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能两面受敌,变成了当下可能是被三面围攻,曹仁顿时觉得自己的cpU都快烧了!
『那些江东小儿呢?!』
曹仁吼道。
前几天还有曹军斥候回报,说是江东在江陵水寨之中有驻留兵马。
结果怎么才没几天就没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曹仁疏忽,他也没想到在许县之中的那些家伙的骚操作惹怒了『老实人』鲁肃。
鲁肃的『老实人』形象只是他的人设,用来欺骗一些无知之人的,实际上能当到东吴顶尖谋臣的位置,绝对不可能是老实人。
鲁肃在被坑了一回之后,到了江陵准备回江东的时候,便是下令让江陵的水军全部悄然撤离!
毕竟鲁肃知道,如果被坑了一次之后不能回敬一二,那么下一次这些山东人就会再坑第二次!
只有傻子才会相信以德报怨,而真正的儒家真传,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当然,以血还血,并不是鲁莽的无能狂怒当场跳脚,就像是鲁肃没有在许县发作,灰头土脸的逃跑,直至回到了江陵大营才给予山东回敬。
于是鲁肃这一招,就相当致命了……
曹仁原本以为,江东军别的不成,但是替江陵挡一挡川蜀水军,或者说稍微拖延一下,应该还是可以的,等他北面将骠骑军击退,就可以腾出手来再帮助江东击退川蜀的水军了。
这样就是两全其美,之前也得到了江东的初步认可,基本同意,但是谁能想到江东忽然就反悔了!
这确实很江东。
曹仁大怒,可是毫无办法,他只能派人,将防守荆州侧翼的曹真紧急招了回来。
曹真得到了消息,也是大惊,便是换马不换人,只是领着几名护卫,便是急奔回了襄阳,见到了曹仁。
曹仁见到曹真的时候,曹真一身的尘土,腿都还在发抖。
『子丹,坐,先歇口气。来人,速去准备些吃食来!』
曹仁也知道曹真辛苦,但是现在的局势容不得半点的松懈。
不仅是对于曹真如此,曹仁自己也是一样,他自从得到了最新战场信息之后,便是在地图之前,日夜思考谋划,到了现在才有一点思路……
曹真接过了护卫递送来的面巾,胡乱的擦了一下,再接了一碗浆水,咕嘟嘟喝完,才算是稍微缓过来一点,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江东贼又是背盟!着实可恶!』
其实江东的背叛,简直就是传统艺能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越国这些相对偏南一些的国家,随意撕毁盟约,追逐一时利益常有发生,就算是到了三国之后,东吴称帝了,也依旧还有内部叛乱,甚至是孙氏宗室的叛乱……
曹仁已经从最初的愤怒当中冷静下来,『子丹,如果让你到江陵抵御川蜀水军,你能坚持多久?』
曹真其实回来的时候,心中也略有计较,不过真的听到了曹仁如此安排,心中也还是咯噔了一下,『将军,若是我到了江陵,房陵之处……』
『让蔡德珪去。』曹仁回应道,『某举荐蔡德珪之子为襄阳丞。』
一般来说,士族子弟初步登上官场的时候,大概率都是从百石的佐吏做起的。有的人甚至连百石都没有,只是领着主官给予的私人补贴,而像是某个郡县的县丞这种起步就是两百石的职位,一般都是要历练数年之后,才有可能有资格去争取一下。
所以曹仁给予蔡瑁之子这个职位,自然一方面是要收买人心,让蔡瑁卖命,另外一方面也是将蔡瑁之子放到眼皮下面,以防备蔡瑁叛变。
曹真也明白曹仁此举的意思,所以他并没有对于蔡瑁之子能不能胜任襄阳丞一职做出什么评断,而是又问道,『李曼成若是攻房陵,蔡德珪……怕是守不住。』
倒不是曹真觉得老蔡无能,而是房陵的守兵真不怎么样,而且现在又要防守襄阳和江陵两处,荆州的曹军显然就不够用了,也不可能给蔡瑁很多兵卒,那就本末倒置了。
曹仁点了点头,『所以必须要让李曼成走郧关!』
曹真起身,活动了一下长途跋涉而来有些麻痹的腿脚,也站到了地图之前。
曹仁用手指着地图,『我们要将李曼成引过来!』
『引到郧关?』曹真问道。
曹仁点了点头,『子丹,如果我们主动进攻李曼成此路呢?』
『是真攻还是假攻?』曹真问道。
曹仁说道:『真真假假。』
曹真目光一动,『将军,你的意思是……』
曹仁依旧盯着地图,用手指在地图上滑动着,『到这里,是真打……』
然后又是点了点,『这里,就是假打了……』
曹仁目光转向了曹真,『直至丹江口……子丹,至少在结束丹江口之战前,你必须守住江陵!』
曹真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沉声说道:『将军!某定与江陵共存亡!』
曹仁伸出手,在曹真肩膀上拍了拍。
夕阳落下,将襄阳厅堂照耀得一片殷红,仿佛是血色浸染一般。
……
……
站在大江岸边高处的曹军斥候,看着在大江之中慢慢而来的川蜀水军船队,不由得目瞪口呆。
这些旱鸭子,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
在远处大江水面上,三艘楼船成品字形,在船队当中最为显眼。
楼船船只上,三色战旗迎风飘扬。
在楼船的前方,是小一号的斗舰。
楼船的后面,则是装载了辎重的运输船……
在运输船上,依稀能看到是一些粗壮的木料,堆积的器械。
『那些是什么?』曹军斥候瞪圆了眼,『这骠骑水军,连攻城器械的木料都随船带着么?!这……这是疯了么?!』
攻城,当然需要攻城器械,也就需要大量的木料。攻城器械太小了,威力有限,大了,携带又不方便,所以通常都是临时制作,撤退的时候就毁掉,不会有人带着这些攻城器械行军。
攻城之前,都要花上几天时间来打造这些器械,否则,根谈不上攻城。用最简单的云梯附城,只有在极少的情况下才会采用。
一般来说,这些攻城器械所需的木料,都是临战的时候,再派人去砍伐采集的,这样就不用在运输上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节省运输的时间,但是这是陆地上的惯例!
