
在庆帝的心里,旻科虽然识破了他宗师的身份,但是却不知道他与叶流云的关系。
于是他们来了。
但是事情没有往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旻科并未表现出什么毁天灭地的神通,却无伤断了两个大宗师的生机。
叶流云甚至不得不感叹他们浅薄。
旻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境界,他对境界这种东西向来不敏感,他曾自嘲地想,不知道他的飞剑之上有没有所谓的剑意。
大约是有的,他心里想着,叶流云合掌按住飞剑之后如玉般的手掌出现一条浅浅的伤痕,或许那就是被剑意伤的,他想,要不然叶流云也不会感叹四顾剑没脸用剑了。
没有见识过四顾剑的剑有点可惜。
“算了,我本就与他们不同,”旻科所谓所地想,“如今谈意识流的东西还太早,我只管一个大力飞砖,只要速度够快,没道理会输。”
崖下对决一个月后,老丈人找到旻科,“今天京都来了旨意,宣我进京。”
“岳父以为如何?”
“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应该是为了范闲的事。”旻科轻笑一声说道:“你觉得皇帝会给范闲起个什么名字?”
如今老范也不再做表面文章了,非常不满地冷哼一声,“他就姓范,已经入了族谱的。”
对于老伏傲娇的表情,旻科不做评价,调笑着说:“与皇帝抢儿子是什么感觉?”
这可挠到了老范的痒处,得意地捻着胡须,一向严肃中正的脸上挂满笑容。
也不怪老范得意,自古以来,有谁和皇帝抢过儿子,关键是还抢赢了,并且这儿子还是天下最优秀的那种。
范闲皇帝私生子的消息走漏之后,皇帝为何三番五次找老范的不是,甚至纵容御史去查户部,未尝唯有赌气嫉妒的因由在里面。
老范得意了一会儿,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来找旻科是为了其他事,“别打岔,宫里宣我进京,你是怎么想的。”
旻科拉老丈人坐下,“岳父自己是如何打算的?”
“我来问你,你却反问起我来了,”老范砸吧一下嘴,“我与看法一致,陛……宫里应该就是为了范闲的事,这正是我来问你的缘故,你觉得我是应该去还是应该回避。”
“其实岳父大人把这事来问我,心里本就已经有了答案。”
老范跑来问他,其实本就是带着答案来的,去还是不去,心中犹豫不决的时候,其实就是不准备去。
老范好不容易把范闲留在了范家,如今皇帝又想要回去,他能乐意就有鬼了。
老范沉吟着不说话。
“岳父大人的心思我多少也能理解一些,”旻科说道:“岳父大人应该对范闲有些信心,他是个念旧并且执拗的人,我觉得的这种事还是交给他自己去处理吧,您去了或许并不能成为他的助力。”
老范或许就是想要听人劝他一句不要去,听了他的话,如释重负,“你说的对,应该交给他自己处理。”
老范为了范闲确实付出过巨大代价,若若上面曾有一个哥哥。
当年老范为什么能藏下一个婴儿这么多年而不被人怀疑?
当年太后一帮人血洗太平别院为何单单漏了一个婴儿,以至于被五竹赶回来。
若若的亲娘年纪轻轻的又为何会郁郁而终。
叶轻眉的儿子活了下来,范建的儿子却夭折了,世间哪有这样巧合的事。
当年叶轻眉是把范建当做兄长看待的,出入范府如走自己家,范建不在京中,照顾叶轻眉的任务会落在谁身上?
