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书中提到刘备想回涿州故土一游,看望楼桑村的壮况。他邀关、张同行。张飞建议以后一点再去。
现在有一点空间,大家该共享寒温,重叙晨昏。在樊氏的闺房,他享受樊迎春的体香,张飞沉浸于这温柔乡中,一时间竟忘却了诸多烦恼之事。
他分花拂柳,与六个佳人打得是一片火热!当然是得力于三女炼岀的神丹。要不然八十多的老汉和五六十的老妇哪有这等闲情!
刘备与吴云和孙小妹也重敲战鼓,关公与胡金婵也动用了尘封的宝刀!真的是过着酒醉金迷的神仙日子,享受着姹紫嫣红的春光。
现在桓侯也服下了玄幻丹,并在正房夫人的护法之下将丹力慢慢的炼化,只见他气运丹田,上冲百汇,下降涌泉,经十二重楼,沿任督二脉,再降泥丸。果然神清气爽。此刻的他也是身轻如燕,能飞越江川。
再说自桓、灵失政以来,宦官专政,十常侍卖官鬻爵,官僚豪强拼命的将一切转到黎民百姓的身上,各种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才导致黄巾爆发,特别是董卓进京造逆后,各方势力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拼命的发展势力,互相攻杀,最后是孙、曹、刘三方都在博弈,经常是南征北战,你攻我杀。百姓们身陷于兵灾战祸的泥沼中。现在天下一统,百业都待复苏。
在桓侯,诸葛亮等人的推动下,把文化从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又推向了一个高潮。并开创了一些玄学,数学巨着《九章算术》和《海岛算经》也在刘禅在位的时期里完成。
此刻大汉的疆域比较辽阔,东抵大海,包括孙权坐镇的夷州在内,一直沿海岸线南伸,海南岛以到湄公河以东,都属于大汉的疆土。西与吐蕃接壤,北到辽东半岛,燕山之南。
而人口也得到了大力的恢复,由兴复二年的250万户、1600多万人增长到400万户,人口也增加到了近4000万人。“白暑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不复存在。
并又整顿了官制,由先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并建立了以丞相为首的台阁制度。设定御史台监察百官。全国最高武事机构为大元帅府,由桓侯担任,下边才是兵部。地方上则推行了州、府、郡、县制度,撤销了郡国。设立了州牧,知府,太守,县令。而承袭了先汉的王、公、侯、伯、子五等爵位制。特别将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列侯五种。
推行了五品中正制度,撤消了举孝廉,而注重于科举考试,每四年一次,分成县试考,郡初考,府小考,州中考以全国的高考,也叫殿试。挑选出品行、才能、并有专长的人才任职。但凡有治理能力的人都可以量才施用,不再注重于出身和门阀。
拟定军衔,武官的品级沿先汉制度,设大将军,骠骑将军,车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与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将军。下设杂号将军,偏将军,中郎将,校尉和都尉筹常职。另外又增添了监军,护军和领军。
在左右诸葛亮、庞统的建议之下,孝怀皇帝下旨先前的十三州扩展为十八州,即:
一司隶州,首府仍然是东都洛阳。
二豫州,首府设在谯郡的谯县。
三冀州,首府仍在邺城。
四兖州,首府改设在陈留。
五徐州,首府改在下邳。
六青州,首府设于临淄。
七并州,首府设于晋阳。
八凉州,治所设在敦煌。
九幽州,把治所改设在涿郡。
十扬州,治所设在今天的杭州。
十一荆州,首府依旧在襄阳。
十二益州,治所设在成都。
十三交州,治所于番隅,今广州。
十四雍州,以京都长安为首府。
