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战终捷:文化复兴启幕
侍卫的声音颤抖着,几乎带着哭腔重复了一遍:“大人,药材……药材库……被烧了!”
萧景川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他脸色铁青,原本带着笑意的双眼此刻如同鹰隼般锐利,仿佛要将面前的空气撕裂。
“啪”的一声,他猛地拍案而起,桌上的茶杯、药碗、书籍,随着这声巨响,如同受惊的鸟雀般四处飞溅,落在地上摔得粉碎,茶水四溅,浸湿了桌案和地面。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药香,此刻却夹杂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带路!”萧景川语气冰冷,如同万年寒冰,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般。
他大步流星地走出医馆,身后跟着脸色煞白的侍卫和一群同样震惊的医士。
原本热闹的医馆瞬间鸦雀无声,只剩下众人急促的呼吸声和纷乱的脚步声。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药材库方向如同白昼。
萧景川远远地就看到那冲天的火光,一股怒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烧。
他快步走到火场附近,浓烟呛得他咳嗽不止,热浪扑面而来,烤得他脸颊生疼。
“怎么回事?查清楚了吗?”萧景川强忍着怒火,厉声问道。
周围的侍卫和负责守卫药材库的士兵一个个噤若寒蝉,低着头不敢看他。
其中一个侍卫战战兢兢地站出来,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回……回大人,我们……我们也不知道……只听到一声巨响,然后……然后就着火了……”
萧景川的目光如同刀锋般扫过众人,他敏锐地察觉到事情并不简单。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没有丝毫预兆,这其中必然有蹊跷。
他蹲下身,仔细查看地上的痕迹,发现了一些可疑的黑色粉末。
他捻起一些粉末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刺鼻的气味让他心中一沉。
“黑火药……”萧景川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寒意,“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好过啊……”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环视四周,沉声道:“传令下去,封锁全城,彻查此事!我倒要看看,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一个黑衣人站在阴影中,看着火光冲天的药材库,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借着火光,信封上赫然印着一个诡异的符号。
他将信封紧紧攥在手中,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大人,我们……”一个侍卫刚开口,就被萧景川打断。
“立刻去查!我要知道是谁干的!”
浓烟呛得人肺腑欲裂,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焦糊味。
萧景川的心,比这被焚毁的药材库还要焦灼。
隔离区内,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患者们原本燃起的希望之火,再次被绝望的冰水浇灭。
咳嗽声、呻吟声、哭泣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绝望的交响曲。
“大人,现在怎么办?药材被毁,很多病患的药都断了……”一个医士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哭腔。
萧景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知道,此刻他不能倒下,他是这些患者最后的希望。
他“慌什么!天塌下来有我顶着!药材没了,我们可以再找!敌人想看我们笑话,门都没有!”
萧景川立刻召集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兵分三路。
一路人马负责安抚隔离区内的患者,稳定人心;一路人马负责排查全城药店,紧急征调剩余药材;而萧景川自己,则带着精锐侍卫,根据现场遗留的线索,追踪幕后黑手。
敌人显然低估了萧景川的决心和能力。
他们以为烧毁药材库就能彻底击垮萧景川,却没想到这反而激起了他更强烈的斗志。
萧景川凭借现代刑侦知识,迅速锁定了目标,并顺藤摸瓜,将隐藏在城中的敌对势力一网打尽。
原来,这起事件的幕后主使,正是之前被他挫败的刘混混及其背后的势力。
他们怀恨在心,便铤而走险,妄图通过制造混乱来报复萧景川。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追捕的过程中,萧景川意外发现了敌人的秘密仓库,里面囤积着大量被他们劫走的药材。
这些药材,正是之前运往隔离区的物资。
消息传回隔离区,如同久旱逢甘霖,患者们欢呼雀跃,绝望的阴霾一扫而空。
萧景川的名字,再次被人们传颂,他成了拯救黎民于水火的大英雄。
站在人群中央,沐浴着众人崇拜的目光,萧景川心中却异常平静。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艰巨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突然,一个身影从人群中冲了出来……
宋婉儿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来,小小的身子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冲击力,直接扑进了萧景川的怀里。
柔软的触感,熟悉的馨香,让萧景川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
他下意识地抱紧了她,感受着她身体微微的颤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柔情。
“大人!你没事吧?我好担心你!”宋婉儿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紧紧地抱着萧景川的腰,仿佛要将他揉进自己的身体里。
萧景川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后背,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傻丫头,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你看我像是那种轻易被打倒的人吗?”
四目相对,无需多言,爱意在两人之间流动,如同无声的旋律,谱写着动人的篇章。
周围的人们都放缓了呼吸,小心翼翼地不打扰这温馨的一幕,眼里充满了羡慕与祝福。
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终于,疫病被彻底消灭!
患者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地走出隔离区,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他们高声欢呼着萧景川的名字,感恩着他的大恩大德。
整个城市都沸腾了,如同过年一般热闹。
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交织成一曲胜利的赞歌,响彻云霄。
萧景川,这个曾经的落魄公子,如今成了拯救黎民于水火的大英雄。
朝廷降下重赏,百姓夹道欢迎,他的名字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传奇。
他的事迹被编成各种故事,在茶馆酒肆中流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一刻,萧景川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享受着无上的荣光。
他站在人群中央,沐浴着人们崇拜的目光,却并没有因此而迷失。
他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胜利的喜悦如同一阵潮水般退去,萧景川的心中逐渐恢复了平静。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为他欢呼的人们,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把拉过身边的宋婉儿。
“婉儿,你有没有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萧景川望着欢腾的人群,心中却如同古井无波。
这场疫病的胜利固然值得庆祝,但它也暴露了大盛王朝的软肋——文化底蕴的缺失。
愚昧和迷信,才是这场瘟疫滋生的土壤。
他深知,要想彻底根治这种顽疾,必须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
“婉儿,你有没有觉得,这场胜利,更像是一场警钟?”萧景川转头看向身边的宋婉儿,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宋婉儿歪着头,略带疑惑地看着他,“大人的意思是……?”
“一场瘟疫,几乎让整个大盛陷入瘫痪。百姓们不懂医理,只知求神拜佛,任由疾病蔓延。这难道不是我们文化上的缺失吗?”萧景川语气沉重,仿佛在拷问着自己,也拷问着这个时代。
宋婉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虽然不明白萧景川话里的深意,但她能感受到他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第二天,萧景川便向朝廷递交了一份名为《文化复兴计划》的奏折。
奏折中,他详细阐述了文化复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包括兴办学校,普及教育,鼓励文化创作等等。
这份奏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朝堂之上,以陈太傅为首的传统文人集团立刻表示强烈反对。
“荒谬!简直是离经叛道!我大盛以儒家思想为立国之本,岂容你这般胡乱更改?”陈太傅吹胡子瞪眼,唾沫星子横飞,仿佛萧景川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陈太傅此言差矣,”萧景川不卑不亢地回应,“儒家思想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难道陈太傅希望看到我大盛的百姓永远愚昧无知吗?”
“你……”陈太傅被萧景川怼得哑口无言,气得脸色铁青。
朝堂之上,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争论不休。
萧景川知道,文化复兴的道路注定充满荆棘,但这并不能动摇他的决心。
他眼神坚定,心中默默地说:新的征程,即将开启!
散朝后,萧景川走在回府的路上,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他停下脚步,看向身边的侍卫,“去,把城中最有才华的几位年轻文人请到府上,就说我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