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鸠?
熙微觉得这图腾有些眼熟,好似在哪里见过。
忽然,脑海中闪过一副画面。
她想起来了,归云镇的棺材铺。
那一年,她刚从这具身体醒来。归云镇街巷有一家棺材铺,门口的招牌上便刻了这样一只银鸠。
还有那棺材铺中的六层红木棺椁。
归云镇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出现公侯才有资格享用的棺椁实在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银鸠!公侯棺椁!雍州!
这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熙微打开了数十个藤箱,里面无一例外全是大魏精兵所配置的兵器。
仅仅这一处密室,粗略估算竟有数万件兵器。
按照大魏精兵的配置所需,那么雍州手中的兵将至少也要有数万人之多。
这幅地图中标注了三处大型密室。
如果,这几处密室中全部都是兵器,这雍王手中的兵至少有二十万。
二十万精兵,已经足够起兵造反。
熙微觉得事情或许没有到那一步,兵器易得,易藏匿,但兵将是活生生的人,想要完全隐藏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忽然,她的目光落在角落。
那里有几个裹了油布的藤箱,体积只有两尺,比起其他藤箱,小了一多半。
熙微好奇地打开,看到里面的东西后,她陡然一惊。
“竟然是火药!”
前世,熙微被人牙子卖给了一户人家做下人。
那户人家待人苛刻,熙微受不住,逃了出去,后来被一个过路富商家的千金救了,带回京城。
到了京城后,才知道那富商并不是真的富商,救了她的那姑娘是国公府的千金长女。
就是她给自己取了“熙微”这个名字。还教她读书写字。
那两年,她教了熙微很多东西。
后来,国公府出事,满门抄斩,她也受到连累。熙微被当做罪奴发卖。
分别之前,那人给了熙微一本册子。
那册子早就被熙微烧了,这世间除了她再没有其他人知道。
制糖、火药,皆是那册子上的内容。
难道她还活着?
熙微心中忽然升起期待。
那人对于她来说,既是恩人,也是师父。熙微由衷希望这个人能活着。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但又怎么不可能呢?她原本应该被当做罪奴发卖,和妙书他们一样,可是最后却阴差阳错进了皇家的密卫营接受训练。
或许,当年真的有人从那场屠杀中活了来,也说不定。
熙微看着藤箱中的火药,心思百转千回,既有希望,又有忧虑。
忽然,她想到一件事。
如果那人真的活着,萧明仪为何千里迢迢跑到北方找她买糖?
熙微觉得眼前好像有一座大山,山外弥漫着浓郁的雾气,让人看不真切。
这时候,外面传来脚步声。
熙微眼神微闪,从藤箱中取出一枚火药。
这里面一共有两种火药。一种是被装进铁球中的火雷,一种是鸡蛋大小的弹丸。
熙微取了一些弹丸,在那些人靠近之前,离开了密室。
顺着地图,她到了第二间密室。
密室中放着小山高的红木箱子,打开之后,里面全是黄金。
三个密室中只有第一间是兵器,其余两间,一处是黄金,一处是粮草。
此时,那几个人在密室中四处搜寻,仍然寻不到熙微的踪迹。
“这不可能!”
男子摸着腰间的皮囊,回答的斩钉截铁。
忽然,前方传来一声轰隆巨响。
“不好,快走!”
出口处男子带着人守在外面,地上躺着几具尸体。
都是随他一同进入密道之人。
男子已经出了密道,此时他脸色极为难看。
方才他带人来到出口的时候,身边几个人看见前身甬道中有闪过一道黑影,当即便冲了过去,谁知道那只是一件裹着稻草的外袍。
冲出去的几人都死于机关之中。
等他关掉机关的时候,那人忽然从侧方显现,速度犹如残影,瞬间冲了出去。
男子一拳打在石壁上,恨得咬牙切齿,眼睛却冷冷落在剩余的几个人身上,心中思考。
如果,他们抓住了那人,这几个人必然要灭口。
可是,那人从这里逃出来,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发现附近的秘密。
那么这几个人留还是不留,当请王爷重新定夺。
熙微离开密道,发现此处是一处庄园,三面环山,极为隐秘。
庄园中有许多人,大多都是普通人,有的衣衫褴褛,有的身上穿着甲胄在训练。
与其说是庄园,倒更像是营地。
一处空旷的地方,竖着十几根五丈高的木杆,每根木杆上都吊着一具尸体。
那些尸体,有的新鲜,有的早已风干,但无一例外,他们都衣着褴褛。
像是逃难的灾民。
这处营地很大,正因为地方太大,这里在防守上反而不如刺史府。这里之所以没人发现,是因为这里地处偏僻,或许还有雍王在其中的作用。
毕竟,这里是雍州,雍王的大本营。
但这不严密只是对熙微来说。
对普通人来说,这里每一道栅栏都足以要了他们的性命。
熙微不过在这里停留了半个时辰,便见到两波衣衫褴褛的人试图逃走,却被巡逻的卫兵发现。
然后,广场中便又多了几根木杆,木杆上挂着新鲜的尸体。
原来,这雍王趁着楚州大乱,私下截留灾民,将他们训练成私兵。
那些灾民失去了田地,没了家园。原本想要逃往北方寻求生路,却不想被强行抓了壮丁,成了见不得光的私兵。
一旦被朝廷发现。
雍王获罪自不用说,他们也难以活命。
许多初入营地的灾民都不愿意留下,可是进了这里,就已经由不得他们来选择。
营地中养了十几个说书人,还有书生,给这些人讲故事,画大饼。
“将来主子成事,你们就是主子的亲信,改换门庭,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这些灾民过去都是普通的百姓,连字都认不得几个。
训练休息的时候,说书先生就给他们讲从龙记。
一个普通农夫,因为家乡受灾,不得已四处逃荒,后来跟随明主,征战天下,最后封侯拜相,成就无上功业。
诸如此类,逃走有性命之危,留下有王权霸业的诱惑。
雍王的私兵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