水面上的运输,比起陆地用畜力人力,要更加的便捷!
只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船只就可以运输任何东西!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曹军探查到了川蜀水军进兵,还以为他们还有一点时间,毕竟不管怎么说,江陵城都是建造在陆地上的,川蜀水军不可能直接开着船冲进江陵城内,可是当现在曹军斥候见到了在大江之中的川蜀水军船队,尤其是在船队之中那些运输的木料和器械的时候,才意识到江陵危险了!
有这些木料和器械,川蜀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修建陆地上的营地,也可以迅速的展开对于江陵城的进攻!
『快!』曹军斥候急急从山顶上往下跑,『快去回禀将军!』
曹军斥候显然是有些慌乱,所以动静有些大,被在楼船上眺望的川蜀军兵卒发现了,旋即上报给了徐晃。
徐晃闻讯,到了楼船前甲板上,举起了望远镜看着远山之处。
望远镜的镜片虽然已经是尽可能的打磨光滑,但是毕竟和后世那种工业化产品有些差距,导致成像就像是蒙上了一层的薄纱,并且还伴随着有点扭曲,看久了头会晕。
可即便是如此,望远镜依旧是当下将领不可多得的宝贝。徐晃每一次使用都会很小心,用过之后都会很小心的收好……
嗯,怎么有些怪怪的?
即便是发现了曹军斥候的动静,徐晃也没派人去岸边山头追杀曹军的小队,那样做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船队不管是要启航还是要停泊,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而派遣一个斗舰去清剿追杀曹军小队也是得不偿失。
得失,或许就是徐晃在这一段时间指挥水军作战的心得体会了。
和陆地作战的『少许』,『大概』,『数百』,『近千』等等含糊概念不同,在水面上作战,必须精确到了个位数!
楼船三艘,就是三艘,不可能用『少许』来替代,少一艘都会使得战斗力发生极大的变化,所以每一场水面上的战斗,都必须精确到了每一艘的控制,指挥,调配,而不能像是在陆地上作战,以控制指挥较大的阵列和队形为主,大概就行了。
精细化的指挥,也带来了更为细致的分工。
以前徐晃是不太管后援物资的,他觉得自己只需要做好前线作战就可以了,后营物资交给文官小吏去安排,一般情况下他懒得过问。但是经过了水面作战之后,他便是学会了必须要打有物资储备的仗。
或者说,尽可能的去打有『储备』的战斗。
这个『储备』,或许是储备的船只,也许是储备的兵卒,也或许是储备的修补木料,备用器械等等。反正只有充裕的后续『储备』,在作战的时候才能将战斗力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这一点,其实是徐晃从诸葛亮的身上学来的……
如果不是诸葛亮在出征之前,就要求在后方的黄权组织氐人賨人等等在巴山之中砍伐运输储备木料,那么徐晃等人就必须眼巴巴的等着后方慢悠悠的砍木头送木头,然后徐晃等人还要再等木头送到了才能修理船只。
如果没有诸葛亮提前安排,川蜀水军再度进军的速度,绝对要慢很多!
