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个咔咔一通商量,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既然要拜堂,总不能一个新郎五个新娘一起拜吧,没这样的先例,也容易出乱子。
如此,也就只能一个一个进门了。
至于谁先谁后,刘晋才懒得考虑那么多,就按照认识的先后顺序来吧。
第一个人选自然是貂蝉。
不过貂蝉已经没亲人了,这个不太好。
刘晋想了想,貂蝉在弹琴方面天赋异禀,干脆就拜蔡邕当义父吧,有名师指点,想来未来的成就也不会低了。
说干就干,刘晋第二天就带着貂蝉跑去找蔡邕,直截了当的说明了来意。
蔡邕政治觉悟低,但脑子又不傻。
第二个嫁进太子府的人,这能是一般人吗。
义女和亲女也差不了多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来还能和自家女儿互相有个照应。
这貌似,没什么反对的理由啊。
随后刘晋又让貂蝉当着蔡邕的面弹奏了一曲,这下蔡邕是更满意了,如此良才美玉,合该入老夫门下。
所以蔡邕痛快的点头认下了貂蝉这个干女儿。
并且,还广发请帖,邀请自己的朋友前来观礼。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刘晋也没有刻意隐瞒。
于是貂蝉拜义父这一天,有关系的没关系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全来了,人手一份厚礼。
刘晋自然也带着太子府的人马前来捧场,让来凑热闹的宾客大呼不虚此行。
交情交情,这不就有了吗。
认亲仪式上,蔡邕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自己的心肝宝贝焦尾琴,当做见面礼送给了貂蝉。
这是他和蔡琰商量过的,人挑琴,琴也挑人。
自家女儿明显和绿绮更加契合,要那么多琴属实也没多大用。
再说了,这不看僧面看佛面,见面礼太寒碜了那不相当于打太子的脸吗,女儿日后进了太子府能有好光景?
蔡琰同样没有意见,她和貂蝉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但两人都是不争不抢的性子,相处起来自然十分和谐。
而且,蔡琰还从貂蝉的琴音里,听出了她对亲情的渴望,对爱情的忠贞,对友情的重视。
如此至纯的女子,蔡琰也为之动容,两人相谈甚欢,已经姐妹相称。
认亲礼结束后,貂蝉就留在了蔡家,安心待嫁。
蔡邕也为貂蝉准备了一份嫁妆,既然在蔡家出嫁,那他这娘家人就不会让人给小瞧了。
刘晋开始布置现场,顺便邀请宾客。
礼就不用带了,人来就行。
不是刘晋不喜欢钱财了,实在是后面还有许多个新娘,我怕你们活活把自己给逼死,怎么说老子也是要点脸的。
虽然刘晋交代了,但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哪有吃席不上礼的,传出去谁丢得起这个人。
还有,太子不让你上你就真不上了啊,不知道有个词叫做口是心非的吗。
所以,上礼,必须上礼,谁不让我上我跟谁急。
刘晋也很无奈,怎么办,只能厚颜收下了。
刘宏再次让人宣读册封圣旨,封貂蝉为太子良娣,地位仅次于太子妃。
婚礼开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这一夜,貂蝉热情似火,如同一头发情的母豹般,差点没把刘晋给生吞活剥了。
好在刘晋技高一筹,还没怎么发力就打的对方节节败退,最后举旗投降。
三日后,刘晋再次广邀宾客,准备迎娶甄姜。
老规矩,人来就行,礼就不用上了啊。
甄姜出嫁比较简单,直接从甄家出门就是。
甄家有钱,嫁妆那都是按街算的。
不过甄逸会做人,明面上跟貂蝉的规格差不多,暗地里全送去了太子府。
文武百官咬牙又上了一份厚礼,刘宏又册封了一个太子良娣。
又过了三日,甄脱出嫁。
刘晋又又又广邀宾客,老规矩啊。
文武百官含泪上礼,太子良娣也多了一个。
又是三日,张宁出嫁。
刘晋又又又又广邀宾客,老规矩,你们懂的。
文武百官吐血上礼,太子良娣再多一个。
结果还是三日,曹清河出嫁。
刘晋又又又又又广邀宾客,还是老规矩啊。
文武百官拿出棺材本上礼,太子良娣又多了一个。
宾客们气的直骂娘,却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太子都说了人来就行,自己非要犯贱能怎么办。
不止朝堂上的人扛不住,杀神卫更是扛不住。
本来他们中不少人就欠了好多年的俸禄,这下前后连着六次婚礼,外债都他么排到几十年后了。
于是,在确定刘晋短时间内不会再娶亲的时候,大家齐齐提桶跑路了。
美其名曰,公事为重,早去也好早点为国效力。
我上班,我高兴。
刘晋也是无语摇头,至于吗,我还能真让你们全家喝西北风去?
于是就随便找了个赏赐的由头,自己人的钱如数退还,还多了那么一点点。
外人吗,都是外人了,我管你们去死啊。
真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是在哭穷啊,这么容易就掏出棺材本,那你们能混到现在得踩多少坨狗屎啊。
简直不知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