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海州
古之月站在海州兵营的操场上,望着远处渐渐西沉的太阳,心中感慨万千。
自从跟着全团先到洋河口,再跟着张连长在潼关送给养的任务结束后,他已经有很久没有回到这里了。
兵营依旧,熟悉的操练声、号令声,还有那些熟悉的面孔,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然而,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新兵了。
“古之月!”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古之月回头一看,正是宋连长。他立刻立正敬礼:
“报告连长,古之月归队!”
宋连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小子,任务完成得不错,团部对你很满意。
这次回来,正好赶上二团从洋河口撤回,咱们团里最近可是热闹得很。”
古之月点点头,正要说什么,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转头望去,只见一群新兵围在一起,似乎在讨论什么。
“他们在干嘛?”古之月好奇地问。
宋连长笑了笑:“哦,那是侯副官在教他们倭语。
二团刚从洋河口回来,那边的倭寇活动频繁,团里觉得有必要让士兵们多了解一些倭国的情况。
侯副官是倭国士官学校毕业的,对倭寇的战术和习惯都很熟悉,所以何团长特意让他来教大家。”
古之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倭寇最近确实猖獗,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情报,对我们以后的行动也有帮助。”
宋连长点点头:
“没错。你既然回来了,也去听听吧,多学点东西总没坏处。”
古之月应了一声,正要往那边走,忽然听到身后又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古之月!”
他回头一看,正是卢排长。卢排长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笑意:
“古之月,恭喜你啊!”
古之月一愣:“恭喜我?卢排长,您这是……”
卢排长笑着把文件递给他:“你自己看吧。”
古之月接过文件,仔细一看,顿时愣住了。
那是一份晋升命令,上面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古之月,晋升为下士军衔。
“这……这是真的?”
古之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卢排长哈哈大笑:
“当然是真的!团部对你在洋河口的表现非常满意,特意批准了你提前晋升。
从今天起,你就是下士了!”
古之月想到现在晋升了,一个月就可以拿到十四个大洋,比原来多了两块半,心中一阵激动,握紧了手中的文件,郑重地向卢排长敬了个礼:
“谢谢卢排长!谢谢宋连长!谢谢团部的信任!”
卢排长摆摆手:“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不过,晋升了可不代表可以松懈,以后的任务会更艰巨,你得继续努力。”
古之月坚定地点了点头:
“是!我一定不辜负团部的期望!”
宋连长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样的,古之月!我就知道你小子有出息。”
古之月心中充满了干劲,正想再说些什么,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转头一看,只见一个传令兵匆匆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古之月!你的信!”传令兵气喘吁吁地把信递给他。
古之月接过信,心中一阵疑惑。谁会给他写信呢?
他低头一看信封,顿时愣住了——信封上赫然写着“凌觅诗”三个字。
“是觅诗的信!”
古之月心中一阵激动,连忙拆开信封,仔细阅读起来。
“亲爱的之月:
展信舒颜,见字如晤。
你离家已经半年了,这半年来,每天晚上我都会望着窗外的星空,想象着你在远方的样子。
虽然我不知道此刻你在干什么,但我可以给你写信,用文字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思念。
之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经怀孕六个月了。
每次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都能感受到小生命的跳动,那种奇妙的感觉让我更加期待他的到来。
我常常想象,等他出生后,你会用那双温暖的大手轻轻抚摸他的小脸,教他认识这个世界。我盼望着你能早日回家,亲眼见证这个小生命的诞生。
家里的二老也很是想念你。
汪爸爸总是坐在院子里,望着你曾经玩耍过的地方,嘴里念叨着你的名字。
汪妈妈则每天都会在厨房忙碌,准备你最爱吃的饭菜,盼望着你回家能尝到她的手艺。
他们总是问我,你什么时候能回来,我只能安慰他们说,很快了,很快你就会回来的。
之月,你在部队里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虽然我知道军人的职责重大,但你也要注意安全,不要让我们担心。
我会在家里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等你回来。我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心在一起,就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春节前我即将前往海州与你相聚,为此我正在整夜失眠,迷蒙之中期待着与你的团聚。
永远爱你的
凌觅诗”
信中的内容让他既惊喜又担忧。
凌觅诗在信中告诉他,她已经怀孕了,而且不日就要到军营来探亲。
古之月心中既高兴又有些不安,毕竟军营生活艰苦,他担心妻子受不了这样的环境。
“怎么了?看你脸色不太对。”宋连长关切地问。
古之月把信递给宋连长:
“连长,我妻子怀孕了,她过几天要来军营探亲。
我想……我想请假带她回下相老家一趟,毕竟军营条件不好,我怕她受不了。”
宋连长看完信,点了点头:
“这是好事啊!你妻子怀孕了,确实应该好好照顾她。
这样吧,我去跟何团长说一下,给你批半个月的假,你带她回老家探亲,顺便好好休息几天。”
古之月感激地点了点头:“谢谢连长!”
