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万字,五章奉上,大家的鼓励很给力,我继续加油
……
\"没错,\"李明远点点头,翻到下一页,\"我们来看第一个子系统——目标探测与跟踪。\"
屏幕上出现了一套改进型雷达的详细结构图,与传统雷达截然不同。
\"这套雷达采用脉冲多普勒技术,不仅能探测目标距离,还能测量目标速度。更重要的是,它能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实时更新数据。\"
李明远指着图上的一个关键部件:\"这是信号处理单元,由上百个特制电子管组成,能够在零点一秒内完成信号分析,比人工判读快一百倍。\"
军方代表中有一位雷达专家,他的手开始不自觉地颤抖:
\"这……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实时掌握敌机的精确位置和速度?即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
\"正是如此,\"李明远肯定道,\"而且抗干扰能力比现有雷达提高至少三倍。金属箔条、电子干扰甚至烟雾遮蔽,都不会轻易迷惑这套系统。\"
雷达专家的呼吸变得急促,他转向军方首长,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首长的表情也变得异常凝重。
李明远继续翻页,展示第二个子系统:\"这是弹道计算子系统,我认为这是整套系统最革命性的部分。\"
图纸上展示的是一套小型计算装置,由数百个电子管和精密机械部件组成,内部结构复杂得惊人。
\"传统上,弹道计算需要经验丰富的军官使用弹道表和计算尺,耗时数分钟且容易出错。而这套系统可以在零点二秒内完成所有计算,包括目标距离、速度、高度、风速、温度、湿度等十几项参数的综合分析。\"
一位年长的炮兵军官猛地站起身,脸色变得苍白:\"你是说……这东西能替代之前的人工弹道计算?自动给出射击诸元?\"
\"不仅如此,\"李明远补充道,\"它还能根据目标机动预测其下一步行动,给出提前量,大幅提高对高速机动目标的命中率。\"
炮兵军官的双腿似乎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他不得不扶着椅背才能站稳。
\"根据模拟测试,\"李明远继续说道,\"使用这套系统后,对静止目标的命中率接近百分之百,对低速目标的命中率超过百分之八十,即使是对高速机动目标,命中率也能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惊呼声。
在当时的防空作战中,能达到百分之五的命中率就已经是出色表现,百分之三十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军方首长的手紧紧攥着桌沿,指节发白:\"李总工,你确定这不是理论上的理想数据?真实作战环境下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李明远平静地回答:\"我只能说,这是经过严格计算的理论数据,但我有充分的信心在实际系统中实现它。\"
他翻到下一页,展示第三个子系统:\"最后是武器控制子系统。\"
图纸上显示的是一套精密的机电装置,能够直接连接到各种防空武器上。
\"这套系统将弹道计算结果转化为直接的武器控制信号,自动调整炮管俯仰角和方位角,控制发射时机。从目标探测到开火,整个过程可以完全自动化,将人为延迟和误差降到最低。\"
李明远指着图纸上的一个细节:\"这里还设计了一个手动\/自动切换装置,操作人员可以随时接管控制权,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军方首长已经站起身,绕着投影屏走了一圈,眼神中充满难以置信:\"李总工,如果……我是说如果这套系统真的能够实现,那意味着什么?\"
李明远直视着他的眼睛:\"意味着我们的防空能力将提升一个数量级。原本需要上百发炮弹才能击落的目标,现在可能只需十几发。原本无法攻击的高速目标,现在可以有效拦截。简单来说,它将彻底改变防空作战的格局。\"
军方首长深吸一口气,转向身边的参谋:\"立刻联系总部,请求增派技术专家前来评估。这个项目的优先级提到最高。\"
参谋快速记录着,手也在微微发抖。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套系统的划时代意义。
然而,更大的震撼还在后面。李明远切换到了原始计算机系统的图纸。
\"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第一套系统——原始计算机。\"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台庞大的机器,占据了整面墙的示意图,由成排的电子管、开关、线路板和存储单元组成。
科学院的代表们立刻被吸引住了,尤其是几位年长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们的眼睛几乎不眨一下地盯着屏幕。
\"这台机器的核心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李明远指着图纸中央的部分,\"它由两千多个特制电子管组成,能够执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操作。\"
他翻到下一页,展示了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这里是算术逻辑单元,负责执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这是控制单元,负责协调各部分工作;这里是存储单元,可以暂时保存数据和指令。\"
科学院的一位数学家站起身,声音有些颤抖:\"李总工,您是说……这台机器能自动执行数学计算?不需要人工干预?\"
\"正是如此,\"李明远点头,\"而且速度远超人工计算。以复杂的微分方程为例,一位熟练的数学家可能需要一整天,而这台机器只需不到一秒钟。\"
数学家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一把抓住身边同事的手臂,似乎需要支撑才能站稳。
李明远继续解释:\"更重要的是,这台机器可以按照预设程序工作,执行预先编写好的指令序列。简单来说,它不仅能计算,还能'思考'—按照人类设定的逻辑路径自动处理问题。\"
科学院代表中,一位年长的物理学家突然站起身,踉跄着走到屏幕前,手指颤抖着触摸着投影的图像,仿佛要确认它的真实性:
\"这……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模拟物理实验?在机器里测试理论模型?\"
……
大家点点催更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谢谢各位大佬,你的催更就是我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