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佸当即将张邺交代传达出来:“蒋将军,元帅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让我们密切配合,重点在于守住肃云郡,将伪南之军拒守在之南。”旬佸说道。
蒋琬点了点头,说道:“我会全力配合元帅的计划,元帅在哪?末将这就去拜见!”
旬佸尴尬笑道:“此次只有我第六军团十二万兵,元帅并未亲至”。
“什么?”蒋琬看着那边‘张’字旗不可置信。
“这是元帅的计划,我军以十二万号称三十万,以元帅的名义行动,如此来迷惑南军”
听到旬佸如此说,蒋琬终于明白为什么刚刚他们不趁胜追击了。
那是因为不能追击。
旬佸只有十二万,而他蒋琬也只剩下七万不到了,如何敢去追击人家南军的三十多万人。
好险!刚才真的好险!幸好自己多问了一嘴,蒋琬心中暗想。
有旬佸的十二万第六军团入驻,此时的肃云郡可谓是固若金汤。
南军退至河粟郡,并不死心。
他们依云河扎营,隔河遥望肃云郡。
根据斥候的汇报,南靖得知,对方肃云郡的援军正是张邺的三十万援军亲至。
南国太子南靖已经修书一封,加急送往了南国京都少梁城,向父君南牧求兵。
而南韶仪此时在军营异常忙乎。
她熟知张邺这个鬼才,不敢大意,已经做了大量筛查,担心混入对方士兵。
同时安排大量的斥候向北深入更远查看情报,尤其注意小股的身穿南军衣服的队伍,以防是张邺派人假扮。
左亮玉也没有闲着,一直在想此时的张邺会有何计划来攻打他们。
比如张邺惯用的夜袭,不得不防。
见到妹妹韶仪一听张邺的名字,就如此紧张,南靖不由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思忖:“张邺此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的兵法造诣和用兵之道,能让妹妹韶仪如此紧张。”
他也了解过张邺的一些事迹,荆莫之战,张邺的策略确实有一套。
不过,却有些冒险。
比如用几百人编制草人冒充几千人吓退郑平,实属冒险,跟赌徒无疑。
候监南啼却感觉脖子凉飕飕的,这张邺可是他逼走的,没想到他居然成为了南家的最大敌人。
南啼上前一步,躬身问道:“太子殿下,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南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既然大不了,就继续安排招降。派下军佐左亮玉前去,就说我南国愿意给张邺以三公之位。”
他还是用妹妹的手下第一大将左亮玉为使,其实内心存着私心。
妹妹南韶仪已经成了气候,手下更是兵强马壮,而他这个太子反而有时候显得有些相形见绌。
让左亮玉为使,成了一切皆好。失败了,死了也是削弱妹妹韶仪的力量。
至于真能否招降张邺,这可能性极低。
要知道现在的张邺可是拥有八州三十二郡的,他们南国也才五州二十郡而已。
这要不是与明国同时进军张邺,他们可没有胆子单独攻打张邺的地盘。
“是,殿下!”南啼领命而去。
不久之后,左亮玉带着招降的使命来到了肃云郡城下。
他站在城墙外,大声喊道:“城上的守军听着,我是南国使者左亮玉,愿求见你们的张邺元帅!”
蒋琬和旬佸闻讯赶到城墙上,看着城下的左亮玉,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既然对方来使,他们自然愿意与之周旋,能不打就不打。
当即命人掉下竹篮,拉这位南军使者上城墙。
入得肃云郡城,左亮玉便开口要见张邺:“在下要见你们的张元帅。”
蒋琬和旬佸对视一眼,暗自警惕地说:“张元帅还在忙军务,没有空闲接见。贵使想要传达什么?尽管说来,我二人代为传达。”
左亮玉自然不愿,道:“烦请通报,就说旧识左亮玉求见张元帅!”
蒋琬和旬佸没想到这位南国的使者居然认识他们的元帅,但为了做足戏份。
蒋琬便装着去汇报,然后回来,道:“我家元帅说了,如今各分不同阵营,先不论私交,贵使可直接与我二人说”
左亮玉无奈,只得说道:“蒋将军,我们南国太子南靖有意与你们议和。
只要你们愿意投降,太子殿下愿意给张邺元帅以三公之位,并且保证不伤害你们的将士。”
蒋琬和旬佸对视一眼,心中暗自冷笑。
他们知道这是南国的缓兵之计,旬佸说道:“左将军,回去告诉你家太子。此事事关重大,我方要多加考虑”。
没想到对方居然说会考虑,左亮玉不可置信。
“好,那我这边过去复命。”左亮玉说完,又随手掏出一封书信,道:“这是我家公主写给张邺元帅的信,还请代为转达!”
蒋琬接过信,有点不知所措,但又不敢露出破绽。
二人安排士兵将左亮玉放下城来。
回到营帐后,蒋琬和旬佸立刻召集了众将商议对策。
只见营帐内灯火通明,蒋琬、旬佸以及众将围坐在一起。
蒋琬首先开口道:“这左亮玉带来的招降之议,诸位将军想必都听见了。南军这是缓兵之计,他们想拖延时间,估计已经在筹备援军了。”
旬佸微微点头,说道:“只是这招降之议,我们该如何回应?若是直接拒绝,怕激怒南军,让他们倾尽全力攻城。
但是为了拖延时间,我们只是回了要考虑的打算。但时间一久,对方必然会反应过来。”
蒋琬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们可以表面上答应考虑,暗中却加强防备。只要能拖住对方,时间越久,我们越有胜算。”
朱英爽奇怪地问道:“咱们不是也有三十万军吗?何不与之正面一战?”
蒋琬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那所谓的三十万援军,不过是旬佸将军的计谋罢了,让南军误以为是咱们元帅张邺亲至。”
朱英爽问到了关键:“那伪南公主的信怎么办?如果不回复,也容易被对方发现元帅张邺没在此。”
旬佸无奈地说:“为今之计,只能拖了。此次我部,只要能拖住南军进犯,就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