宋连长摆摆手:
“别客气,这是应该的。
不过,你得先把侯副官的倭语课听完,多学点东西,以后用得着。”
古之月连忙点头:“是!我这就去。”
说完,他快步走向那群新兵,加入了侯副官的倭语课。
侯副官站在众人面前,手里拿着一本倭语教材,正认真地讲解着倭语的基本发音和常用词汇。
古之月站在一旁,仔细听着,时不时还拿出笔记本记录。
“倭语的发音和我们汉语有些不同,大家要注意区分。”
侯副官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倭语单词,“比如这个‘こんにちは’,意思是‘你好’,发音是‘konnichiwa’。”
古之月跟着念了几遍,觉得有些拗口,但还是努力记了下来。
侯副官又继续讲解了一些倭寇的战术习惯和他们的文化背景。
古之月听得津津有味,心中对倭寇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课间休息时,古之月走到侯副官身边,恭敬地问道:
“侯副官,倭寇的战术真的像您说的那样狡猾吗?”
侯副官点点头:
“没错。倭寇尤其擅长钳击战术,他们的士兵训练有素,每个新兵一年的子弹训练量为三百发,步炮协同尤其熟练。
大队级用七十毫米的九二式步兵炮,而联队级用四一式山炮或三八式野炮,再往上就是一百毫米以上重炮的炮兵联队了。
每次进攻都是一个步兵小队先试探着进攻,找出敌方的火力点和炮兵阵地,然后呼叫后方炮火压制,
用八九式掷弹筒打掉我们的轻机枪阵地,九二式步兵炮敲掉我们的重机枪阵地,山炮和野炮压制敌方的炮兵,然后步兵采用三段式波浪冲锋,国内我们的部队很难抵挡的”。
古之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侯副官笑了笑:“这就需要我们多了解他们的战术习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八九式掷弹筒的射程只有300左右,可以用六零迫击炮克制,捷克式轻机枪两分钟内打完一个弹夹,二十发后就立刻转移,不要给掷弹筒发射的机会,
以倭军老兵的训练水平,两分钟内百分之八十的概率会击中机枪阵地;
而重机枪一旦开火,快速打完一个二百五十发弹链打完就转移,不给九二式步兵炮发射的机会,至于倭寇的四一式山炮,有六千多公尺的有效射程,只有靠挖战壕防炮洞来保命了,
而我们的博福斯山炮有九千多公尺的射程完全可以压制住对方的山炮和野炮,至于更大的重炮就没有办法了,只有国府刚刚装备的德制一百五十毫米的重炮十团可以压制了。
还有你们多学点倭语,以后在战场上也能更好地识别他们的命令和情报。”
古之月深以为然,心中对学习倭语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几天后,凌觅诗如期来到了军营。古之月早早地等在军营门口,远远地看到妻子挺着大肚子的身影,心中一阵激动。
“觅诗!”古之月快步迎了上去。
凌觅诗看到丈夫,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之月,我来了。”
古之月握住妻子的手,关切地问道:
“路上辛苦了吧?身体还好吗?”
凌觅诗轻轻摇了摇头:“我没事,孩子也很健康。
只是……军营生活艰苦,我怕你太累了。”
古之月笑了笑:“我没事,你不用担心。
对了,我已经请好假了,咱们春节前回下相老家探亲,怎么样?”
凌觅诗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真的?那太好了!我也想回下相去看看爹娘,我还没有见过二老呢。”
古之月点点头:“嗯,我已经跟宋连长说好了,他也很支持我们回去。”
两人正说着,宋连长走了过来,笑着对凌觅诗说道:
“弟妹,欢迎来到军营!古之月可是我们连里的得力干将,你可要好好照顾他啊!”
凌觅诗微微一笑:“谢谢宋连长,我会的。”
宋连长拍了拍古之月的肩膀:
“好了,假我已经批了,你们早点动身吧,路上小心。”
古之月感激地点了点头:“谢谢连长!”