范建不在京中,易子相护的事情当然不是他做的。
范夫人为了救叶轻眉的儿子而牺牲了自己的孩子,虽是自愿,哪能不伤心。
亲手把自己儿子送出去替死,岂能不郁结。
老范与陈萍萍吵架,说他付出的代价比陈萍萍大,陈萍萍向来不反驳。
旻科想着,战争年代,也有百姓为了掩护先烈做过让自家儿子替死的事情,这种伟大的事情,自私如他,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做不到不代表他不敬佩,不代表他明知道事情发生过还要假装不知。
所以范闲是知道的。
所以范闲对老范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范家不欠他任何东西,是他欠范家许多。
旻科知道李家大江山完了,他故意的。
他承认自己是个小心眼的人,他一向不惮于承认这一点。
庆帝来找他的麻烦,他当然要给对方一个教训,只杀了对方是不过瘾的。
他就是要庆帝眼睁睁看着江山易手。
旻科确实对世俗的权利没什么兴趣,皇帝不是个轻松的工作。
庆帝若是不来找他,他没兴趣干涉朝堂上的事。
谁都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皇帝也不例外。
就像他对燕小乙说的,敌人死不瞑目,他可太开心了。
老范没有应诏,精神昂扬地说:“草民年老体衰不良于行,无法为陛下分忧。”
来宣旨的姚太监独自回去了。
老范不去,皇帝似乎也放弃了,并没有楚先生什么锦书十二卷的戏码。
儋州港似乎与京都失去了联系,成了孤悬海外的孤岛,除了隔三差五有京城的邸报传来之后,似乎天下事都与这座海港小城没有关系。
偶尔传来一个关于小范大人的消息,让人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投向城中最大的那座宅子。
小范大人镇压京中叛乱,成了国之支柱。
小范大人力挽狂澜,挽大厦于将倾,陛下有意恢复其皇子身份。
陛下坚持恢复小范大人的皇子身份。
京中各方吵成一团。
本应声音最大的御史们,先前因为牵扯进二皇子谋逆之中,很多都被拿下了,此次事件反对声音反而不大。
反对声最大的是一个叫贺宗纬的大学士。
这人的年岁与小范大相当,也未参加科举,当年林相隐退一案中,被皇帝看中,恩拔为官,成为御史言官,此后因皇帝看中,一路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成了大学士。
若是没有范闲,这人的官路简直就像一部爽文主角故事。
但是有范闲专美于前,他什么都不是。
所有人都知道,贺宗纬就是庆帝专门扶植起来与范闲打擂台的。
贺宗纬自己也知道。
他早把范闲得罪死了。
如今庆帝突然要恢复范闲的皇子身份,是个人都明白他要干什么。
其他官员反对的理由是怕皇权旁落。
贺宗纬反对的理由纯纯就是为了自己的性命。
为了自己的性命,他没命的反对。
但是没用。
没用也要反对。
于是他就死了。
贺宗纬干涉天子家事,甚至阴谋毒害有功之臣,实在罪不可赦。
范闲平反有功,赏无可赏,陛下不忍忠臣受冷,决定恢复他的皇子身份,远在儋州的前范尚书不曾反对,众臣子没招。
范闲殿前不应。
皇帝要赏你,与自己何干。
范闲不应,皇帝一意孤行,赐名李承恩!
一时间举国哗然。
范闲,这位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私生子,风云际会之下,竟然真的成了正牌皇子。
先不说这件事于理合不合,皇帝开创先例也不是头一回了。
吃瓜群众的目光纷纷投向东海之畔的儋州港,人们阴戳戳地揣测,老范会不会因为这件事尴尬的挠墙。
“一派胡言!”听到传闻的老范怒斥看笑话的女儿女婿,“你们也是成亲两三年的人了,玩闹心思如何还这般重!”
