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柳随风以退为进,郁闷的唐王
黄道周担任内阁首辅时,刘忠只是个小小的兵科给事中,在唐王小朝廷根本说不上几句话。
现如今,刘忠升官为兵部侍郎,能说上一些话了,可又为时已晚。
最近这几个月,朝堂稍微明眼的臣子都对郑芝龙失望透顶,从他保护洪承畴的家人可以看出郑芝龙早已是朝秦暮楚。
柳随风很淡定地摇摇头:“我早已经说过,我是代表国公爷来福州的,不可能觐见唐王殿下。”
“陛下要私下里见你。”刘忠低下头,用了央求的语气。
私下里会晤,就不是以皇帝的身份会面,这样说让他和唐王都很丢面子。
柳随风细细品了好几口茶,皱眉陷入沉思中。
良久之后,柳随风说道:“我原本打算这两天就回浙东,国公爷觉得我再留在福州毫无用处,浙东那边有一堆事情要忙!”
柳随风说到这里,缓慢倾斜身体靠近刘忠,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我听说国公爷这么着急让我回去,是有大事要办。”
刘忠的警惕性提高到极点:“什么大事?”
柳随风微微摇头,莞尔一笑道:“具体什么大事我也不清楚。”
就算最好的朋友在朝堂之争中也屁都不是,何况只是两个月的朋友。
这里没有所谓的惺惺相惜,也没有道义人情,只有自己想达到的目的。
对此,柳随风深得其中三味。
这些话已能让刘忠产生无限遐想,他长叹一口气,颇为伤感地感慨道:“临行之际,柳总管真不打算见陛下一面?”
“其实…其实陛下很赏识越国公。”
“你在福州几个月应该清楚,陛下是难得的圣主,胜过鲁王殿下多矣!”
刘忠真心不希望大明分裂成两块,如今满清占据广阔的大明江山,如果残明众人还要同室操戈,那前途将一片黑暗。
柳随风沉默好一阵,最后咬牙答应道:“好,为了大明我今日就违抗国公爷的命令一次!”
“真的?”刘忠欣喜若狂,生怕柳随风改变主意,抢先说道:“好,我明天禀告陛下,就将见面安排在后日。”
唐王沉不住气,李毅也等不急,这是一场耐心的较量。
很显然,徽州府的战事成了压垮唐王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
柳随风明白李毅的意图,正在进行的杭州之战无论胜负,‘唐鲁之争’都必须要解决,否则李毅无法顺利插手两湖和江西的战事。
如果真有一天收复南京,唐王不可能再留在福州那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李毅拥立唐王便拥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便利。
福顺昌的伙计忙忙碌碌给柳随风打点行装,其实他一个人回浙东哪里会有什么行李,不过是做给有心人看。
如往常一般悠哉悠哉过了两天。
傍晚时分,刘忠乘坐一顶小轿进了福顺昌驻地。
小轿子在后院交换位置,柳随风上了轿子,刘忠则留在柳随风的书房中等待。
轿子四周遮挡得严严实实,一个人坐在里面伸手不见五指,柳随风索性闭目养神。
轿子随轿夫脚步的节奏起起伏伏,约莫走了半个时辰,轿子落地,有人轻手轻脚上来掀开轿帘。
柳随风挣开双目,款步走下去。
天已经黑了,眼前是个幽静的小院子,不知在福州城哪处角落。
幽暗的光线中,看不清掀帘子的人长什么模样,那人伸手在前引路:“陛下正在候着呢!”
说话之人的声音很尖锐,一听便知道是内宫的阉人。
柳随风没有说话,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衫,跟在那踮着脚尖走路的太监身后。
为何要如此神秘?
“看来郑芝龙很担心唐王与国公爷接触!”柳随风心里暗自嘀咕。
只要懂得思考,一点小事也能看出朝局的变化。
两人缓步走进宅子,里面光线通明。
正堂的位置上坐着一个人,穿了一身暗青色的衣衫,下巴有浓密的黑髯,两鬓有些斑白,一双眼睛很明亮。
那小太监跪地报告道:“启禀陛下,柳总管带到!”
柳随风看着唐王朱键。
唐王也在看柳随风。
两人对视片刻,柳随风低下头去,藏在长袍中的膝盖轻微颤动。
世事变化着实难以预料,柳随风因被流贼掳掠而落魄隐匿乡村时,绝对想不到此生竟然还能见到大明最高层,而且还挺直身躯在他面前不下跪。
柳随风强作镇定,躬身行礼道:“微臣拜见唐王殿下!”
唐王见柳随风没有下跪行礼,也没有称呼他为陛下,眉头不由一皱。
但为了心中的大局,唐王还是忍住了。
他上下打量柳随风许久,用怀疑的口气问道:“柳总管可能代表越国公?”
柳随风点点头,用很自信的口气说道:“国公爷命我前来福州,正是为了那件事。”
“越国公是我大明的栋梁啊!”唐王先赞了一句,然后沉声说道:“请柳总管回去转告越国公,鲁王答应给他的,朕都会同等视之,只要鲁王能退监国位,浙东上下的官职朕都承认!”
柳随风语带惋惜地说道:“国公爷早就想让浙东归入大明正统,可这事一个月前或许很容易,但现在却难办了。”
“国公爷率军取下徽州府后,浙东的几位阁老态度有所变化,有人认为鲁王殿下该趁国公爷大胜的机会登基称帝。”
唐王勃然大怒,喝骂道:“大胆!”
喝骂完后,唐王脸色先是赤红,最后变得苍白。
从他在福州登基起,唐王小朝廷在兵事上毫无进展,倒是鲁王小朝廷节节胜利,这让他憋着一口气在胸口吐不出来。
柳随风见唐王发怒,连忙说道:“殿下息怒,国公爷对大明的忠心天地可鉴,但军中将领和浙东阁老并非如此,有不少人都想获得拥立之功。”
“你真要回浙东吗?”唐王显然听过刘忠的禀告,有些坐不住了。
柳随风点头道:“正是,国公爷见我在福州游手好闲了两个多月,来信把我狠狠地斥责了一顿,责怪微臣没有把他的意思向殿下表达明白。”
这无疑是在当面指责。
唐王侧身,身体所有的重量压在木椅右侧的把手上:“依柳总管之见,若是鲁王退位,浙东归明,朕要如何做才能让越国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