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卓氏移动终端的革命——「天枢1」智能手机诞生
2000年12月1日,上海卓氏芯片实验室。
卓西度凝视着手中那块泛着冷光的芯片——“太初t1”,这是卓氏芯片与卓氏移动终端部门历时18个月联合研发的划时代产品。它的运算能力是同期竞品的3倍,而功耗却降低了40%。
“开始最终测试。”卓西度的声音平静而笃定。
工程师们屏息凝神,看着数据流在屏幕上飞速滚动。五秒后,系统提示:“全项测试通过,性能超越设计标准。”
实验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卓西度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林子豪(卓氏移动终端cEo)和马明远(卓氏芯片cEo):“‘天枢1’的芯片问题解决了,但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第一代卓氏智能手机原型机——「天枢1」
三天后,在严格保密的卓氏工业设计中心,首台工程样机被郑重放置在黑色绒布上。它摒弃了所有物理按键,整机线条如同被流水冲刷过的鹅卵石,屏幕在未点亮时呈现出深邃的墨玉光泽。
核心突破:
1. 全球首块电容式多点触控屏(竞争对手还在用电阻屏单点触控)
2. “太初t1”芯片+独立AI协处理器(可本地运行深度学习模型)
3. 基于卓氏链的可信执行环境(金融级安全加密)
4. “元界”移动端入口(手机与元宇宙经济无缝衔接)
卓西度用指关节轻敲两下息屏状态下的机身,AI语音立刻从听筒传出:“我在。今日您有两次跨国会议,香港气象局发布台风预警。”
林子豪递过一份报告:“样机跌落测试通过军工标准,但量产良品率只有62%。”
“三个月内提到90%。”卓西度将样机放回台面,“2001年6月,我要看到‘天枢1’出现在纽约第五大道的橱窗里。”
12月10日,卓西度的私人飞机降落在首尔。三星电子会长李健熙在私人庄园设宴,席间卓西度用钢笔在餐巾纸上写下一组数字——这是卓氏未来五年oLEd屏幕采购量的保底承诺。
三天后,台积电张忠谋亲自陪同参观南科18厂,当晚双方敲定采用0.13微米工艺独家代工“太初t2”芯片。
更隐秘的动作发生在深圳。12月20日,卓氏集团以“建设光学实验室”为名,秘密收购了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的整套蒸镀设备,为后续自研屏幕铺路。
12月25日,华尔街日报头版刊出卓西度与高盛cEo的合影,配文标题:《东方的科技主权基金》。
市场反应比预期更疯狂:
- 卓氏集团港股(0988.hK)单日成交量创历史纪录
- 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价格跳涨7%(卓氏提前囤积了全球40%的钯金库存)
- 最戏剧性的是诺基亚芬兰总部紧急召开董事会,流出的会议纪要显示其cto用红笔圈出了“天枢1”的AI架构图,批注:“我们落后至少两年”
生态联盟的诞生
2001年1月3日,上海卓氏总部。
马化腾盯着“天枢1”的演示机,突然抬头:“我们可以把qq的通讯协议深度集成到卓氏链,但需要开放底层加密算法。”
马云用手指丈量着屏幕尺寸:“支付宝要占首屏固定入口,交易手续费我让三个点。”
角落里,刚满20岁的韩弈突然插话:“与其争入口,不如让‘元界’的游戏道具变成所有应用的通用身份凭证。”会议室骤然安静。
卓西度转动着无名指上的钛金婚戒——这是用ASmL光刻机加工的微结构材料——突然轻笑:“各位,还记得Ibm怎么失去pc时代的吗?”
他起身按下遥控器,幕布落下,露出正在实时渲染的“元界”青铜时代地图,成千上万的虚拟角色在其中交易、战斗、建立城邦。
“2001年底前,‘天枢’设备会卖出1000万台。”卓西度的影子被投影仪的光拉得很长,“而你们要做的,是让用户觉得离开这个生态,就像回到原始社会。”
(下一章伏笔:2001年3月,微软秘密启动“c计划”,目标直指卓氏移动生态……)
---
注:“天枢”取自北斗七星第一星,象征智慧与引领,同时暗合卓氏“太初”芯片的命名体系,形成“天枢终端+太初芯片+元界生态”的完整技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