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麟,“柳京才这次是凶多凶少,我们帮不了他太多……如果伸手太长,介入太多,齐家会说我们假公济私。”
这时,卫宁进来禀报。
“殿下,郡主。
“有个叫朱照的学子说他是柳惊才的朋友,要见郡主。
“他说他之前去了元府,元佑公子告诉他郡主在这里,他很焦急,就找来烈王府了。”
元歌,“让他进来……”
这个朱照定是为了柳惊才的事情来找她的。
且她记得,这个朱照是上一世与柳惊才同中三甲的探花郎。
这两人的关系极好,据说还是同乡。
朱照没想到他会如此顺利见到永安郡主。
见了元歌之后,他立马就跪倒在元歌面前,“请郡主高抬贵手,救救柳惊才!
“他……太可惜了。他心地善良,不会下毒害人的。
“他一心救人,岂知却背负了杀人罪。
“此事,若他被判绞,还真是天道不公。不只是他,他的朋友,他的亲友父母,也肯定接受不了的。
“郡主,请你高抬贵手,救救他。
“这不是一条人命,这是好几条人命啊。还有被毒死的李荀,也请郡主帮忙找到真凶,还李荀一个公道!不然李荀也死得太冤了。这分明是齐家杀人……”
元歌,“你先起来吧!我问你,柳惊才为你们熬药时,你可发现有什么异常?”
朱照想了想,“那药是一天两吃的!惊才白天出摊卖字画,他晚上收摊的时候就去药铺抓药,然后熬给我们喝,晚饭时吃一次,然后大概子时惊才熬了药,会喊我们起来喝药!
“一连三天,都是如此!第一天,第二次没什么不寻常的,我们喝了药后好了很多。
“但大夫说一共要吃三天药。
“于是惊才继续去给我们抓药。
“第三天,惊才自己也感染了些风寒,我们好了,他倒是病倒了。
“他药熬到一半,李荀去接手了熬药。
“但李荀是不会下毒将自己毒死的,所以出事后官府还是认为,下毒的人是惊才!”
元歌,“那几天,有没有什么不寻找?比如有外人进来,偷偷在药罐里下毒什么的?有没有人证?”
朱照想了想,“那屋子里住了五个人!除了我与惊才,李荀,还有一对兄弟学子……
“哦,对了,还有一条狗!流浪狗!
“这流浪狗看到生人就会叫得厉害。我们几个都与他混熟了,平常他不会叫的,但是,前天晚上,那条流浪狗却是突然叫得很厉害!不会是有外人闯入吧?”
经元歌提醒,朱照想起了这件事情!
元歌打个响节,“应该是有外人闯入!那你叫到狗叫声,大概是什么时候?”
“亥时,应该是亥时!那天晚上惊才本来是睡着了,但是狗叫之后他醒了,他说去给我们熬药。
“但他这次熬药的时间比平时要久,李荀说去看看他,没一会儿就扶着惊才回来了。
“李荀说惊才也得了风寒,他接手惊才继续熬药。没多久……李荀就把药揣来了。
“之后,过了几个时辰,李荀就率先吐血了。我们都吓坏了,赶紧去请大夫,大夫说我们中了毒,还从药碴里面找到了毒药,我们与大夫争辩起来,因为药就是从他的药铺里抓的。
“大夫说下毒的人不是他,还报了官!之后就官府的人就来了,把惊才抓了下狱!”
元歌,“这么说来,第三天,狗叫声响起之时,也就是亥时,确实有人闯进了你们的住所,偷偷下毒!
“你们之中,可有人看见凶手?”
朱照想了想,“应该没有!那时候大家都在睡觉呢,因为听到狗叫声才醒了……”
元歌,“没有人证,那就麻烦了!那邻居呢?我记得你们那个屋子旁边有几个住户!”
朱照,“我回去问问!谢谢郡主,你替我理清了思路,我也觉得第三天晚上亥时,肯定有人闯进了我们家,趁机下毒!而且这个人十有八九是与齐家有关的。”
元歌,“也不要先入为主,如今最重要的是证据。”
“是……郡主。”
朱照去了之后很快就回来了,他说有一个小孩子看到一个黑影闯入了他们家,但小孩子并没有看清那人是谁。
而且那家的大人也不让那小孩上堂作证,就算上堂了,那小孩也认不出人……
不过由于那小孩的说辞,与柳惊才同住的人总算相信了有人闯进来对他们下毒,下毒的人并不是柳惊才。
既然有疑点,那么皇甫麟就可以下令让官府重审此案了。因为此案涉及到齐家,皇甫麟有意让皇甫承主审此案。
关于这一点,皇甫承有些疑惑。
“大哥,那个学子柳惊才,虽说与齐家有一些不快吧,但是他下毒害人,他又喊冤,也不能说就是齐家做的啊。
“如今所有证据都指向柳惊才,而不是齐家,就算有一个小孩子看到有人影闯入了他家,怀疑是有外人下毒。
“可是那小孩也并没有看到那人的脸,也不知道是谁,怎么就一定说是齐家下毒?”
皇甫麟,“二弟,齐家是你的母族。如今齐家陷入纷争,我以为你应该很心急。之前,大家都说齐烁不学无术,他买了柳惊才的诗,才博得了才子之名。
“后来柳惊才反悔这桩买卖,要与齐烁斗诗,齐烁怕丢脸,于是设局害了柳惊才……
“我让你主审这案子,也是对齐太师的一番心意,希望齐太师的名声不要受损。
“如果太师因为一个小小的柳惊才,而陷入纷争,那么齐太师是晚节不保了。你也不希望看到这种事情吧?”
皇甫承……
他想来想去,都觉得皇甫麟没那么好心!
皇甫麟是希望他插手与齐家有关的案子,关心则乱!
只要他出错了,皇甫麟就能逮到他的痛处。
他才没有这么傻。
“大哥,这案子,我插手不适合的。而且齐家是我的外祖家,我更不便插手了。我觉得就交给官府处理就好。”
皇甫麟,“可我听说,这些天二弟你为齐家的案子奔走,打点官府什么的,还以为二弟对这案子有兴趣呢……”
皇甫承,“我没有打点官府,大哥误会了。我只是看看卷宗!我并没有插手官府的处决,望大哥不要误会。”
“那就好……,既然二弟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官府那里,包括卷宗你就别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