所以,所谓的『战必备』,不仅仅是备着出战的这一波,还必须考虑出战后的后续准备。一个良好的军事统帅,也不仅仅只关注战场的一线。
诸葛亮也得到了发现曹军斥候的消息,从楼船的尾部到了前甲板。曹军斥候出现的时候,诸葛亮正在楼船后部,带着几名工匠,测量绘制长江水文情况。
对于诸葛亮这样的人来说,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成长。
就像是寻常人坐船跟随大军而进,有的人可能会选择在船舱内睡觉,但是诸葛亮却会选择带着工匠将沿途的地理环境,水文变化都测绘下来,甚至还用勾股定理去测量水深,利用日晷来确定地理方位……
这些资料,诸葛亮不确定什么时候能用上,但是他绝对不愿意想要用的时候却找不到。
从川蜀到江陵,最难的问题,并不是这些资料的短缺,而是漫长的补给线。
如此长距离的,大规模的,调集兵卒粮草,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无疑就带来极大的风险。
徐晃见到了诸葛亮,便是指着曹军斥候出现的地点,告诉诸葛亮从这里开始,就进入了曹军的警戒范围……
诸葛亮点了点头,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地图,并且在地图上做了标识。
徐晃诸葛亮他们现在只是沿着水路而进,并没有陆地上的部队,也就是说,在陆路方面,从秭归开始,到江陵这一段路,几乎就是放空状态。所以,曹军所有出现的范围之内,都是属于危险区域,如果选择扎营,最好选择靠近南岸。
徐晃看着诸葛亮做好了记录,便是笑着问道:『孔明,这曹军斥候出没于此……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事。』诸葛亮笑着说道,『若是不见曹军斥候踪迹,才是坏事……』
『哈哈哈……』徐晃笑着,点了点头,『江东鼠辈,搅扰川蜀,却是仓皇撤军,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对于徐晃和诸葛亮来说,他们没有千里眼顺风耳,只是他们一直关注着江东水军的动向,所以他们比曹仁更早一步得到了江东水军撤退的消息。
因为不清楚江东水军是计划着做什么,所以徐晃和诸葛亮准备做一次火力侦察。
诸葛亮目光微动,然后将手中的地图重新收好,『某听闻……这江东周都督,体弱多病……』
『若是如此,倒也罢了。』徐晃眺望着前方,『不过,要是江东鼠辈和曹军贼逆勾结……』
在之前和江东水军的作战当中,确实在后期江东水军崩坏得有些离谱,这反而使得徐晃和诸葛亮更加谨慎起来……
虽然可能错失了追杀的良机,但是确保了自身部队的安全性。
现如今徐晃和诸葛亮堂堂正正的压上来,就算是江东军还在江陵,也一样难以和川蜀军抗衡。
徐晃和诸葛亮他们,有底气在。
作战,首先是自己强,这才是最好的,而不是指望着对手犯错,犯蠢。
一方面来说,一路从鱼复,到秭归,再到夷道,最终和这个时代可谓最高水准的江东水军作战胜利之后,川蜀水军虽然也有不小的损伤,但整个军队也算是脱胎换骨了。
另外一方面,徐晃和诸葛亮这一次进攻,也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诸葛亮笑了笑,『如今进退之便,尽于我军之手。是战是走,须臾可定。而观曹孙,若是不应,便是涉险,若是大举兵卒相迎……呵呵,我等可以轻易抽身而退,而曹孙则难矣!江陵之地,不过是早晚而已。只需我等谨慎行近,不贪功冒进,不论曹孙,皆不能陷我军也。』
徐晃点了点头,『这倒也是。』
大江漫漫,流水滔滔。
虽然楼船很大,但是和这大江相比,便是显得很渺小了。
其实徐晃和诸葛亮两人配合,还是相对不错的,之所以没让甘宁来,就是担心甘宁一上了战场就像是二哈解开了缰绳,撒手就没了……
徐晃和诸葛亮相对来说都比较谨慎,也不太贪功,这就使得他们两个人都可以相对冷静的去思考问题,察觉战场的异样,而不会因为贪图什么小利,而折损了大部队。
这一次进攻江陵,在具体细节上要重视,但是整体战略上却反过来,江陵并不是下一阶段重要的关键节点。
对于历史上的刘备,江陵是不可或缺的支撑要点,而对于现如今的骠骑军来说,就算是攻下了江陵,在没有获得荆北之前,不过就是一块飞地而已。
所以徐晃和诸葛亮一行,若是将其看成是大江上面的骑兵部队,大概就能理解这一次的军事行动的作战要点了。
这也是为什么徐晃二人,在船队当中携带大量物资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是这物资若是不带全,到时候想要后方转运,会非常的难。
从鱼复到秭归,再到夷道这大几百里的道路,全部都是崎岖山路,蜿蜒难行不说,而且气候温差上下变动极大。现如今已经进入春天,大江的汛期就快到来了,也就注定了将来会有一段时间,大江之中的运输会变得非常困难。而到了夏天的时候,大江左近山地密林内又容易生瘴气暑热,陆地上的运输又会再次面临极大的障碍……
因此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说,现阶段就是川蜀水军的最后一个进军窗口。
如果这一次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那么可能就要延误三四个月之后,才能等来下一个比较合适的进攻时间。
不过,徐晃诸葛亮也并非是孤军深入,他们前往江陵地区,也是整体计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