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今年收入颇丰,只等过年。
村里人在最后几天还要赶着置办些自己紧缺的东西。
现在秦家与村里人的贫富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秦家在当地可称得上首富。
转眼间到了年三十,本地习俗当晚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寓意家人团团圆圆,身体健康!
柳康和赵叔俩人一直没有单独开灶,回来的几天一直在秦家吃饭,而且秦张氏说了,他成家后单独来自己开灶。
柳康非常感激秦家人,把自己当家人。
年三十这天,秦家女眷早早地准备晚上的年夜饭。女人们都拿出自己看家的手艺,准备着各种菜式,厨房最是热闹。
芽儿闲着没事做,秦苗和秦蓉被几个嫂嫂压着打下手。
她明年就要成亲,今年在家是过的最后一个年。
厨房里每出一个菜式,堂哥们的几个孩子嚷着要吃,大人心疼几个小的,没有办法,每种都要多做些让几个小的先尝尝。
芽儿也是俏皮,跟着几个小侄儿尝着菜式。
芽儿的母亲王氏做的一道鸡蛋包饺,出锅一个,小的就抢了,几小只吵吵嚷嚷等着要吃。
芽儿也站在厨房灶台旁,看着母亲做出一个,小的就抢起来,自己也想尝。
芽儿看到已调和的小盆鸡蛋清,旁边同样放着一盆调好的馅。有肉,韭菜,这是肉眼能看到的,馅挆得很细,其它的没看出来。
自家母亲用很小的勺子舀一小勺油倒在锅里,再用勺舀了一勺蛋清在锅里,蛋清很快成了一块小饼状,再舀一勺馅在饼装鸡蛋中间,用锅铲按下,前后两边对折好,翻着略煎一下,一个蛋饺就成了。
厨房散发着香味很香,很诱人。
芽儿吸了吸空气中的空气,几小只同时抬头看着她,看着自家姑姑也是馋了。母亲秦王氏也是无奈,几小只在灶台旁巴巴地望着,等着蛋饺出锅。
直等到几小只吃饱了,芽儿才尝到自家母亲新发现的菜式:蛋饺。一口咬下馅香汁香,吃后回味无穷。
蛋饺好吃,在厨房的人都要尝下,不觉间一盆馅就没有了,秦王氏只好又做一盆,准备晚上的菜。
芽儿没有过漏过厨房里好吃的菜,大嫂对她打趣道:“明年你吃不成这么些好吃的,馋坏你。”
芽儿笑着回嘴道:“明年我照样吃,你拦不住我,我把你吃穷它。”
厨房里的人都笑了,那有要吃穷娘家的,也只有芽儿说得出来。
天色渐晚,秦家的年夜饭都备好,准备上桌。秦家的男子一桌,女子一桌,几个小的备了一小桌他们爱吃的菜。
柳康挨着秦理坐着,秦家当他是自家人。
秦家女人们的拿手菜陆续上了桌,男人们品着醇厚的酒,吃着一年来最为丰盛的晚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柳康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只饮了一杯酒,好像自己醉了,醉在这温暖的亲情的。
秦家男人一桌很晚才散,女人一桌吃好后就撤了。
当地习俗当家人大年夜要守岁,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发大利。
芽儿她们不用守着,守夜的是伯父伯母们和自己的父母。
柳康他们一桌散了后,他辞了秦家长辈回到自家的住房。
赵叔忙把所有的房间点起了灯,一种沉闷积柳康在心中,在秦家有多热闹,现在自己就有多冷清。
此时,他倚在自己的房门口,没有踏进房门。
他的眼睛没有聚焦在一处,想着边境的父母家人。在这个万家团聚的大年夜里,他们是怎么过。
自己在边境的几年,过节意味着挨饿,那样的日子自己不知是怎样熬过来的。
久久的思想没有回拢,感到身上阵阵麻意,才知道自己不知站了多久。
无意识地用手抹了一把脸,不知何时自己已是泪流满面。
柳康无声地笑了下,自己应该高兴才对,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早日救出家人,与家人团聚,过年时也有热热闹闹一家人。
当晚柳康酒意上来,没有守夜,赵叔守到天亮。
一早,村里人各家各户出来走动,提着家里自制的糕点,到村里人家走动一圈,风俗叫拜年,说着吉祥话,图着一个喜庆顺利。
柳康一早被赵叔喊了起来,要去秦家拜年,这是礼节。
他早上起来,昨天的低落情绪隐藏得很好。
柳康到秦家老屋很早,大伯秦砚很热情地迎着他。赵叔把礼盒一一搬了进来,都是年前柳康吩咐赵叔去镇上买的,很多,礼不轻。
秦家长辈看了这些礼,更是心里满意得不得的。
他们陪着柳康聊些日常,不久芽儿的堂哥和嫂子们拖家带口的都到了老屋这边,顿时热闹了。
芽儿是踩着点到的,看到家里人多,实在是太热闹,自己也感觉这样很好,舒服。
柳康虽陪着长辈聊天,眼里却是看着芽儿轻快地走了进来,上身红色细花的对襟棉袄,下着青色棉裤,外系玉色襦裙,显得轻盈又有活力。
芽儿也看到了柳康在自家父亲这边,点了点头,朝着一家子女人堆里走去。
几小只看着她过来,都扑上来。芽儿接不住好几只,差点摔倒,连嚷着:“慢点,慢点,我身上没有糖果。”
大家都笑了,平常她常给几小只吃糖,几小只都很喜欢她,粘着她。
今天大年初一也不例外,几小只照旧拥上来,她可没有准备糖果,可准备了红封。
芽儿站稳后,从袋里掏出几个红封来,一人一个,几小只欢喜得跳了起来,纷纷跑着自家娘家面前,小手举着红封,开心极了。
虽然里面芽儿只包了五文,逗着几小只开兴。但在他们几小的眼里,她是他们最好的姑姑。
几小只把红封塞给自家母亲,要她们保存着,几个嫂子没有不应的。
秦家一大家子人看着几小只跳着,笑着,闹着。心里不由感慨,自己的辛苦难道不是为了这几个小的将来过得更好。
新年初一,秦家人与村里人互相走动一圈后,都窝在自家吃着一年来平常难得吃到的吃食,攒着留到今天吃,慰劳自己过去一年的辛苦。
秦家自是不断地上着各种糕点,自家做的零食,芽儿的嘴巴就没停过,此时才认为吃着东西也好累呀。
自家每餐都丰盛,让芽儿心里不由想道:自家很有钱吧,赴上地主家的生活了。
其实芽儿不知道,她家过得比当地的地主家还要好。
芽儿的大伯母秦张氏管着家里一应开支,秦家自从有了银钱后,很是舍得。
家里人口多,在吃食上她没有克扣,公中的银钱交到秦张氏手里,她把秦家人生活安排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