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着盘点下一位!】
【他被称为晚唐第一风流才子!】
【他的诗歌兼具豪迈与婉约,历史纵深与人间烟火气。】
“好大的口气!”
李白抬头看着天幕,不由地皱眉说道。
风流如他,都不敢自称第一才子。
他倒要看看,这人是否能当得天幕如此夸奖!
【他就是历史十大诗人第九名,杜牧!】
“竟是杜牧之!”
陆游只感觉嗓子发干,这天幕排的都是比他厉害的人?
这还怎么玩!
“牧之兄上榜了!”
天幕下,李商隐看到杜牧上榜后,非常高兴地说道。
他一直拿杜牧当偶像,只是对方似乎不怎么待见他。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晚唐着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他的一生交织着显赫家世、政治抱负、仕途坎坷与文学辉煌。】
“什么?!”
“后世人竟然将吾与李商隐那小子并称小李杜?”
“还是李商隐在前面?!”
时任司勋员外郎的杜牧,看着天幕中的内容,不由得皱眉说道。
他和李商隐关系复杂,李商隐是他堂哥杜悰的表弟。
两人之前并无交集,去年还是第一次见面,不过李商隐似乎很是推崇他的诗还写了两首诗送给他。
杜牧对李商隐的印象就是对方的政治头脑太差了,夹在在牛李党争中左右为难,
至于李商隐的诗,杜牧不太喜欢,认为太过含蓄细腻,像是深闺怨妇一样。
【杜牧出身京兆杜氏,祖父杜佑为三朝宰相,着《通典》开中国典章制度史先河。家族熏陶使其自幼熟读经史,心怀“致君尧舜”之志。】
“咦?京兆杜氏?!”
“这杜牧岂不是和杜子美一个宗族!”
天幕下,李白一愣,惊讶万分地说道。
好好好!
你们一个个都是出身名门望族。
就我李太白是商人的儿子!
这不公平啊!
“这杜牧竟然也是京兆杜氏族人?”
杜甫看到这里,也傻眼了。
他去世的时候,杜牧还没出生。
现在的杜甫,连杜牧的祖父杜佑也不认识。
京兆杜氏是个庞大的家族,有许多旁系分支,家族弟子直接不认识也属于正常现象。
【杜牧十岁时祖父去世,家道渐衰。十五岁研读《孙子兵法》,作《注孙子》,展露军事才华。】
【二十三岁时,杜牧作《阿房宫赋》,借秦讽唐,文采与批判锋芒震动晚唐文坛。】
【虽然阿房宫赋不是诗歌,但是也能看出杜牧的文学水平。】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
“胡闹!狗屁的阿房宫!”
“朕就打了个地基,都没有建造一点房子!”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彻底绷不住了,直接对着天幕开始骂了起来。
他根本就没有像史书说的那样,建造了大片的宫殿!
这杜牧倒是好想象力,还绘声绘色地描述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合着他上辈子还是项羽不成?!
“好文采!这杜牧不愧是能上得此榜的才子!”
曹植看着这篇《阿房宫赋》,眼睛一亮,赞叹连连地说道。
相比于诗,他更喜欢赋,也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在写赋上面。
【杜牧二十六岁中进士,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步入仕途。】
【为求仕进,杜牧先后入江西、宣歙、淮南节度使幕府,任掌书记等职。】
【他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任职时,写下大量扬州风情诗,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风流之名由此传世。】
“好一个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李白看到这句诗,顿时把酒碗扔在地上,拍手称赞道。
他如今困顿在长安,连一官半职也未求得,每天浑浑噩噩地喝酒作诗,和杜牧倒也有共同的心境。
都怪王维那小子!
若不是王维,他恐怕已经成为玉真公主的入幕之宾,取得一官半职简直如同喝水一般简单!
而王维出身太原王氏,那可是比京兆杜氏更显赫的世家门阀!
“唉!”
李白郁闷地叹了口气,又给自己倒了一碗酒。
【为官期间,杜牧作《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策论,主张削藩强兵,预言泽潞镇叛乱,但未被朝廷采纳。】
【37岁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后因弟病弃官,辗转任宣州团练判官。】
【42岁起,他连续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任上关心民生,兴修水利,却自嘲“三守僻左,七换星霜”,感慨壮志难酬。】
【因与牛党领袖牛僧孺交好,杜牧被李党排挤,终身未居要职。】
“岂有此理!”
唐太宗李世民一掌拍在桌案上,勃然大怒地说道。
“后世的大唐朝堂,官员竟然如此明目张胆地拉帮结派,互相倾轧!”
“这置皇权于何地?”
“又置大唐皇帝于何地?!”
李世民的虎目中蕴含着愤怒,对着天幕怒喝道。
他是万万没想到,晚期的大唐竟然会成为这副模样!
看来,不争气的大唐皇帝,不止李隆基一个人,甚至还有更懦弱无能的皇帝。
【46岁时,杜牧回长安任司勋员外郎,后迁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令,达到仕途顶峰。】
【他晚年整理毕生诗文,自编《樊川文集》,收作品450余篇,奠定文学地位。】
【大中六年冬,杜牧卒于长安,享年49岁,葬少陵原。】
“什么?!”
“吾竟只有两年的寿命了?”
杜牧闻听此言,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快傻了。
我刚踏上仕途的巅峰好不好?
天幕你竟然说我两年后就死了?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杜牧的诗作!】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天幕!朕恨你!”
唐玄宗李隆基看到这首诗后,顿时气得手都在哆嗦,指着天幕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