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重建启新程
夜色渐深,苏云澜站在熙熙攘攘的市场边缘,目光落在不远处那座破败的书院上。
斑驳的墙体在夜幕下显得格外沉重,仿佛诉说着无尽的沧桑。
她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重建书院的念头如破土的春芽般,在她心中迅速生长。
回到家中,屋内灯火温暖。
萧煜寒正坐在桌旁,翻阅着书籍。
苏云澜走到他身边,轻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煜寒,我想重建那座书院。”
萧煜寒闻言,抬起头,深邃的眼眸中映着屋内摇曳的烛光。
他定定地看着苏云澜,从她的眼中看到了坚定与希望。
没有丝毫犹豫,他握住她的手,语气低沉而充满力量:“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的重建书院,不仅仅是为了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更是为了这片土地的未来。
第二天,苏云澜便开始着手准备。
她找到了萧煜寒的弟弟,萧十八少爷。
十八少爷生性活泼,为人热情,是做宣传的好手。
“十八弟,我想重建书院,需要你的帮忙。”苏云澜开门见山地说道。
十八少爷一听,立刻来了精神:“真的吗?嫂子,这可是大好事啊!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说!”
苏云澜微微一笑,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
十八少爷听后,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会尽力配合。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苏云澜决定先从当地的富户入手,争取他们的支持。
而第一个目标,便是那出了名的吝啬鬼——钱富商。
阳光明媚,苏云澜带着十八少爷来到了钱府门前。
朱红色的大门紧闭着,门上的铜环闪着冰冷的光泽。
“咚咚咚。”十八少爷上前敲门。
不一会儿,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了出来,上下打量着苏云澜和十八少爷。
“两位是?”
“我们是来拜访钱老爷的。”苏云澜不卑不亢地说道。
管家一听,脸色立刻变得有些不耐烦:“我家老爷很忙,不见客!”
“就说萧家四少夫人苏氏前来拜访,有要事相商。”
管家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进去通报了。
片刻之后,大门缓缓打开,管家带着他们来到了一间装饰奢华的客厅。
钱富商正坐在太师椅上,手里盘着一对核桃,眯着眼睛打量着他们。
“不知四少夫人大驾光临,有何贵干啊?”钱富商的声音尖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苏云澜微微一笑,落落大方地说道:“钱老爷,听闻您乐善好施,我今日前来,是想请您为重建书院慷慨解囊。”
钱富商一听,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手中的核桃也停止了转动。
他冷哼一声,说道:“重建书院?四少夫人真是说笑了。我的钱财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可不是大风刮来的,恕难从命!”
苏云澜看着他那张布满算计的脸,心中明白,想要说服这个吝啬鬼,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她并没有气馁,只是淡淡一笑,说出了让钱富商脸色骤变的一句话:“钱老爷,您说的极是,挣钱确实不容易……”
苏云澜不慌不忙,从随身携带的包袱里取出一个账本,封皮略微泛黄,纸张却洁净,墨迹清晰,正是她打理果园以来,详细记录每一笔收支的账目。
她将账本轻轻放在钱富商面前的红木茶几上,发出轻微的“啪”的一声,打破了客厅里令人窒息的沉默。
“钱老爷不妨看看,这是我名下果园的账目,详细记录了每一笔支出和收入。”苏云澜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自信,“重建书院,并非单纯的付出,同样也能带来长远的利益。书院的兴盛,能提升当地的文化底蕴,吸引更多的人才,促进商业发展,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本地的商户。”
钱富商原本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闻言不屑地撇了撇嘴。
什么文化底蕴,什么人才,在他眼里,都是虚的,只有白花花的银子才是实在的。
但当他的目光落到账本上,随意翻开几页,脸上的表情却逐渐凝固。
账目上,一笔笔清晰地记录着果园的收入,各种果品的名称、数量、单价,以及总收入,都罗列得清清楚楚。
更重要的是,这些收入远超他的想象,简直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他原本以为苏云澜不过是个普通的农妇,没想到竟然有如此惊人的经商头脑。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钱富商的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眯缝的眼睛里闪烁着精光,贪婪的光芒几乎要溢出来。
他放下手中的核桃,拿起账本,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仿佛在欣赏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
他的态度明显松动,嘴角也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苏云澜将钱富商神情变化尽收眼底,心中暗喜。
她知道,这个老狐狸开始动心了。
“钱老爷,书院重建之后,可以开设一些与商业相关的课程,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我们这些商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书院的名气大了,也能吸引更多外地人前来求学,带动本地的消费,这其中的利益,可是不可估量的。”苏云澜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就在这时,萧煜寒轻轻握住了苏云澜的手。
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苏云澜转过头,看向他
两人之间的温情弥漫开来,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
钱富商抬起头,看着他们,
“四少夫人果然是女中豪杰,能将生意做得如此红火。重建书院,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钱富商缓缓放下账本,脸上堆满了笑容,但眼底深处却隐藏着一丝狡黠,“只是,这重建书院的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钱富商话锋一转,笑容中透着一丝狡黠:“四少夫人,这重建书院的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这样吧,如果书院建成后,能以老夫的名字命名,再让老夫参与书院的日常管理,老夫就勉为其难,出资……一半!”他故意拖长了声音,狮子大开口。
苏云澜心中冷笑,这老狐狸果然还是本性难移。
她不动声色地说道:“钱老爷,书院乃教书育人之所,以您的名字命名,恐怕不妥。至于参与管理,更是无稽之谈。您出资,我们感激不尽,但书院的管理,还是应该由德高望重的学者来负责。”
“那可不行!”钱富商一拍桌子,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他瞪着眼睛,毫不退让,“不出钱,一切免谈!”
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两人你来我往,各不相让。
钱富商摆出一副“我就是不讲理,你能奈我何”的架势,苏云澜则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客厅里弥漫着火药味,仿佛下一秒就要爆炸。
就在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萧十八少爷突然“哎呀”一声,打破了僵局。
他一拍脑袋,兴奋地说道:“钱老爷,您要是出资重建书院,那可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啊!到时候,我们请来全城最好的文人墨客,给您写诗作赋,歌功颂德,让您的美名流芳百世,岂不美哉?”
钱富商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他这辈子最缺的,就是名声。
那些文人墨客,平日里可没少嘲笑他是个暴发户,如果能让他们为自己歌功颂德,那可真是扬眉吐气了!
苏云澜见状,心中暗喜,知道这事有戏。
她趁热打铁,说道:“钱老爷,您看这样如何?您出资三成,书院的匾额上,可以刻上您的名字,以彰显您的功德。至于管理,您就别操心了,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您就等着享受美名吧!”
钱富商捋着胡须,心里盘算着。
三成,虽然比他预想的要多,但能换来一块匾额,还能让那些酸腐文人为自己歌功颂德,倒也不亏。
他故作为难地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罢了,看在四少夫人和十八少爷的面子上,老夫就勉强答应了!”
苏云澜长舒一口气,总算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虽然只拿到了三成的资金,但总比一分钱没有强。
她知道,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硬仗要打,但她有信心,一定能完成书院的重建。
得到了钱富商的首肯,苏云澜谢过离开。
钱富商也乐呵呵的送客,唯独对苏云澜带来的账本,仍旧念念不忘。
回程路上,看着苏云澜眉头紧锁。
“还在为书院的资金发愁?”萧煜寒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