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公堂。
随着包拯手里的斩签落地,“呛”的一声,龙头铡开启。
公堂上陡然被一股深寒的气息笼罩起来,不寒而栗。
瞧着龙头铡那锃亮的锋芒,庞太师惶恐到极点。
在死亡面前,没有谁能做到从容不迫,庞籍也不例外。
大业未成,尚未君临天下,他不想死。
“不,老夫不想死,老夫不想死——”
庞太师无法接受即将人头落地、身首异处这个现实。
但一切已经由不得他了。
都怪包拯这个小白脸,要不是他,自己焉有今日之惨败。
“包拯,都是你坏老夫的好事,老夫就算做了鬼,也不会放过你,你一定会不得好死的。”
庞太师知道大势已去,无法改变结局,他没有向包拯求情。
他宁愿死,也不要欠包拯任何的情。
反而出言诅咒!
包拯瞧着他那血红的目光,道:“庞太师,你死到临头尚不知悔改,当真是冥顽不灵,不可教化。本府倒要看看,本府是如何不得好死的。开铡——”
呛!
寒芒闪现,铡刀落下,庞籍在极度的愤怒、不甘和惶恐之中,彻底结束了生命。
人头滚落,鲜血四溅,再无半点生息。
“好!”
“杀得好!”
围观百姓一阵拍手叫好,解气不已,这个奸贼,终于遭到报应了。
“爹——”唯有庞妃,茫然不知所措。
失去了父亲最大的倚仗,还被打入冷宫。
仿佛生命已彻底被黑暗淹没。
没有光明,没有希望。
她匍匐于庞籍的尸首之上,失魂落魄,悲痛欲绝,泣不成声。
心中的仇怨也抵达顶点。
对她而言,庞家的今天,无疑是包拯一手造成的。
这个仇,只有记在包拯的头上。
对此,包拯也表示无奈。
既然做了包青天,有些事情就是无可避免的。
反正得罪的王公大臣已多不胜数,不在乎多一个庞家。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当下,衙役清理了庞籍的尸首,庞妃也落寞离开公堂。
包拯将此案的参与者,包括管家庞福在内,一律依法论处。
此案总算告一段落。
包拯心里说不出的畅快,人生最大的敌人被铲除,以后这朝堂之上,应该不会再有朝臣暗中使坏了吧?
转回后堂,包拯的青天功德也如约而至。
【案件完成,奖励5000功德】
包拯看了一眼系统界面。
功德点已累积到十万有余,包拯嘴角不由勾出一丝笑容来。
十万功德,足够购买一千斤高产水稻了。
现在正值初春播种的季节,是时候将高产作物全面推广了。
这一天,包拯已等很久了。
原本包拯准备第二天去上朝的时候,便在朝堂之上当着百官的面公布高产水稻一事。
孰料皇上还没有从太子流产的打击中晃过神来,一连罢朝三日不出,连范仲淹都不见。
瞧着皇上这样消沉下去也不是办法,第四天一早,包拯便换了朝服,独自进宫面圣。
皇上寝宫。
“官家,包大人求见!”内侍太监总管陈琳来到皇上床前。
“包拯?他见朕何事?不见!”
“这……”陈琳一愣,想说什么,欲言又止,他知道皇上心情不佳,不便冒犯龙颜,只好领命。
看着陈琳转身离去,赵祯又觉不妥。
为人君者,不理朝政,不见大臣,非人君之道。
于是叫住陈琳,“罢了,宣他觐见吧!”
陈琳一喜:“是!”
欣然离去。
片刻之后,包拯径直来到皇上寝室里,见了礼。
见皇上容颜憔悴,包拯宽慰道:“陛下,事情已经发生,还望陛下保重龙体,以江山社稷为重啊!”
赵祯道:“朕无碍,包卿见朕,所为何事?”
包拯道:“臣一则探望陛下龙体,二则乃是有事相商,陛下听后,定能龙颜大悦。”
见包拯说得煞有介事,赵祯都有些不信,包拯的嘴里能说出什么好事来,嘴角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包卿不妨说来!”
包拯也微微一笑,从袖口里取出一个小小的布袋,装得满满的。
赵祯皱眉:“此乃何物?”
“水稻!”
“水稻?”赵祯云里雾里,不知包拯又弄什么玄虚。
一大清早求见,就是为了给他看水稻?
不过赵祯也知道,包拯行事,素来神秘,绝不会单纯的给他看水稻那么简单,必有用意。
“是的!”
包拯一面说,一面解开布袋,将高产水稻种子呈递在赵祯面前,“陛下请看!”
只见一粒粒饱满硕大的稻种进入到眼里,赵祯昏暗的目光陡然锃亮,震惊不已。
“包卿,你说……你说这是水稻?”
长这么大,赵祯还从未见过如此颗粒饱满的稻谷。
“是的!”包拯笑说。
赵祯激动道:“何处得来?”
“此乃臣从海外商人手中所得,据那商人称,此稻亩产可达两千斤,所以,臣便秘密派人前往,购置了一千斤。”包拯不紧不慢地解释。
反正大宋还没有开启大航海,也没法去证实真假,随便吹呗!
“亩产两……两千斤?”赵祯一扫胸中阴霾,激动得脸上的肌肉都颤抖了起来。
亩产两千斤,这怎么可能,莫不是开玩笑吧!
要知道,大宋水稻的亩产,最多也就五百斤,而且还是江南水土丰茂的良田。
若是普通水田,也就两三百斤。
眼前稻谷亩产两千斤,足足翻了五六倍七八倍,换了谁能相信。
“包卿,此言当真?”
“臣何时欺瞒过陛下?”
瞧着包拯这郑重的神情,赵祯心中已有八九分信了,眼神也变得越发明亮,激动得无以复加,仰天叹道:“天佑我大宋,天佑我大宋啊!”
独自激动了半点后,方拉回思绪,满脸激动地嘱咐包拯:“包卿,朕赐你百亩良田,选一个良辰吉日,尽快播种!”
民以食为天,粮食从古至今都是国家稳定的最大基础。
无论何朝何代,但凡百姓能吃饱饭,国家就不会乱,也不会灭亡。
一切战乱的根源,都是粮食问题。
如今,天赐高产水稻,在赵祯看来,这无疑就是上天对大宋的眷顾。
日后百姓都吃饱了饭,大宋有了钱,何惧辽国?
“包卿,你为大宋立下盖世功勋,朕该如何嘉奖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