就这样,经过一夜充足而宁静的休息后,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房间内。
古之月缓缓睁开双眼,看着身旁仍在熟睡中的妻子凌觅诗那美丽动人的脸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柔情蜜意。
他轻轻地起身,生怕吵醒了妻子,然后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踏上归乡之路。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古之月温柔地唤醒了凌觅诗。
她睡眼惺忪地坐起来,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随后,夫妻二人手牵着手走出家门,朝着火车站走去。
登上火车,随着车轮与铁轨发出有节奏的撞击声,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不断展开。
他们时而欣赏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时而注视着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
时间就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终于,火车抵达了下相的新安镇。
古之月和凌觅诗提着行李走下列车,来到了熙熙攘攘的车站广场。
这时新安镇保安队胡队长穿着黑色的旧棉制服,那个木匣子的盒子炮正随意的挂在身上,后面带着的几个兵端着枪,正在站门口盘问来往客人。
“小子,说你呢,他妈的,耳朵聋了,赶快打开包裹,看看有没有违禁品”,
一个兵丁对着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的小伙子大吼道。
然后粗暴的打开包裹,只听\"哐啷\"一声,一个灰褐色的钱袋子掉了出来,看着份量挺沉的,旁边另一个兵丁,立刻抢了过来说道:
“小子,你这钱是从哪里偷来的”,说完就用老套筒的枪托,狠狠地把小伙子砸倒在地上。
小伙子有气无力的说道:
“老总,这钱是我做工的工钱,过年回家娶媳妇用的,不是偷来的,老总行行好,还给我。”
胡队长看到有油水,立刻两眼放光的上前来,一本正经的说道:
“你说你是做工挣的钱,谁能证明,跟我回去,好好查一下,只要你能说清楚,放心!
我们不会冤枉好人的,你的钱还是你的”。说着就要押着小伙往营房走。
古之月心想要遭了,一旦进了保安团,这小伙子那还有好吗,立刻上前答道:
“胡队长,新年发财啊!我们又见面了。”
胡队长转过身来看到一个青年人穿着一身下士军衔的税警的制服,那牌面比自己的保安团的制服比起来,那是倍精神,
旁边还有一个挽着他胳膊的大肚子年轻妇人,披着齐肩长发,穿着绿面桃红色大花的棉质旗袍,脚穿奶白色粗跟短皮靴,挺着这个大肚子,好像有六七个月了,这青年人好像在哪里见过,有一点熟悉。
看见胡队长有点疑惑,古之月赶紧说道:
“几个月前,在这个车站,我去海州军营报到,在这个车站,也是今天的类似情景,胡队长这是贵人多忘事啊!”
胡队长恍然大悟道:“原来是你小子,你这是前途无量啊,
几个月前刚当兵,这就升了两级了,我可听说了,税警那可是大财神宋公子的私军,个个富的流油,怎么,这是什么风把你这样的财神刮到我这小庙来了?”
古之月立刻用乡音笑道:
“这不是过年了,我携妻回乡跟亲人团聚吗!”
“原来,古兄弟还是我们的乡贤啊,幸会幸会,这次回乡返回的时候,路过兄弟这一定要停一下,到时候给兄弟你接风洗尘”,胡队长恭维道。
古之月故作为难道:
“兄弟这次返乡完全是私事,本不想声张,尽然胡队长见了,那到时候,肯定就来叨扰胡队长了,
不过我看你扣押的这个小伙子,可是我同乡,不知道胡队长能不能看在同乡的份上,放了他”,说着拿出一把大洋就塞到胡队长手中。
胡队长立刻眉开眼笑道:
“既然是古兄弟的乡亲,那就是我胡某的亲人,赶紧放人”。
说着就让那个小伙子离开了。小伙子对古之月感恩戴德后,依依不舍的走了。
告别了胡队长,走出车站。
很快,一辆装饰红色窗花的马车停在了他们面前。叫停了马车,谈好价钱,车夫热情地招呼着二人上车,并挥动马鞭,驱动马车向着下相县城疾驰而去。
一路上,冬日的微风轻拂着脸颊,带来阵阵故乡的气息。古之月和凌觅诗并肩坐在马车内,彼此分享着分别以来的点点滴滴。
他们回忆起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那些温馨浪漫的瞬间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凌觅诗满脸关切地询问道:
“之月,你在军营里过得还好吗?每天的训练是不是很辛苦呀?”
古之月微笑着回答:“亲爱的,别担心。
军营生活虽然有些艰苦,但也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都对我照顾有加。而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哦,我最近刚刚晋升为下士啦!
不过随之而来的任务可能会更艰巨,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胜任,并且努力做到最好。”
听到这里,凌觅诗的眼中闪过一丝骄傲之色,她深情地望着丈夫说道:
“我就知道我的之月最棒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你都能迎刃而解。”
说着,她将头轻轻靠在了古之月的肩膀上,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温暖。
古之月坐在马车上握紧妻子的手,心中充满了对回乡见到亲人的期待。
他知道,无论前方的路有多艰难,只要有妻子在身边,他就有无穷的力量去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