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苦着脸对我说:
“我靠,哪是女神?她是我活爹!就当我刚才什么都没说。真不知道这是哪个学校培养出来的高材生,这素质,简直低得令人发指。以后要是谁不幸借到那本书,那可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堪称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
棍子拍了一下我的脑袋,骂道:“刚才这一幕,我都不敢相信我这双狗眼,难不成又和当年在千佛殿一样,我们被心魔缠上了?看到的都是幻觉不成?”
我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得了吧,别在这儿瞎嘟囔了,学习时间结束,咱们换个地方继续研究。”
说罢,我和棍子便离开了市图书馆,在附近寻觅到一个烧烤摊,点了烤串和啤酒,准备好好放松一下,顺便继续探讨我们的事情。
夏夜的风,恰似一尾灵动的鱼,从城市的缝隙间悄然游来,轻轻拂过我们的周身。
烧烤摊的烟火与夜色交织,勾勒出一幅朦胧又充满烟火气的画面。棍子惬意地靠在椅背上,手中的啤酒瓶泛着丝丝凉意。棍子仰头猛灌一口,那琥珀色的液体顺着喉结滑落,发出畅快的“咕咚”声 。
“大有,”他咂咂嘴,脸上带着几分神秘,“虽说刚才那抠鼻美女着实给我这颗脆弱的小心灵来了一记暴击,可今天这图书馆,咱真没白跑一趟。你且猜猜,我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
我挑了挑眉,好奇心瞬间被勾了起来:“什么呀?你就别卖关子了。”
“我在那几本落满灰尘的古书上,还真挖到宝了。你是知道的,灵岩寺乾隆行宫是在之前开山寺的旧址上修建起来的。但这开山寺背后的故事,那可就精彩了。”
棍子说着,又将半杯啤酒一饮而尽,嘴角还挂着一抹得意的浅笑。
我不耐烦地催促道:“你能不能痛快点儿,每次说话都这么磨叽,跟便秘似的。有啥就一股脑全倒出来,别搁这儿吊着我胃口。”
“哎呀,今天可把我饿坏了。对了,今天是不是你请客啊?先给我来五十个羊肉串解解馋。”棍子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晃脑,活像个贪吃的小顽童。
看着他那副模样,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无奈之下,只好又向老板点了些肉串和几个下酒小菜。
棍子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肉,满足地打了个饱嗝,才继续说道:
“大有啊,这开山寺的旧址,早在明朝初年就有了。那规模,和旁边声名远扬的灵岩寺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但你知道它为啥叫开山寺吗?”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
我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我要有你这神通广大的本事,还在这儿听你啰嗦?”
棍子嘿嘿一笑,接着道:“这名字可不是因为开挖此山建寺得来的,而是因为出资建造这座寺庙的人,名叫张开山。你知道这个张开山是何许人也吗?”
我摇了摇头,眼中满是疑惑。
“嘿,不知道了吧。关键就在这儿呢,这张开山既不是本地富得流油的财主,也不是一心向佛的虔诚信徒,而是一个从外地赶来的官商。你想想,在古代,朝廷官员除了正常的调任,一般很少会跑到离自己辖区十万八千里的地方游山玩水。可这个张开山当时在陕西任职,好像是督粮道之类的官职,却不远千里跑到山东来,还出资修建了一座寺庙,这难道不违背常理吗?”
棍子的话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的疑惑之门,我不禁坐直了身子,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述。
“我这人你还不了解嘛,眼里可揉不得沙子,这么大一个蛛丝马迹,我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于是我就顺着这条线索,深挖这个张开山的出身。你猜怎么着?还真被我发现了不少异常之处。”
棍子越说越兴奋,脸上泛起了红晕,也不知是被酒精刺激的,还是因为发现秘密的激动。
“这张开山在向朝廷捐官之前,可不单单是个普通商人。在经商之前,他是个摆卦摊的,说白了,就是个研究周易八卦的算命先生。也不知道他后来走了什么狗屎运,突然发了大财,还捐了个功名。这在他们张家族谱上都有记载呢,他们家族还把他当作光宗耀祖的人物呢。”
“不过,据陕西当地官志记载,这张开山的口碑可不怎么样,整天捣鼓些阴阳异术,甚至还搞阴蛊之术。说白了,就算当了官,他也没改掉老本行的那些歪门邪道,还运用阴阳邪术算计过同僚官员。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非要来山东登泰山,途经长清万德镇灵岩寺的时候,出资建了这座开山寺。再后来,他去登泰山之后就人间蒸发了,再也没回到他陕西的官任上。”
听完棍子的讲述,我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原来如此,这个张开山果然不简单。
其一,他本是卦师出身,也不知得了什么机缘,突然暴富捐官,还在任职期间突然跑到山东登泰山。
其二,在去泰山的路上,途经灵岩寺时又修建了一座开山寺。这座寺庙规模虽小,可旁边就是千年古刹灵岩寺,实在令人费解。
如果要修寺庙,在他为官的陕西地界修建岂不是更好?为何非要千里迢迢跑到山东来,而且还是在去泰山的路上修呢?这一系列的行为,处处透着诡异,完全不符合常理 。
我将心中盘桓已久的这些想法,一股脑儿地倒给了棍子。
他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末了,一拍大腿,说道:“嘿,我琢磨着不正常的,也正是这几处。你瞅瞅,他又不是啥活菩萨,平白无故跑到咱山东地界来修寺,图啥呢?这不正应了那句‘小鬼到处跑,看您找不找’嘛,这人指定心里藏着猫腻,一肚子坏水儿。”
我瞬间就明白了棍子的意思,顺着他的思路捋下来,事情的来龙去脉大致是这样的:
明朝初期,在陕西有个名叫张开山的官商,早年靠摆卦摊、研究周易八卦讨生活。谁能想到,在任期间,他竟突然心血来潮,非要来山东攀登泰山。途径灵岩山时,还紧挨着大名鼎鼎的灵岩寺,修了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开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