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遥深表怀疑:“有那么多好心人吗?”
他在村子里有父亲护着,都没少听闲言碎语,有次还被找过麻烦,幸好邻居人不错,但也只有邻居一家而已。
“有啊,我们那儿比这里好,有专门针对未成年的保护,记得我说你年纪小吗?真到我们那儿,你这年纪就是小孩儿,出去打工人家都不敢收,一旦有人举报,收你的老板有可能被抓去坐牢。”
萧漫拿起挂着的衣服给白遥穿上,虽然房间够暖和,可也不是穿着单衣就能受住的。
见萧漫不说,白遥不太满意,但想着两个地方的差异应该不小,日后多的是时间慢慢聊,便顺着萧漫的话往下:“那姐姐怎么赚钱啊?”
“在书院读书,靠同窗推荐,或者赚同窗的钱。”
她遇到的老师同学真的都很好,家教一对一能长时间做开,全靠同学们与老师四处帮她宣传。
甚至有时候地方偏僻,或者就在同学家附近,介绍人都会陪她一起去熟悉环境。
虽然一路坎坎坷坷,但从不缺好心人相助。
白遥从床上下来,自己穿好衣服,继续问:“姐姐的朋友原本就叫萧昭吗?”
“是这个音,但不是日月昭昭的昭,而是朝阳的朝。”
梳妆台前,萧漫拿起桃木梳,帮白遥束发。
白遥想到哪儿问到哪儿,萧漫用他能理解的方式给予回答。
直到早饭送过来,两人才打开房间门。
早饭后,高露送过来一个锦盒。
白遥好奇的探头,只见里面放着一对半圆玉佩,眼前一亮,但紧接着又觉得这玉格外眼熟。
“这玉……是姐姐从库房拿出来的那块?”
玉佩形状是带着弧度的月牙,上面雕的是栩栩如生的桃花,剩下的玉料做成了八颗珠子。
“我想着没送过你什么,就画了图纸写明意图,交给工匠雕成一对玉佩,你看看是否合意,趁着热乎,还能送回去修改。”
因名字与桃花有关,加上桃花定情的原因,白遥很喜欢桃花,那日在首饰铺子里,还特别喜欢成双成对的簪子、玉佩、吊坠这类东西。
只是似乎都不太满意,出来时她还特意问过白遥为什么没买,拿到原因加上自己原本有的想法,画了图纸。
虽然自己做更有意义,可玉石雕刻原身也不会,想要学会不知得猴年马月去了。
且这玉料珍贵,是女皇最初被封为皇太女时得到的赏赐,只此一块,看她眼馋送给了她。
这块玉石不敢说绝无仅有,但异常珍贵,即便真的学成了,也不敢拿来雕刻,还是专业的工匠师傅更好。
白遥把两块都拿起来,放在一起是个严丝合缝的正圆,上面的每一朵桃花都十分完整,没有一朵有残缺。
两块玉佩上的仔仔细细挨着看了一遍,一边桃花朝上一边朝下,每一处细节都与另一边呼应。
看了会儿,萧漫就笑了起来,不用再问结果。
白遥如此爱不释手,显然是喜欢的。
好一会儿,白遥才把玉佩放回盒子里:“这么好的玉佩挂在外面磕碰到得心疼死,还是当吊坠吧,找个绳子穿起来,珠子刚好做配。”
“这样的大小,玉佩、坠子都可以。”
想着萧漫平日里很少带非必要的首饰,转头问道:“姐姐会带吗?”
看着白遥亮晶晶的眸子,萧漫忍不住捞过来亲了口:“当然会。”
大雪从半夜开始,清早起来没多久就变成了小雪。
白遥不喜欢下雪与不太怕冷都乡下生活带来的,眼看小雪出门蹦跶,所到之处留下整齐可爱的脚印,也来了兴致。
走出门,听着嘎吱嘎吱的声响,感受着雪花落在脸上化开的冰凉,与记忆中透骨的寒不一样,反倒带着几分清凉舒爽。
“姐姐,这天不影响我们练剑。”
虽然没了危机,可他仍旧坚持练剑,天玄山秋狩时,他的武功没起太大作用,可也是有一定作用的,让他备受鼓舞。
萧漫想了想,应了下来。
地上雪滑,但两人都有内力支撑,萧漫又特意找了没扫雪的空地,厚厚的雪总是要比薄薄的冰更不容易摔倒。
只是停下的那一刻,白遥脚下一滑往后栽去。
萧漫呼吸一紧,条件反射的扔了木剑朝白遥扑去,正正好好把人安然的抱进怀里,摔在雪地上。
白遥偏头看着萧漫,飞快的在萧漫唇上亲了下,笑容狡黠:“这次摔倒不假了吧?”
萧漫心下一松,无奈的笑着夸赞:“原来是特意考验我呢,不错不错,长进不少,这次还真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刚想要起来,就听白遥轻吸了口气,跟按了暂停键般停下来,紧张不已:“伤到哪儿了吗?”
“可能是最近太懒,今天又太忘乎所以,腿上一抽一抽的疼。”
这次摔倒还真不是故意的。
“那先缓一会儿,起来了回房间我给你揉揉。”
腿抽筋不是什么大问题,萧漫又躺了回去,等白遥缓过来。
可想着白遥的话,又补充道:“从明天开始,继续练武,不管怎样总要保持身体健康。”
白遥偏头看着白遥讨价还价:“那也得晚点儿再练,冬天大早上真不想出房间。”
不怎么怕冷,可也不愿大冬天早早出来受冻。
“多活动只是为了身体健康,不是为了练的多强,下午练、晚上练都可以。”
腿上缓过来,白遥迅速翻了个身,鼻尖想碰,呼吸纠缠,嗓音压低带着几分蛊惑又含着几许委屈:“说起来,回来后我们晚上就没再活动过了,姐姐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萧漫呼吸发紧,扣在白遥腰间的手不自觉的紧了紧:“胡说,回来之前折腾的太狠自然得停一停,之后忙起来你又事事亲力亲为,我都怕你休息不够。”
感受着萧漫的呼吸变化,听着萧漫加速的心跳,白遥眼眸微弯,低头吻了上去。
他的本事还做不到事事亲力亲为,只是尽可能多盯着点儿而已,毕竟是他日后的家,未来许多年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