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去那家卤肉店买点牛肉给家里带回去吃!”明慧说。别看这个商业街店算不上多,连着新开的‘羊六福’,羊六福边上是一家杂货铺,一家旧货铺子,算上明慧他们喝茶的茶楼,这已经是挺有规模的商业街了。
四个人结了帐出来缓缓往茶楼这边走,那个卖卤牛肉的店面很小,在山西面馆西边,边上还有卖馄饨的和一家卖炒货的,都面积比较小,大概是小买卖支撑不起租大的店面。
卖炒货得种类还挺多,有葵花子、花生、松子、榛子、还有南瓜籽、糖炒栗子,还有糖葫芦卖。明慧让老板给称了半斤松子、半斤花生、半斤葵花籽,给霍家院子的黄氏和锦兰她们带着去吃。明慧本来想给每个人买一根糖葫芦,但韩青说不吃这东西,李德胜也不要说吃得太饱吃不下了,明慧就买了两个给了墨菊一根吃着。
明慧进卤肉店买了一斤卤牛肉,还有一些猪肝、小肠几样回去添菜,她发现人多吃饭果然消耗大得多。怪不得现在十口八口人吃饭一个月伙食费占比很大。如果天天喝粥吃窝头的话明慧自己就受不了。
韩青开车带着三人回到霍家院子,黄氏正有一桩事等着明慧要和她商量。明慧把几样卤肉拿去给秦氏安排,然后才接过来黄氏给她的信纸。幸亏明慧小时候学书法,繁体字基本都没问题,在学校也熟悉了好几个月,阅读没什么障碍。
这封信是霍老爷的老友来的,信上说要送女儿到燕京来完婚。这位老友就是霍老爷给大少爷定的未婚妻的父亲。是“大哥”的未来老丈人。霍老爷身体不太好了后写了一封信去老家,说明了大儿子去了南方军校,只怕得毕业才能回家来,自己身体也不太好,邀约老友北上一聚,也顺路遵循当年的约定让两家结秦晋之好。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消息阻隔,一直没等到回信。后来霍老爷病故,黄氏又修书一封说明情况,主要是要守孝一年,怕耽误了女方,征询对方的意见是继续婚约还是各自婚嫁。在这个年代男人二十一二还是年轻,女孩子却不好蹉跎年华。
这封信其实应该早就到了燕京,只不过因为战事又耽搁了快一个月信才寄到黄氏手上。这算算日子,女方家里恐怕已经出发十几二十天了。
女方家里送了人来,要是算日子春节之前也到了,只怕是得住些日子。黄氏的意思是要早点准备一下,看看怎么安排住宿。黄氏现在不愿意去‘静漪园’住,霍家院子这里住不下太多人口。
明年四月就过了霍老爷的周年,孝期就算过了,倒是就可以准备筹备给老大娶媳妇。
明慧心里却有点发愁,住宿倒是好解决,二哥现在不在霍家院子住,他住在‘听松居’,大哥、二哥的房子都空着,他们的房间都一直保留原样,要是来人让未来大嫂住大哥的屋子就是,送她来的家人住二哥的屋子就是了。要是还住不下去租个院子住一段时间也行。不过如果要筹办结婚,那事情可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