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书房里,陈映伏案疾书。作为一个重生前的国际知名导演,她深知一个好剧本对电影的重要性。现在摆在她面前的,正是《乱世佳人》的第一稿。
“这场戏还是不够有张力。”她皱眉划掉一段对白,重新构思。作为黎氏影业的第一部自制电影,这个剧本承载着太多期望。
黎明月推门而入,手里端着一杯咖啡:“母亲,这么晚还在写?”
“嗯。”陈映接过咖啡,“这部戏关系重大,必须万无一失。”
黎明月凑过来看剧本。这个月来,她参与了大量剧本讨论,对现代电影叙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苏雨棠这个角色……”她翻到某一页,“为什么要用倒叙的方式展现她的过去?”
“这就是我想尝试的新手法。”陈映放下笔,“传统叙事往往是按时间顺序展开,但人的记忆和情感并非如此。当一个人面临重大抉择时,过往的片段会不断闪回。”
“就像蒙太奇?”
“对,但不只是简单的蒙太奇。”陈映起身踱步,“我想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动交织在一起。比如这一场……”
她翻到剧本中段:“苏雨棠在舞会上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表面谈笑风生,内心却在不断回忆那个雨夜的场景。这种内外的反差,才能真正展现人物的复杂性。”
黎明月若有所思:“这确实很新颖。不过……”她迟疑道,“观众能接受吗?”
“这正是我们要做的。”陈映眼中闪着光芒,“不能总是被观众的习惯限制,要引导他们接受新的表达方式。电影不应该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它可以成为一面镜子,映照人性的深度。”
正说着,林双双匆匆跑来:“夫人,刚收到消息。上海日报的影评人徐中行要来访,说是对我们的新片很感兴趣。”
陈映和黎明月对视一眼。徐中行是上海滩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以犀利着称。他突然造访,恐怕另有目的。
“见见也好。”陈映说,“正好听听业内的声音。”
没过多久,徐中行就到了。这位文艺界的“笔下阎罗“看上去五十出头,戴着一副圆框眼镜,举止儒雅。
“久闻陈总监要自编自导,特地来讨教。”他开门见山,“听说这次要突破传统?”
“徐先生消息很灵通啊。”陈映笑道,“剧本还在创作中,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徐中行推了推眼镜,“只是听说您要用一些前卫的叙事手法,不知是否考虑过市场接受度?”
“市场很重要,但艺术的创新更重要。”陈映不卑不亢,“徐先生觉得,观众永远只能接受老一套吗?”
徐中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有意思。那么,可否让我先睹为快?”
陈映递上剧本初稿。看着徐中行认真阅读的样子,她心中已有计较。这位影评人的到访,或许正是一个契机。
徐中行读得很慢,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偶尔还会在剧本边缘写下批注。整个书房安静得能听见纸张翻动的声音。
“好剧本。”终于,他合上剧本,神色复杂,“尤其是这种心理描写和情节推进的手法,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不过……”
“徐先生请说。”陈映做了个请的手势。
“就怕有人接受不了。”徐中行意味深长地说,“尤其是那些习惯了传统叙事的‘大人物’。”
陈映若有所思。这番话显然另有所指。作为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徐中行的消息网很广。他此时提醒,必有深意。
就在这时,林双双又急匆匆地跑来:“夫人,松竹株式会社的人来了!”
“这么晚了?”黎明月皱眉。
“他们说是路过,想跟您讨论一下关于新片的事。”
陈映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已近午夜。这个时间“路过”,显然是有备而来。
“让他们稍等。”她对林双双说,然后转向徐中行,“徐先生要不要留下来喝杯茶?”
徐中行摆摆手:“还是改日再来讨教吧。”临走前,他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对了,最近有人在打听您这个剧本。小心为上。”
送走徐中行,陈映才让林双双请松竹的人进来。来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上次见过的项目主管山田,另一个却是个陌生的年轻人。
“这位是我们的剧本顾问中村先生。”山田介绍道,“他对华语电影很有研究。”
陈映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中村。这个年轻人看上去三十出头,举止文雅,说起中文来也毫无口音。但她总觉得对方的眼神深处藏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听说陈总监在写一个创新性的剧本?”中村开门见山,“我们很感兴趣。如果合适的话,松竹愿意投资。”
“太客气了。”陈映笑道,“不过剧本还在创作阶段,不便外传。”
“当然,当然。”中村也笑了,“我们只是想提供一些建议。比如说,现在的观众其实更喜欢轻松愉快的故事,太过深沉的主题可能……”
“中村先生似乎很了解我的剧本?”陈映突然打断他。
中村明显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如常:“只是听说而已。”
正说着,程砚之突然推门而入。他的出现似乎让两位日本客人有些不自在。
“夫人。”程砚之递过一份文件,“威廉姆斯先生让我转交给您。”
陈映接过文件,是一份投资协议。她假装认真阅读,余光却注意到中村在看到程砚之时,眼神闪过一丝异样。
“既然这么晚了,两位不如明天再来详谈?”她合上文件,礼貌地说。
送走日本人后,程砚之立即说:“刚才那个中村,很可疑。”
“我也觉得。“陈映若有所思,“他对剧本的了解太详细了。”
“会不会是……”黎明月欲言又止。
“剧本泄露了。”程砚之肯定地说,“而且我认得中村。他不是什么剧本顾问,是日本特务机关的人。”
陈映心中一紧。她想起徐中行临走时的提醒,又联想到最近种种异常,一个大胆的推测逐渐成形。
“让人盯着他们。”她对程砚之说,“另外,查查最近接触过剧本的所有人。”
“已经在查了。”程砚之说,“不过我担心,他们真正的目的不是剧本本身。”
“而是想借此打探我们的底细。”陈映接过话头,“尤其是关于南洋那边的计划。”
此时的上海街头,夜色正浓。一辆黑色轿车悄然驶过,车上的中村正在通过无线电联络:“目标已经接触,她比想象中更警惕。建议启动b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