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了覆命巅峰实力的强者,叶昶才知晓这等高人与那依靠着丹药堆积起来的程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虞浩然的巅峰覆命修为才是实打实一步一个脚印靠着葬剑谷谷中的剑涯剑气磨砺出来的。
程灯那个炼丹中的个中高人,可远非虞浩然的敌手。
以叶昶这眼力劲来看,两人相斗,程灯断然接不了那朵剑云。
至于他这个方才连郑飞章都不是对手的人而言,结果可想而知。
脸上恭恭敬敬心里不知真假的叶昶嘿嘿一笑,点头哈腰对这位出手相助的大侠竖起大拇指赞道:
“大丈夫顶天立地才无愧大丈夫之名,少侠仗剑出手,救我等于水火之中,果然是英雄中的大英雄!”
瞧着叶昶那热乎劲,就差抱着眼前这位爷的大腿,叫上一声爷爷了。
初掌大权的戚涵涵一双斗鸡眼互杀地翻了翻白眼,与叶昶那同出一师地抱向了虞浩然身边天玄高手的贾古。
涵涵谄媚一笑狗腿子般抛出橄榄枝道:
“大爷,可有兴趣来我紫霞山做做客?
我们紫霞山虽说不是葬剑谷那样的什么名门大派,可我们山内风景尚足以观。
若是大爷看上了我们紫霞山,来我们紫霞山当个客卿长老,那我们紫霞山唯大爷您马首是瞻啊!”
嘴上不会说话的纪锐志见怪不怪地偷乐傻笑,而那些被叶昶与戚涵涵留下积威深重四字的紫霞山徒众则是目瞪口呆地盯着两人花式卖弄。
戚涵涵在山门中整日不苟言笑,刑罚最盛。
但凡有作奸犯科之人,早已被他命令那几名最先见风使舵的狗腿子扔在了悬崖之下。
余下这些不成气候的鼠辈兢兢业业,惧戚涵涵如惧虎狼。
连叶昶都不知道不着调的戚涵涵也有这心狠手辣的一面。
按照戚涵涵说法,在他家族中这些小手段只是家常便饭、开胃小菜而已。若不是姓氏在那摆着,叶昶也知根知底,恐怕还以为戚涵涵是他娘的龙子皇孙呢。
若是说戚涵涵在紫霞山门内有心狠一说,那叶昶这位名副其实的掌门可就是真正的手辣了。
打大长老那一次紫霞徒众历历在目,扪心自问,对于叶昶那仅中致虚却能杀了大长老这等天赋,他们可是心服口服。
不少人都要换手中的武器,换成了江湖上出了名难练但练成了却可以一敌十的刀呐。
可如今的掌门却在点头哈腰,笑脸侍于人前。
心下受用不已面上却波澜无惊不起伏的病秧子虞浩然伸指在空中微抖手腕,那把宛如人立远处的白剑便霍然归鞘。
最好行侠仗义的虞浩然拍了拍叶昶肩膀,模仿着不知从哪个旮旯地儿学来的半吊子高人风范笑道:
“少侠年纪轻轻便能执掌一派,也是一位豪杰之士,并不比虞某差。”
顿了顿,虞浩然再次开口问道:
“请恕在下唐突,少侠面色为何这般...如大病初愈。
莫非是有何疾?”
叶昶猝然长叹拱手道:“虞少谷主不知,我自娘胎中而出时便患先天不足之疾,医者言我命活不过二十...”
生出同病相怜之感的虞浩然猛然间想起了自己出生后自小便迎风倒的身体,颇受折磨。
常人习武练气皆是修为愈高则寿命愈长,身体愈壮,而他自己修为一日千里而行,可身体却每况愈下,颠了个个儿。
同道中人呐。
天下英雄不识我,而少侠独明我啊!
感同身受的虞浩然握住叶昶双手,泫然欲泣,欲言又止。
善察言观色的叶昶忍住被男人抓住双手的不适感,看出端详极为贴心道:
“虞少谷主,你远道而来,如何也要进我紫霞山坐坐,否则若是传出去至江湖上,恐怕人人皆说我紫霞山不懂待客之道。
你我二人进山门促膝长谈岂不快哉?
况且如今天色已晚,下山也有一段路程要走,进山门我定设宴与少谷主畅饮一番!”
叶昶身后尖嘴猴腮的陆大鸿抬起头打量了一下日正中央的天色,又注视着说谎话不打草稿的自家掌门,仅用听闻的声音嘟囔道:
“掌门说假话也着实不切实际了些。”
性子憨厚一些的吴扎瞪大两颗眼珠如铜铃般大小,诧异不已。
嘴角稍稍抽搐的贾古贴近虞浩然耳朵肃然道:
“公子,此人本性如何尚且不知,单看这青天白日却被他说成了临近暮昏,可见此人...不怀好心。
依我之见,公子还是趁早下山,以防不测啊。”
被叶昶天色已晚逗得哈哈大笑的虞浩然道:
“妙人,妙人呐。
这位少侠果然不是凡人俗物。
这天色已晚当浮人生一大白。
既然少侠热情相邀,虞某如何能拒而不入?”
说罢,虞浩然便大踏步走进山门。
叶昶与戚涵涵挤眉弄眼传了情一番。
进了老子的山,想要全身而退那可比登天还难。
久在四海的叶昶自然听说当代葬剑谷谷主英姿如何,也明白葬剑谷实力势力深不可测。
紫霞山在这肃州地界,与身为肃州第一天下也能排前十的势力打上交道,有了几分渊源。
以后自家弟子徒众不开眼欺负了什么惹不起的人物也好报上一句:我紫霞山掌门与葬剑谷少谷主相交莫逆,动我紫霞山便是与葬剑谷不两立。
使得那些倒霉蛋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不是!
叶昶与戚涵涵这些小动作被晓得行走江湖最要小心谨慎道理的贾古尽收眼底。
不过叶昶也懒得理会,贾古这老头又不是虞浩然枕边人,吹不来那枕边妖媚风。
再说,他紫霞山是比真金白银还真地要邀请虞浩然这个救命恩人进门上山,那靠山一事只不过是顺手为之而已。
叶昶坐得端行得正,怕个球?
叶昶迈开步子小跑追着虞浩然大公子上去,谈笑风生与这位公子哥介绍介绍紫霞山山水。
“我们紫霞山是个小门派,山上仅有一峰,峰中最高处是主殿东望殿,绕其四周鳞次栉比有百十房,门内弟子居住之地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