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看电影我就不用了。”赵芝芝依旧没有欢喜的样子。要是天天发愁吃饭能不能吃上,电影这东西也当不了棒子面。她现在就想着熬到明年七月就毕业了,赶紧上班挣钱,自己家里棒子面也得要钱买的,今年的粮食就没便宜过。到了十一月自己家也没买多少煤和劈柴,像霍家都是屯一个冬季的煤和劈柴,因为到了十二月、一月这些东西还会涨价。但赵家只能有钱就买些,再买要等他爸发了工钱再说。
自己的弟弟奶奶爸爸都会让他上学的,自己的小妹妹可就未必了,自己挣钱了,明年就能交学费让她也入学,妹妹比弟弟还大一岁可别耽误了。
孟忆娴眉头一皱:“天天愁眉苦脸也不是当饭吃!你家里你操心得太早了。”
三个人正说着话,有人“咚咚咚”的敲门:“霍姑姑!霍姑姑!”
墨菊去门口去开门,今天上午墨菊去前进驾校了,但下雪下午的练车就停了,所以中午墨菊就回来了。墨菊开了院门一个裹着棉猴的十一二岁的男孩跳了进来:“霍姑姑,你家石竺姐姐和人打起来了!”这个孩子是隔壁院子房大奶奶二房里的三小子小名叫石头的。
明慧立刻想到石竺是和刘勇去给城门楼子下的流民送吃的去了。她吩咐墨菊给她拿大衣来,她换了鞋子,穿好大衣说:“我去看看!”
这时候黄氏也听见说话从堂屋走出来:“不是刘勇带着她的吗?”今天韩青、福来都还没回来,章良成、李德胜也开车送货去关外还没回来。黄氏怕明慧身体还没好,这个天气跑出去别再病了。
“我跟您去!”墨菊立刻说,她跑回屋拿伞,不能让小姐再顶风冒雪的。
“我陪你去吧,我的司机还在门口车里等我,让他送我们过去看看!”孟忆娴说。她家里添了三辆新车,她老爸把家里的旧的黑轿车给她用了。
“我也去!”赵芝芝说,人多力量大,不能让自己的好姐妹吃亏,自己也要帮忙。
黄氏看孟忆娴带了司机来才算同意他们去,让墨菊带石头坐副驾驶,后座孟忆娴、明慧、赵芝芝一起坐。
城门楼子下不是太远,一会儿就到了,石头指着一群人说:“他们在那儿呢!”
司机停了车,小石头先蹦下来,后边明慧她们依次下车。
这边青灰色的墙砖下的人或蹲或坐,还有人铺了几把稻草枕着包袱皮在地上躺着。还有人捡了些柴架锅试图在这地方煮些什么吃得东西。每个人都衣衫褴褛,灰土土脸,面有菜色,这个天气有的人还穿着单衣,其他人穿着棉衣也都打着补丁。但是这些人里还是男性居多。
有两群人被人和两辆黄包车隔开了。人少的这几个人里明慧一下子就看见刘勇了 旁边是石竺。一个拉黄包车的是老徐,这个是栓子他爹,有五十多岁了,一脸沧桑,旁边那个一脸稚气,脸圆圆的是小王,他今年二十岁,和叔叔相依为命,也是以前和栓子他们一起拉车的,租住在大东院。
对面的人就男女老少都有,还有两个中老年妇女,这个可是少见,逃荒一般能活着的基本都是淘汰过一路的,肯定是青壮年居多,到了城里没钱活下去,青年妇女还能值个两钱,多半早就被卖了,对几乎饿死的人来说也是一条出路。何况她们在城门楼子下露宿危险重重,就是这些饭都吃不上的汉子对她们也未必没有不测之心。年轻女人在这里就只是能值些钱的货物,虽然会被人保护却是为了卖个好价钱。逃荒的男人们只能自寻活路,虽然他们算是人,但要是几天吃不上饭就会很快变死人,死人很快就会被人扔到乱坟岗去处理掉。
对面的为首中老年妇女的穿着肯定不是逃荒的,她大概四十多岁,很白,脸上还涂了粉,耳边戴着两个金环,头上戴着一个黑色镶玉石的抹额,身上棉袍的罩衣是丝绸的,下边是厚厚的大棉裤。两个裤脚扎得很紧,显得一双粽子脚更小了。她这个装扮才是民国城里的老太太的常见装束。
她旁边的老太太就穿得朴素多了,一身带补丁的蓝布大褂,里边穿着厚厚的棉衣,下边也打了绑腿,但明显没有裹脚,一脸风霜之色,她大概五十多岁,一只手里还拉着一个六七岁小男孩。旁边还站着一个三十几岁的壮年男人,不知道是不是她儿子。
裹小脚的中年女人也在打量她们,这前边两个姑娘肯定是有钱人家的小姐,一个穿着洋毛子的呢子大衣和呢子裙子,围着兔毛围巾,穿着黑色小皮鞋。另一个穿一件咖啡色长到小腿的长大衣,脚下蹬着黑色皮靴,头上戴着貂皮帽子,大衣材质细密紧致倒看不出是什么料子,但领口的狐狸毛领子说明了这位也是非富即贵。旁边的赵芝芝穿得棉袍被认成了丫鬟。她们从一辆黑色小汽车上下来,她也看见了。
明慧却没和她说话,先去看了看石竺和刘勇,看他们都没有受伤,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位小姐,乔氏有礼了”那个中年小脚女人向明慧福了一礼。
明慧微微一笑:“乔妈妈吧?这是怎么回事,您先说说!”这个乔氏周围还有几个汉子,一看就是护院之类的打手,这个人多半不是什么清白人物。
“先把我孙女还来!”那个老妇不管不顾喊道。原来石竺手里还拉着一个女孩子,这女孩大概八九岁,手里还握着半个饼子。这孩子脸上有一个挺大的五指手印,都肿起来了,她眼睛里含着泪花,正在忍哭。
“这孩子脸上是谁打的?”明慧冷冷得问。
这下那老妇不回答了,她个子矮壮,抬头也够不到明慧的下巴。
“就是她打的!她要把孙女卖到花楼去!”石竺气愤得大喊。
原来这个乔氏是一个城里有名的青楼的老鸨子,这种天寒地冻的时候,正好是她们买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