十五淮州,划部分杨州,淮南,荆州的东部而成,首府建业,即今南京。
十六辽州,划今天北京市以以北到辽宁一带地区,首府即今天的沈阳。
十七云州,即南中与安南周边,首府为今天的昆明。
十八朔州,将北地郡,上郡,西河郡,朔方合并而成。首府在今天榆林。
并恢复了农业生产,招集大量的流民,开垦荒芜的土地,推行屯田制度,让一些军队在闲时也加以耕种。分作民屯和军屯。
大力振兴手工业,发展各种刺绣,陶瓷,制作青铜鼎器,
造船业也非常发达,在吕蒙的主持下,将船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造岀了楼船、蒙冲战舰、斗舰、走舸等战船;还建造了大量的货船和商船。能够将汉朝的丝织丝,瓷器,兵器,茶叶等品贸易到南洋各地。
任用陈卓和裴秀,收集汉代以前的天文着作,合并为中国的星官体系,绘制出初步的卫星云图,为后世所沿用。有天文必精于地理,凭借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绘制了《禹贡地域图》。并阐明了科学制图的六要素,即“制图六体”。而《禹贡地域图》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地图集。
大汉的海上商贸甚为繁盛,除以通往南洋之外,并利用海道与朝鲜半岛的三国都有贸易往来。与倭国、盘越和天竺也有交易,大汉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当初秦皇赢政统一了货币,而在三国时期曹、孙、刘也在各自的辖区内铸币发行,连黄金、白银的比例在各国也不尽相同。大汉一统三国之后,又重新统一了货币,改革了金融机构。以原先蜀汉的直百钱为标准通行全国,将曹魏和孙吴的货币一律融化铸就。
在科技上任用马钧改良了成旧的纺绫机,制作出了水转百戏和失传已久的指南车,马钧还在龙骨车的基础上发明了龙骨水车。并将老式的投石车改良成了转轮式的发石车,增加了精准度和投石的速度。
在史绩方面,把三个国家的资料开始整合,把《魏书》,《孙吴书》以及一此私人着作的如《魏略》,《后汉记》和谯周编撰的《古史考》《后汉纪》《蜀汉本纪》《三巴传记》《益州识记》《巴蜀汉异物志》等综合拢来,令人编撰了《曹魏开国史》和蜀书《昭烈皇帝本纪》与《孙吴开疆史》。让三国的史实文化能延续到现在。
并且尊儒重道,发展玄学。重点施行岁时流传的《易经》《左传》《公羊春秋》《左氏春秋》《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以及《韩诗章句等文章经典传播于当代。
又以《老子》《庄子》《周易》为基础教义,发展玄学。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将玄学发杨光大,把万物皆出于无的理念阐明于世。为了当时的一些诗歌,散文,兵书流传后世,大汉在原蜀文史馆的基础设立了经、史、文、诗、乐、兵各分科。
并收集了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以及散文《典论》以及政令《述志令》《求贤令》《军策令》和《中令》等,并有他的年事着作《孟德新书》。《孙子略解》与《兵法接要》。
曹植的《铜雀台赋》,《洛神赋》,曹丕的《典论》,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王灿的《七哀诗》,陈琳的讨曹檄文,以及诸葛亮本人的《隆中对》《岀师表》《诫子书》和谯周的《仇国论》鲁肃的《榻上策》等经典文学留传于世。
而当时在写作上也挺讲究书法,以隶书、楷书、小篆在当代流行,而桓侯的狂草亦占一绝。而绘画亦上了舞台,当时桓侯张飞的仕女图亦流传于世。
当然有许多的政事规划建设不是像嘴说手写的这样快,更需要较长时间才逐次落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的功夫又过了一年,新年过后。此时关羽早从河东解良归来。
