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南泥湾这片热土上,军民们挥洒汗水,开荒生产,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可这人一忙起来,身上的汗水就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淌,特别是到了夏天,那可真是“汗滴禾下土”的真实写照!
一开始,大家伙儿都习惯了用手背或者衣袖擦汗,可时间长了,就发现这法子真不咋地。
你想啊,这手上都是泥土,越擦越脏,到最后脸上跟抹了泥巴似的,成了个“花脸猫”!
用衣袖擦呢?倒是省事儿,可这衣服也遭了殃,黏糊糊、湿漉漉的,穿在身上别提多难受了!
再说了,这南泥湾的日头毒着呢,一天下来,光用手或者衣袖擦,这皮肤也受不了啊!晒得发红,还火辣辣的疼。
有些爱干净的同志,想用清水洗把脸,可那一盆水几个人用下来,到了后面,跟泥汤儿似的,洗了还不如不洗!
“这可不行啊,得想个辙!”吴龙看着战士们一个个满脸泥土、汗流浃背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咱不能光顾着生产,这生活卫生也得跟上啊!”
“吴教员,您有什么好主意?”李位问道。
“我琢磨着,咱们得给大家伙儿弄个擦汗洗脸的‘神器’!这‘神器’得吸水,得耐用,还得方便携带。你们说,啥东西合适?”
“这……”李位和赵连长面面相觑,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我看,这毛巾就挺好!”
吴龙一拍大腿,“这玩意儿,城里人都在用,咱们南泥湾,也得想办法搞出来!”
“毛巾?这可是个稀罕物啊!”赵连长说道,“这年头,棉布都是精贵东西,哪还有多余布料做毛巾啊?”
李位也犯了愁,“是啊,吴教员,这毛巾可不好弄啊!”
“这的确是个问题,这年头,棉布金贵,咱南泥湾更是啥都缺。”
吴龙的目光落在了战士们穿的粗布军装上,忽然灵光一闪!
“棉布咱没有,可是咱有别的啊!大伙儿开动脑筋,想想看,这粗布、麻布,能不能想办法改一改,做成咱自己的毛巾?”
“粗布?麻布?”李位和赵连长互相看了一眼,都觉得这事儿有点儿悬。
这粗布、麻布虽然结实,可那质地也太硬了吧?用来擦脸,那不得把脸皮都给擦破了?
吴龙看出了他们的疑虑,笑了笑:“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这粗布、麻布直接用,那肯定是太糙了。可是,咱们可以想办法让它变软和嘛!这只是个思路,大家都开动脑筋,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材料能用。我们南泥湾的战士,个个都是诸葛亮,还怕想不出个好办法?”
吴龙这一番话,顿时点燃了大家的热情。战士们开始集思广益,寻找制作毛巾的材料和方法。
“吴教员,我记得咱们仓库里还有一些缴获的破旧军装,都是粗布做的,能不能用来做毛巾?”一个战士问道。
“这倒是个办法,不过那些军装的布料还是太粗糙了,需要好好加工一下。”
“要说吸水,我倒是想起一个东西!”
这时,一个老乡模样的战士说道,“咱这儿不是种了麻嘛!那麻杆外头剥下来的麻皮,晒干了,吸水性可好了!就是有点硬,得想办法把它弄软和点儿。”
吴龙眼睛一亮,“这麻可是个好东西,浑身都是宝!咱们可以试试看!”
说干就干!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把那些破旧的军装、粗布料子都找了出来,洗干净,晾晒好。又去地里收割了一些麻,把麻杆剥开,取出里面的麻皮。
“这麻皮的处理,可是个细致活儿!”
李老伯一边示范,一边说道,“先要把麻皮放在水里浸泡,让它软化,然后用木槌反复捶打,把里面的杂质打出来,最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晾干备用。”
战士们学着李老伯的样子,开始处理麻皮。
他们把麻皮放在河边的大石头上,用木槌一下一下地捶打着,直到把麻皮捶打得柔软、洁白为止。
这可是个力气活儿,不一会儿,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但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的。
“这麻皮处理起来,可真不容易啊,比种地还累呢!”
“为了能用上毛巾,这点累算啥!”
李位给大家鼓劲儿,“等咱们把‘毛巾’做出来了,看谁还敢说南泥湾条件差!”
“对!加把劲儿,争取早点把‘毛巾’做出来!”战士们齐声喊道,干劲更足了。
经过几天努力,战士们终于把麻皮处理好了。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麻皮和粗布变成毛巾了。
“这麻皮虽然吸水性好,但直接用来擦脸还是太硬了。我们得想办法把它和粗布结合起来,做成既吸水又相对柔软的毛巾。”
“吴教员,您就说怎么做吧,我们都听您的!”
“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把麻皮撕成细条,然后和粗布缝在一起,这样既能利用麻皮的吸水性,又能让毛巾更柔软一些。”
“好主意!吴教员,这真是好主意!”李位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这下咱们的‘毛巾’有着落了!”
于是,战士们开始动手制作“毛巾”,他们把麻皮撕成细条,和粗布一起,用针线一针一线缝制起来。
“这针脚要密实一点,这样才结实耐用。”一个女战士一边缝制,一边讲解细节。
“这麻皮条要缝得均匀一些,这样擦起来才舒服。”
大家伙儿你一针我一线,缝得热火朝天。
虽然条件简陋,工具简单,但战士们的热情很高,他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一针一线缝进了小小的“毛巾”里。
经过几天的艰苦努力,一批批“南泥湾牌”毛巾终于诞生了!
这些毛巾虽然看起来有些粗糙,颜色也不统一,有的还带着补丁,但却是战士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南泥湾军民智慧的结晶!
“哈哈,咱们的‘毛巾’终于做好了!”战士们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毛巾,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这下咱们再也不用拿衣袖擦汗了!”
“是啊,这‘毛巾’擦起汗来,可比手和衣袖强多了!”
当天,战士们就迫不及待地用上了新制作的“毛巾”。
“哎呦,这‘毛巾’还真不错,擦汗真得劲儿!”
“是啊,这麻皮的吸水性真好,一擦就干!”
“这粗布虽然糙了点,但是擦起汗来还挺舒服的!”
虽然这自制的“毛巾”还比不上后世的毛巾柔软舒适,但对于当时的南泥湾军民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奢侈品”了!
这小小的“毛巾”,成为南泥湾军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南泥湾精神的象征。而这“方寸布巾,寸寸精神”的故事,也将成为南泥湾永不褪色的记忆!