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芸还要再说什么,朱澹朝她摇了摇头,父皇现在正在气头上,再怎么劝也没用,只会适得其反,倒不如他们都冷静想想,是否还有别的解决办法。
“滚!”老皇帝厌恶极了朱煜,连一眼也不想看到眼前这个人。
朱澹朝她点头,示意她先回府。
陆晓芸站起身,深深地看了眼老皇帝,狗东西!
阿彦医术了得,就狗皇帝现在这副身子太医院里的太医救不了他,姜太医也不行。
任他这么下去,最多还有两年可活。
若是阿彦出面,尽全力,保他十年八年性命不成问题,可她不愿意。
而且,就狗皇帝那疑心,她若是推荐,说不定还被他说成别有用心,要害他呢。
何必。
陆晓芸朝太后的慈岁宫走去,太后最疼爱若灵了,她难道也舍得若灵就这么远嫁南梁?
可惜,太后并未见她。
柳嬷嬷:“安王殿下,太后说她知道您要说什么,这件事是国事,她虽然疼惜公主,但这也是身为公主的责任。皇上既然下旨让您操办公主的婚事,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应该明白。”
“安王殿下,这是太后的原话,您回去吧,太后娘娘不会见您的。”
陆晓芸蹙眉。
柳嬷嬷见她尤不死心,压低声音道:“殿下,长宁公主当年也是远嫁北齐和亲的。”
柳嬷嬷话点到为止,朝她一礼后就退下了。
宫门口,陆玉彦几次要闯宫都被禁军给拦了下来,此时两把长戟便横亘在他面前。
戚少成为难道:“陆小兄弟,实在是对不住,未经宣召,你是不能进宫的。我作为禁军统领,今天若是放你进去了,对你没好处。你还是回去吧,安王殿下一会儿就出来了。”
“那好,我不为难戚统领,麻烦帮忙请若灵公主出来一见。”
戚少成长叹一声:“你刚也听到了,若灵公主她不见你啊。”
陆玉彦不相信若灵就这样轻易舍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那好,我不进去,但请戚统领帮忙亲自替我问问她,是否真的就这么放弃了。放弃我们之间的感情,放弃我们之间的山盟海誓了,她是不是不记得在沐城的那三个月都说过什么了?”
“这,陆小兄弟,你这不是让我为难吗?”
“阿彦,别为难戚统领。”陆晓芸大步朝他走来。
“阿,王爷。”陆玉彦冲到她面前,目光恳切地望着她。
陆晓芸摇了摇头:“回府再说。”
陆玉彦也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可见着阿姐那副样子,心已是一点一点往下沉。
二人打马往安王府奔去。
陆晓芸刚下马,便看到了等在门口的朱煜。
朱煜上前一步急问:“如何?”
陆晓芸摇了摇头。
朱煜冷哼一声,他就知道,父皇年纪越大骨头越软。
三人朝书房走去。
陆晓芸想起柳嬷嬷的话,问朱煜:“长宁公主的事,你知道吗?”
朱煜脚步一顿:“是皇祖母和你说的?”
“不是,皇祖母不愿见我,是柳嬷嬷说的。所以,你知道?”
朱煜看了眼陆玉彦,点头。
“知道,长宁公主是皇祖母唯一的女儿,远嫁北齐,三年后她的夫君过世。北齐养精蓄锐积攒了一定的实力,大兵压境,一年后满朝文武迎回的只有一副长宁公主的棺椁,里面躺着的是她的一副枯骨。”
所以,长宁公主的夫君一死,北齐皇族就杀了她。
陆玉彦脸色发白,仿佛已经看到了经年后,他扶着若灵的灵柩回大周的场景,锥心之痛如潮水汹涌而至。
朱煜接着道:“长宁公主当年也有自己的心上人,奈何那时大周初建国不过短短五年,北齐也是刚经历了一番动荡,极需养精蓄锐。他们的大皇子来大周为质子,作为交换要求我们大周出一位公主远嫁和亲。”
“皇祖父的子女大半折损在与前朝的大战中,适宜和亲的只有长宁姑姑一人。皇祖父想也没想便同意了,皇祖母眼泪都哭干了也没用,一个月后便送姑姑去了北齐。”
“不过好在姑姑的这位北齐夫君对她还算不错,他是北齐的二皇子。然而,三年后,北齐内乱,皇子夺嫡,这位二皇子便折在了这场夺嫡之争中。”
“即位的是北齐三皇子,他巴不得质于大周的大皇子死,当即杀了长宁姑姑,发兵大周,北府军便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陆晓芸握了握陆玉彦冰凉一片的手:“阿彦,放心,我们不会让悲剧重演。”
这时朱澹来了。
朱煜一见到他,就有些不爽,这人都当上太子了,这么闲的吗,三天两天往陆晓芸身边凑是几个意思。
朱澹见他那眼神,就知道他要说什么,在他开口之前便抬手道:“四哥,今天有正事,说完我就走。”
朱煜冷哼一声。
几人坐下,朱澹道:“南梁使团大约还有三天便可抵达两国交界处,在那里迎娶若灵。”
“这么快?”陆晓芸惊呼,朝陆玉彦望去,他的脸色很难看。
朱澹点头:“这也是我着急来和你们商量的原因。南梁使团半个月前就已经从南梁国都出发了,但直到今天才收到南梁和亲的国书。此事,是南梁给大周的一个下马威。”
人都已经等在两国交界之处了,若是大周不肯送若灵前去和亲,大有大兵压境的意思在内。
陆玉彦一拳砸在桌上,陆晓芸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他先冷静。
朱澹面色凝重道:“南梁建国百余年,虽然已被中原文化同化,但却保留了部分先祖的劣俗。”
朱煜点头,这件事他知道,已经过去百年了,自从建国立号为“南梁”后,他们派出大批人来中原学习中原文化。
就连朝堂上的官员名称也跟中原学的,实则与中原已没什么区别。
陆晓芸想了想,她好像在朱煜的书房里有看到过关于南梁历史的相关记载,当时也就匆匆一瞥,没怎么留意,如今想起来,里面似乎有一段关于他们婚姻习俗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