兴复三年春,刘备带着孙尚香,吴云;关羽夫妻起程前住涿州,桓侯全家也上马起程。十八燕将,三十飞信使左右护卫,孝怀皇帝又派了五局羽林军护从。
一路浩浩荡荡往幽州而去。从一行出了长安向东而行。一路逢州过县,各级官员迎送不迭。他们一行经过潼关,路过洛阳,进了入河北,穿过邺城复望东而上,进入了邯郸,穿过中山郡国,进了涿郡,到了涿县,进了楼桑村,也就是现在的林家屯镇。来到了离别四十多年故乡。
涿县县令汤林带着本县衙役三班岀城迎接,并护卫着太上皇,吴、孙二位皇太后。荆公夫妻,以及定国公一家。众人踏入这片久违的故土,心中满是感慨。刘备望着熟悉又陌生的景象,眼中泛起泪花。只见山河依旧,昔日破旧的屋舍如今已焕然一新,但记忆中的痕迹却依然清晰。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他们先是来到楼桑村,此时刘备之叔刘元起早已亡故。村里的同辈人也所剩无几,全县的父老乡亲听闻昔日刘备,而令的太上皇归来,纷纷涌来拜见太上皇。刘备看到屹立千年的巨桑树还是那么茂盛,想起了儿时的戏言,不禁暗然失笑。
他向吴云、孙尚香讲起了昔日的故事。几个孩童正在村口的大树下听老者讲述当年他们桃园结义的故事,不时发出了轻快的欢笑,他不禁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在族中晚辈的指引下,来到了母亲的坟地。以三跪九拜的大礼跪拜于母亲坟前,眼里噙着泪,口中喃喃诉说着这些年来的经历,诉说着对母亲的思念。并感谢母亲庇佑,让他得以成就大业,如今归来看望故土与母亲安息之所。身旁的众人也长跪于地,并虔诚的叩首,表达了对刘母敬意。
祭拜完毕后,刘备在村中漫步,他看到曾经玩耍的小巷、溪边,往昔记忆不断涌上心头。他决定拿出一笔钱财资助村子修缮学堂,希望后代能好好读书。
而后,众人又去了十五里外的张家故园——忠义桃庄。经过长时间的战争祸战,张家庄园早已成了片废墟。不过涿郡太守崔良知道这里是昭烈皇帝龙兴之地。早已拨了专款按老样子修复了本县的一切。
曾经三英结拜的桃园,此时盛开着满树的桃花。历经岁月更替,不复当年模样,当年的老桃树早已枯?,而眼前的新树又是一树繁花。桃园兄弟的情义却始终不变。关羽、张飞站在此处,想起当四十多年前的今天在此桃园中结拜的情景,特别是三人记起翼德当初那一句“俺也一样”,相视发出爽朗的笑声。
此时众官员亦陪着桓侯一家去张家的祖茔,张飞带着六个娇妻以及儿子儿媳,正有孙子孙女等一干人等,在墓前点上了香烛疏果,祭拜了先灵。张飞首先跪拜下去,禀告列祖列宗,众妻妾亦随着下拜,然后是张苞、张绍、张真等人,并高呼“张家的列祖列宗,不孝子孙看您们来了,愿你们英灵保佑,张氏百世不衰”!并在坟上培上一些泥土。真是“青山不离桑梓地,清风常绕故园灵”!
郡守、县令以及乡中耄老在在村中摆宴,与昭烈皇帝和关、张二公接风洗尘。刘关张与乡亲们欢聚一堂,品尝着家乡菜肴,听着乡音。刘备深知这或许是最后一次如此亲近故乡,他静静看着眼前热闹场景,暗暗下定决心要让这片土地永远繁荣下去。直到夕阳西下,一行人带着满满的回忆准备返程。
就在众人沉迷于乡土之乐时,孝怀皇帝忽让使臣传信,说高丽兴兵犯境,辽东损失了几万军!桓侯接过军报,勃然大怒,他马上禀报了昭烈皇帝,决定马上带着一干人等返回长安。
离开之时,刘备再次叫郡县官员,一定要振兴楼桑村,让这片土地,永远繁荣昌盛下去。而后,众人踏上归程,马蹄声渐渐远去,只留下一片宁静祥和笼罩着楼桑村。
不说桓侯一行返回长安,先提一下辽东的战事。马超和康署镇守辽东,驻兵辽阳。此时的辽东百济、高丽合兵三十万,并要挟新罗也岀兵为助,不然就两国联手先灭新罗。
新罗王新生无奈,他也只得集合十万人马,叫勿新琼的兄弟勿新宇带领,随同二国北上,进攻辽东,要知战事如何发展,请看下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