旻科心道,可以光明正大看老丈人笑话的机会可不多。
林婉儿好笑地轻拍小姑子一下,给老范添杯茶,“父亲,您别与他们一般见识。”
旻科笑道:“嫂子说我们之前,请先把嘴角压下来在说。”
儿媳身份毕竟不同,老范不好说她,只好白了旻科一眼,战术饮茶掩饰过去。
林婉儿偷瞄公爹一眼,小心翼翼地说:“相公是我表哥已然没想到了,不料想如今竟然真成了皇子,当真世事难料。”
老范冷哼一声,“若非有人多嘴,事情如何会这般复杂。”
旻科还未说话,若若先替他抱不平,“要不是旻科足够强大,指不定得受他们如何欺负呢,皇帝、叶流云,好了不起吗,许他们来欺负人,就要承担反噬。”
皇帝是林婉儿的亲舅舅,且不说是是不是虚情假意,她在宫里的时候,确实很得宠,如今舅舅与自家人结仇,她夹在中间好不尴尬,接话也不是,不接话也不是。
若若拉着嫂子的手说道:“嫂子,他们男人的事,与你无关,我知道你心中不好受,但是造化弄人,咱们只管闷头过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去理会。”
小姑子的理解,让林婉儿好受不少,“小时候对舅舅给我的印象是很威严的,几年前,突然对我宠爱有加,赏赐了不少,如今想来,那时候正好是相公十二岁在儋州被刺杀的时候,我只是有些感慨,不知道舅舅心中到底有没有感情……”
庆帝到底有没有感情,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对叶轻眉有感情吗?应该是有的,但是叶轻眉被他设计害死了。
皇帝,与一般人不同。
其他人,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其他身份。
皇帝,不同,他们首先皇帝,其次才是人。
不光庆帝,连北齐的小皇帝都是如此。
北齐皇帝,战豆豆,一个女人,伪装成男人十几年,把一个分崩离析的国家收拢成可以与当世第一强国扳手腕的第二势力,没有手段是不成的。
她同样先是一个皇帝,其次才是一个人。
战豆豆无疑是喜欢范闲的,但是她却多次设计取范闲性命,只为了范闲死后庆国的几个老家伙会发疯,庆国会陷入动乱。
林婉儿惋惜庆帝对她的宠爱是不是真情,去看看他的几个儿子就知道了。
庆帝逼得两个儿子不得不反。
要说他对儿子没有感情肯定是不公允的,要说他的感情多么单纯,肯定也是在胡扯。
在面对儿子的时候他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父亲,难道面对外甥女的时候会是一个单纯的舅舅?
庆国的动乱终于平息了,范闲成了李承恩。
几个月后,京都来了车马,来接两位夫人回京。
旻科说道:“思思嫂子和小花不若再待上一段时间,孩子还小,受不得路上的颠簸。”
老范心领神会,“禾斗说的对,思思此番先不要回去了。”
“阿科怕皇帝会拿思思嫂子和孩子做文章?”
“防着点儿总没错。”
又是半年,京城再次来人,这一次思思和小花被接了回去。
既然范闲认为他们回京没问题,就随他去喽。
年轻辈的人都走了,旻科与若若再次辞别岳丈,踏上了旅行的路程。
老范已经习惯了他们四处跑的事情,已经懒得再劝了。
两人来到海边,旻科抱起妻子冲天而起,往东疾驰,不消片刻,来到几百里海外的一座岛上。
看着周围的人类活动痕迹,若若兴奋地说:“这里就是阿科小时候练功的地方?”
“是的,那时候你还没醒,我就在这里安家,每天搬运内功,习练飞剑,有时候无聊了就去城里看看你哥。”旻科想着范闲爬上房顶大喊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的二逼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那时候最有趣的就是看他跟其他小朋友吹牛。”
“阿科真是恶趣味。”若若笑着翻个白眼,“我知道这里还是地球,听说西方也有白人。”
“是有不少红毛番,南边的泉州就有不少,东夷城也挺多,你想见他们?”
“不是,”若若说道:“只是感慨地球竟然发生了那样的大战,让整个文明都回到了原始社会,但是世界却有诡异地发展到了如今的程度。”
“还不是那个什么神庙的锅,”旻科说道:“那里面的那个人工智帮助文明倒退的人类重新掌握了生存技能,却又脑残地认为文明持续进步会导致人类重蹈覆辙,认为为了人类的延续,还是保持王朝社会的好。
那大魏,竟然持续了上千年,简直不可想象。
千年中,科技丝毫没有进展,这样的社会,便是再存续另一个千年对文明进程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是那个人工智能要杀叶轻眉的原因,因为她带给人类太多先进的技术。”
旻科冷笑,“一个人工智能,真把自己当成了神仙,当一个人嘴里喊着为了人类你应该如何如何牺牲的时候,回身砍死他就对了,何况那东西连人都不是。”
若若笑眯眯地说:“我和你一起。”
旻科看着妻子,温柔地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