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兴高潮:破局盛举在望
萧景川面对周学士的抵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他明白,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引来反弹。
他早已预料到这场文化复兴之路会充满荆棘,但越是艰难,他越是要迎难而上。
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萧景川事必躬亲,从场地选择到节目安排,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他废寝忘食地工作,书房的灯火常常彻夜通明。
巨大的压力让他感到身心俱疲,但他眼神中的坚定却从未动摇。
筹备团队的成员们也被他的斗志所感染,每个人都绷紧了弦,紧张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团队中。
周学士果然如萧景川所料,联合了一众老学究,对萧景川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他们四处散播谣言,诋毁萧景川的计划,说他这是“离经叛道”、“哗众取宠”,甚至有人上书弹劾他“扰乱纲常”。
面对这些攻击,萧景川没有选择沉默,他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他以雄辩的口才和无可辩驳的证据,一一驳斥了那些无稽之谈。
他指出,文化需要创新,需要发展,墨守成规只会导致文化的衰落。
他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支持,也让那些老学究们哑口无言。
双方矛盾激化,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一场关于文化未来的争论,在京城内外愈演愈烈。
萧景川站在风口浪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毫不畏惧。
他知道,这场斗争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大盛文化的未来。
“大人,账房来报,赵富商临时变卦,撤回了赞助,说是另有安排……”侍卫的声音低沉,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萧景川手中的笔“啪”地一声掉落在桌案上,溅起一滴墨汁,在洁白的纸上晕染开来,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撤资?
又是撤资!
萧景川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眼前一阵发黑。
这段时间为了筹备盛会,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心力,好不容易才拉到赞助,如今赵富商突然撤资,无疑是雪上加霜。
他用力揉了揉眉心,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资金缺口如此之大,该如何是好?
筹备工作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若是现在功亏一篑,岂不是前功尽弃?
巨大的压力如同潮水般涌来,压得他喘不过气。
书房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沉闷得让人窒息。
他感到一阵无力,瘫坐在椅子上,双眼无神地望着天花板。
难道,真的要放弃吗?
不,绝不!
萧景川猛地站起身,他就不信,凭他现代人的智慧,还能被这点困难难倒?
他迅速在脑海中搜索着可行的方案,分析着每一个赞助商的背景和动机。
对了!
吴才子!
萧景川突然想起吴才子曾经对他表达过对文化盛会的支持,只是碍于周学士的压力,一直不敢公开表态。
如果能说服吴才子,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萧景川立刻动身,亲自前往吴才子的住所。
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打动了吴才子。
吴才子被萧景川的真诚和热情所感染,当场答应帮忙联系其他富商,并带头捐献了一笔不小的款项。
有了吴才子的支持,事情进展得异常顺利。
其他富商看到吴才子都带头捐款了,也纷纷慷慨解囊。
短短几天时间,资金缺口就被补上了。
消息传回府中,整个筹备团队都沸腾了。
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压抑的氛围一扫而空。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对萧景川充满了敬佩。
“大人,您真是神了!这都能化解危机!”一个幕僚激动地说道。
萧景川淡淡一笑,心中却长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
“大人……”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萧景川转头看去,只见宋婉儿正站在他身后,眼中充满了关切……
宋婉儿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参汤,轻手轻脚地走到萧景川身边。
萧景川抬起头,看到她关切的眼神,心中一暖。
连日来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消散殆尽。
“大人,您辛苦了,喝碗参汤补补身子吧。”宋婉儿柔声说道,将参汤递到他面前。
萧景川接过参汤,轻轻抿了一口,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他看着宋婉儿,目光中充满了感激。
“婉儿,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
宋婉儿的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轻声说道:“能服侍大人,是婉儿的福分。”
两人四目相对,温馨的氛围在两人间流淌。
周围的幕僚们见状,纷纷识趣地走开,将空间留给他们。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参汤香气,混合着宋婉儿身上特有的馨香,让萧景川感到无比的放松和舒适。
几天后,大型文化盛会如期举行。
京城内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各方文人墨客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盛况。
萧景川身着华服,站在高台上,侃侃而谈。
他以现代的视角,阐述了新的文化理念,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墨守成规,只会导致文化的衰落。我们应该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才能让大盛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萧景川慷慨激昂的声音响彻整个会场。
他的演讲,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在场的文人们被他新颖的观点所震撼,纷纷表示赞同。
盛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人们兴奋地讨论着,萧景川站在荣耀的巅峰,享受着众人的崇敬。
他环视四周,目光落在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上……
“周学士,好久不见……”
萧景川的目光落在周学士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缓缓走下高台,步履稳健,如同一个凯旋的将军。
“周学士,您看,今日盛会还算入眼吗?”萧景川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周学士老脸一红,如同熟透的柿子,他没想到萧景川竟会主动与他搭话。
他嗫嚅了几下,却说不出一句话。
其他老学究也都低下了头,脸上写满了羞愧。
萧景川没有逼迫他们,反而语气诚恳地说道:“诸位都是大盛文化的栋梁,晚辈一直心存敬意。文化复兴并非要摒弃传统,而是要推陈出新,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诸位若是愿意,不妨与我等一同,为我大盛文化,添砖加瓦?”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谁也没想到,萧景川竟会如此大度,主动向这些曾经反对他的人抛出橄榄枝。
一时间,人们看向萧景川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赞赏。
周学士等人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他们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
最终,周学士长叹一口气,拱手道:“萧大人胸襟广阔,老夫佩服。我等愿意加入,为大盛文化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其他老学究也纷纷表态,表示愿意放下成见,与萧景川共同努力。
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将盛会的气氛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个内侍匆匆跑来,打破了这片和谐。
“萧大人,宫里来人了!急诏!”内侍气喘吁吁地说道,手中捧着一份明黄色的卷轴,那是皇帝的诏令。
萧景川心中一凛,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接过诏令,入手沉甸甸的,仿佛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绝不简单。
他看了看四周兴奋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
大盛的文化复兴之路,才刚刚开始,怎么会有急诏?
是福是祸?
他无从得知,新的未知挑战,正等待着他。
他微微颔首,示意内侍先行退下,手中紧紧攥着那卷明黄色的诏令,转身,朝书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