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老洋房里,陈映坐在密室的钢琴前,细细研读着李秋芸的训练笔记。笔记里不仅有详细的训练方法,还记录了许多超前的表演理论。
“还没休息?”黎明月端着两杯咖啡走进来。
“在研究教学大纲。”陈映接过咖啡,“明天就要开始首批招生了,得把这套体系彻底理顺。”
“我刚整理了报名表。”黎明月在她身边坐下,“足足有三百多人报名,但名额只有五十个。”
陈映翻看着报名表,目光在几个名字上停留。作为一个重生前的知名导演,她对这个时期的演艺圈很熟悉。这些报名者中,有几个日后成就斐然。
“刘瑾年,乔晓山,沈婉如……”她喃喃念着这些名字,“看来要给他们特别安排一场甄选。”
“我也是这么想的。”黎明月取出一份方案,“不如就用密室来考核。让他们即兴表演,通过这些特殊角度的镜子观察他们的表演细节。”
陈映眼前一亮。重生后的黎明月越发沉稳,很多想法都颇具创意。她正要说什么,楼上突然传来一阵响动。
“这么晚了,还有人?”黎明月警觉地问。
陈映启动【导演天眼】,借着月光看清了楼上的情况。是季雨婷,她正在排练厅练习。
“去看看。”陈映起身。
排练厅里,季雨婷正沉浸在一段现代舞中。她的动作融合了芭蕾的优美与东方武术的力量,颇具创新性。看到陈映和黎明月,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停下。
“睡不着,就来练习了。”她解释道,“这是我在巴黎学到的一套训练方法,准备教给学生。”
“很特别。”陈映说,“这种中西合璧的风格,正是我们需要的。”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程砚之的声音响起:“夫人,有人在外面鬼鬼祟祟。”
三人迅速走到窗前。月光下,几个黑影正在围墙边徘徊。
“又是协和的人。”季雨婷一眼认出其中一个,“他们这是……”
话未说完,只见那些人掏出什么东西,开始往墙上喷涂。借着路灯的微光,隐约可以看到“汉奸学校”几个大字。
“这些混蛋!”黎明月气得浑身发抖。
“别急。”陈映拦住她,转头对程砚之说,“拍照。”
程砚之心领神会,很快拍下了几张照片。这些照片,日后必定派上用场。
等那些人离开,陈映却突然笑了:“他们这是给我们做了免费宣传。”
“宣传?”黎明月不解。
“想想看,他们为什么要用‘汉奸’这个词?”陈映意味深长地说,“这说明他们害怕了。害怕我们培养出真正有民族气节的演员。”
此言一出,季雨婷眼前一亮:“我明白了。这反而坚定了我的决心。”
“不只是你。”黎明月说,“我相信很多有志青年,都会因此更加关注我们的学校。”
陈映看着窗外的月光,心中已有主意:“明天的甄选,就以‘民族魂’为主题吧。让我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热爱艺术的人。”
翌日一早,前来报名的人果然更多了。原来那些涂鸦非但没有吓退人,反而激起了更多年轻人的热情。
“夫人。”林双双匆匆跑来,“刚收到消息,连香港和新加坡都有人报名!”
“南洋来的?”陈映和程砚之对视一眼。两人都想到了“黑蝶”组织。
“让他们来吧。”陈映胸有成竹,“这样更好。”
甄选正式开始。陈映坐在评委席上,看着一个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走上舞台。有人朗诵,有人演独角戏,还有人展示戏曲功底。
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传来:“下一位,沈婉如!”
陈映精神一振。在她重生前的记忆里,沈婉如可是华语电影史上的传奇人物。她曾凭借一部谍战片横扫亚洲影坛,还获得过国际大奖。
只见一个清瘦的女孩走上台。她没有刻意表演,而是静静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父亲是话剧演员,在抗战中为救同胞而牺牲。从那时起,她就立志要用艺术来传递力量。
陈映暗暗点头。这个年代,有人为名利,有人为理想。显然,沈婉如属于后者。
甄选持续了整整三天。陈映和评审团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终于从三百多名报名者中选出了最终的五十人。
“这份名单我很满意。”马老师翻看着录取名单,“小沈的表现尤其出色。”
陈映点头。沈婉如确实是个可塑之才,尤其是她那种发自内心的执着,让人印象深刻。除了她,还有几个学生也展现出不凡的潜质。
“那个叫乔晓山的男生也不错。”云心如说,“表演《雷雨》的片段时,那种压抑的力量很到位。”
正说着,林双双匆匆跑来:“夫人,出事了!协和那边放话说要和我们‘比比教学成果’,扬言三个月后要在兰心大戏院举办汇报演出。”
“三个月?”季雨婷皱眉,“他们这是存心为难。新生刚入学,哪有那么快能登台演出。”
陈映却笑了:“不,这是个好机会。”
众人不解地看着她。只听她继续说:“与其躲着他们,不如正面交锋。这场比试,我们接下了。”
“可是……”
“没有可是。”陈映胸有成竹,“我已经想好了训练方案。”她转向赵元勋,“形体课得提前开始,重点训练‘无声戏’。”
赵元勋立即明白了她的用意:“默剧最能体现一个演员的基本功。如果能用无声表演打动观众,就证明我们的教学是成功的。”
“没错。”陈映又看向季雨婷,“你负责语音训练,要让学生学会用最自然的声音表达情感。”
季雨婷点头:“我可以把巴黎歌剧院的发声方法和中国戏曲的气息运用结合起来。”
“张教授。”陈映继续安排,“您主讲表演理论,重点讲授斯氏体系和李秋芸的心得。”
布置完任务,她看向黎明月:“你来统筹这次汇报演出。剧本我们自己创作,就改编李秋芸的《红鸾喜》。”
此言一出,马老师眼前一亮:“好主意!用这部戏来回应他们,再合适不过。”
正说着,程砚之走进来:“夫人,查到协和最近的动向了。他们打算在汇报演出时请一批日本电影界的人来观摩。”
陈映冷笑:“果然。他们这是想借机打压我们,讨好日方。”
“不止如此。”程砚之压低声音,“听说‘黑蝶’组织也会派人来。”
办公室里一阵沉默。过了半晌,陈映才开口:“既然如此,我们更要把这台戏演好。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
当天下午,开学典礼如期举行。五十名新生齐聚礼堂,个个神采奕奕。陈映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
“欢迎你们来到黎氏演艺学院。”她说,“在这里,你们不仅要学习表演技巧,更要学会如何用艺术传递真实的情感。”
“记住,演员首先是个真诚的人。只有心中装着真善美,才能在舞台上打动观众。”
话音刚落,掌声雷动。沈婉如的眼中闪着泪光,乔晓山握紧了拳头。这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都被她的话语打动了。
陈映看向窗外的梧桐树。秋风吹过,金黄的叶子纷纷扬扬。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那些未来的影帝影后,正在这里播下梦想的种子。
“开始上课吧。”她对等候在一旁的老师们说。
于是,一场改变华语电影史的教育实验,就此展开。而那些风云变幻的岁月中,这个初具规模的学院,将成为无数艺术家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